[摘 要]智能圖書館時代圖書盤點工作依然是圖書館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文章對基于RFID 系統的智能圖書館圖書盤點問題進行探究,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提高圖書盤點工作質量和讀者自助借還滿意度。
[關鍵詞]圖書館;RFID 技術;圖書盤點
[中圖分類號]G25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2024)04–0169–04
1 背景
當代圖書館正在朝著智慧圖書館方向發展,智慧圖書館就是以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以用戶服務為核心,實現人與人、人與圖書館、圖書館與圖書館、書與書的廣泛互聯,使用戶不受時間、空間及使用方式的限制,得到高效便捷的智慧服務的新型圖書館模式。而目前,大多數圖書館還是處于智能圖書館階段。智能圖書館就是結合智能技術對圖書館各項業務進行管理和為讀者提供相關服務的圖書館,是高新技術(如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信、智能保安、環境監控等)與圖書館建筑藝術的有機統一。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簡稱“RFID”)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是智能圖書館的標志之一。RFID 技術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利用無線電信號和空間耦合(電感或電磁耦合)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文章主要研究應用RFID 系統的智能圖書館的圖書盤點工作。“盤點”是清點和清查貨物庫存實際數量。所以基于RFID 系統的智能圖書館的圖書盤點,即利用智能圖書盤點系統和設備,對圖書館的圖書進行識讀和清點,核查圖書總數、外借、在架、錯架的數量,全面核查圖書RFID、館藏書目問題,對問題圖書糾錯等,提高圖書管理質量和讀者自助借還滿意度的操作。
目前,RFID 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已經很普遍。有少量的圖書館已經開始應用RFID 圖書自動盤點機器人完成盤點,提高了盤點準確率和效率,但因為成本效益問題,絕大多數圖書館利用智能圖書盤點車進行圖書盤點。安康學院圖書館2018 年開始換用北京創訊未來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第二代現代電子化圖書館信息網絡系統”(MELINETS II)。2019 年開始實施UHF–RFID 智能化項目,采用了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圖書館方案,完成了RFID 系統與MELINETS II 對接,并對館藏60 萬冊圖書進行電子標簽加工,之后對逐年新進的8 萬冊圖書全部應用RFID 系統管理。目前,全校兩個校區圖書館整體實現智能化管理和自助借還,RFID 系統運行趨于穩定。通過調研發現,許多圖書館利用智能圖書盤點車進行圖書盤點時依然存在各種問題。文章以UHF-RFID 智能圖書館為例,探索提高圖書盤點的有效方法,以提高圖書盤點質量和效率。
2 基于RFID系統的圖書盤點工作中發現的問題
利用RFID 技術進行圖書盤點的過程中,常出現圖書不能識別、未注冊、未定位、圖書信息待同步、館藏地點錯誤、圖書索書號信息與書目數據不一致、無書目信息、圖書不在架、錯架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讀者無法準確查找和借閱所需圖書,影響讀者借閱體驗感和滿意度。例如,使用智能圖書盤點車盤點時,出現圖書不能正常讀取,顯示“圖書信息待同步”。這是因為在RFID 系統中進行電子標簽注冊時注冊錯誤,注冊錯誤的原因是讀入圖書條碼號錯誤,導致RFID 注冊的條碼號與圖書的館藏條碼號不一致。例如,圖書條碼號為0333574,進行RFID 標簽注冊時讀取為“333574”,注冊為“333574”,顯然其與圖書條碼號0333574 的館藏記錄不一致。這時,要利用標簽轉換系統對此錯誤的注冊號“333574”進行注銷,然后重新注冊為“0333574”,這樣才解決了圖書信息待同步問題,然后要重新進行新書上架和定位。
3 問題產生的原因
3.1 RFID技術本身的缺陷
讀取RFID 電子標簽的識別率一次只能達到90%,連續兩次讀取(重復兩次讀取同樣的圖書)準確率超過98%。多次讀取才能達到100%。實踐中,由于讀取設備功能限制、軟件功能不完善、Wi-Fi 網絡不穩定等因素的制約與干擾,館藏盤點的過程并不流暢。RFID系統存在RFID讀寫器靈敏度不足的問題。為了提高識別率,需將RFID 芯片夾在靠近圖書封底頁、距離封口下邊3cm 以上的位置,采用手持天線多次讀取圖書,甚至逐冊讀取。RFID 標簽穿透金屬能力較弱,對于含金屬材質封面的圖書不易識讀。實踐發現,盤點設備的天線對精裝書的識別率不高,一般采取翻開圖書用天線讀取的方法。
3.2 圖書館圖書RFID注冊、定位問題
圖書館實施RFID 項目時,要對館藏舊書和新購置的圖書夾RFID 芯片、注冊和定位。初次夾RFID芯片、注冊、定位是圖書館的圖書數據初次進入RFID 系統,實現與層架標簽芯片關聯的過程。圖書館RFID 系統大多采用層位定位法,即以“館* 樓層* 室* 架* 列* 層”為圖書的定位單元,給其一個RFID 標簽,稱為層架標,并為每個層架標簽編制14位數字代碼。
以安康學院圖書館為例,某一層架標的代碼為“02020200100101”,其含義為:江北圖書館(02)二樓(02)圖書借閱室二(02)第1架A 面(001)1列(001),該館定位最小單元為列,沒有區分第幾層,層代碼都設定為01。系統將每冊圖書的RFID 標簽與對應的層架標簽關聯起來保存在系統后臺數據庫中。讀者查詢圖書時,系統讀取數據,以三維圖片方式標識出某一圖書的具體位置。初次定位涉及館藏舊書和后期進館新書,其注冊、定位工作質量對后期的圖書盤點工作效率有重要的影響。目前,由于在項目實施時,圖書館和實施廠商(承包商)為減少工作量,縮短項目實施時間,較大程度犧牲了項目工作質量。項目實施時缺少管理監督,項目完成后缺少RFID 項目規范的檢查驗收,導致項目中的部分在架圖書存在未注冊、未定位等問題。
4 基于RFID系統的圖書盤點的對策
4.1 規范圖書盤點工作流程
圖書盤點工作是圖書館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一種對圖書進行全面檢查和糾錯的有效手段,可為讀者提供更加高效、精準、便捷的圖書借閱服務。要制訂規范的圖書館圖書盤點工作流程,并加強管理,具體如下。
(1)要將“在架”圖書都歸架。比如,圖書館從一線圖書借閱室選取的放置在圖書館大廳展臺上展覽的圖書(圖書狀態為“在架可借”),歸架后再進行盤點,或者用智能圖書盤點設備讀取展覽圖書的條碼信息,用于盤點核對,防止圖書虛假“丟失”。
(2)要制作圖書盤點登記表。該表的結構包括表頭為:*** 圖書館*** 借閱室圖書盤點登記表;列頭為:* 架* 面1列、* 架* 面2列、* 架* 面3列……;行頭為:第1 層冊數、第2 層冊數、……第6 層冊數、實物總數、盤點車顯示總數、外借冊數、層位倒架冊數、復盤總數、備注、盤點人簽字、盤點日期。實踐中此表列數、層數等可據實增減。
(3)盤點時要清點在架實物圖書的冊數,如實填寫到盤點登記表中。智能圖書盤點車讀取的盤點總數–(實物總數+ 外借冊數)= 差數。差數= 錯架冊數+ 丟失冊數。差數=0 最為理想。安康學院圖書館規定錯架率應≤ 3%,丟失率≤ 0.3%。
(4)圖書借閱室盤點之后要進行盤點統計分析,匯總館藏總數、外借總數、在架總數、丟失圖書清單等。
4.2 解決方法
圖書盤點中發現的問題、原因和解決方法見表1。
4.3 充分利用RFID系統和圖書館管理系統的功能
4.3.1 RFID智能排序
使用智能圖書盤點車進行圖書盤點時,先讀取層架標簽,此時盤點車會顯示該層架所有圖書的書目信息,包括序號、條碼號、索書號、題名、館藏地、備注。當點擊“索書號”等字段名時,索書號等會按正序排列,即“從小到大”排列;如果再點擊“索書號”等字段名時,索書號等會按倒序排列,即“從大到小”排列。這樣在接下來按照層架順序使用天線讀取圖書時就便于核對。而智能排序功能在智能圖書盤點車的上架指導、層位倒架等模塊中操作方法類似,可以提高圖書管理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智能圖書盤點車盤點時,碰到分類號中帶有通用復分號和專類復分號時,點擊索書號之后的書目的排序與中圖分類號的順序會有差異,但整體上智能排序功能對提高盤點效率作用明顯。
4.3.2 智能識別
使用智能圖書盤點系統和設備進行盤點的具體步驟如下。
(1)讀取層架標簽。使用天線讀取該層架圖書時如果報警,說明讀取到“錯架”圖書,這時有兩種情況,即讀取到旁邊架位或背面的圖書與讀取到真的錯架圖書。這時要核對盤點車顯示錯架的索書號等書目信息(錯架書目記錄顯示為紅色)是否與其架位號相對應。再查看圖書是否放置在該架位上,如果顯示“錯架”的圖書在該架位上,則是真錯架圖書,將其放回正確架位上。如果圖書沒在該架位上,則是誤讀到旁邊或背面架位的圖書,可以選中記錄再點擊菜單欄中的“清除錯架”。
(2)盤點讀取層架標簽后,外借的書目記錄顯示為黃色。讀取圖書時如果顯示有未定位圖書時,則該條記錄顯示為紅色,提示該處有未定位圖書,即可查找到該書。當顯示屏“備注”欄顯示“圖書信息待同步…”,這時書目信息中索書號、題名、館藏地信息空缺。此時要查找到此書,查找方法是先用手機將盤點車顯示信息拍照,當用天線順序讀取圖書時該條記錄突然消失,則此圖書就在天線讀取處附近,對比照片顯示的該書的條碼號和書架上圖書的條碼號,就能很快查找到“圖書信息待同步”圖書。通過盤點車顯示的書目信息還可以發現與書目數據不一致的圖書,比如,盤點圖書《世界城市知識手冊》書標的索書號為“F299/L325”,盤點車顯示的是“K915/L325”,原因是書目數據修改后,圖書的書標沒有更換。對于上述各種問題的圖書,都要使用便簽紙進行標記后,將其夾在書名頁中放置在盤點車的書架上,之后對照表1 的解決方法及時處理。
(3)當盤點時讀取圖書完成,顯示屏仍然有未消失的書目記錄,表示這是未在架圖書。原因有兩種,即圖書丟失與該書放置到其他庫室或其他書架上。這時要在盤點登記表“備注”欄記錄不在架圖書的條碼號,以便核查統計。
4.3.3 批量調整庫位
基于RFID 系統的圖書盤點工作,涉及智能圖書盤點系統中的上架指導、順架、盤點、新書上架、層位倒架、圖書下架、剔舊、圖書查找等。圖書館藏書管理一般實行三線制。圖書剔舊是藏書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優化藏書結構、增強藏書活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剔舊時除開少量的破損難補、思想內容反動的圖書進行剔除注銷外,絕大部分利用率低的圖書被剔存到二線儲備書庫。智能圖書盤點系統為人們調撥、剔存提供了便利。具體方法是在一線借閱室下架要剔存的圖書,然后運送到儲備書庫進行“層位倒架”,重新定位。利用 RFID 系統的“ 層位倒架”和圖書館管理系統的“調整庫位”功能,實現“調整庫位”批處理。
實踐中因為盤點車存在讀取準確率問題,層位倒架時工作人員要順序逐冊讀取圖書,確保讀取的圖書數量與實物數量相等,將讀取信息后的圖書依次定位。智能圖書盤點車顯示有完成了層位倒架的記錄表單,點擊“導出清單”,盤點車就可保存本次層位倒架的圖書清單,并且顯示“導出完成”“文件地址”。將上述層位倒架的圖書清單文件從盤點車上拷貝到電腦上,利用現代圖書館管理系統進行調整庫位批處理,將剔存圖書的典藏部門調整到儲備書庫。此種方法適用于少量圖書提存的調整庫位批處理。當大批量的圖書剔存到儲備書庫時,在做好準確的定位前提下,可以利用標簽轉換系統中的“圖書查詢”功能,選定注冊起止時間,以書庫起止的層位代碼為檢索項,檢索出所有定位的圖書數據,導出該庫圖書書目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篩選,將館藏地與該儲備書庫代碼不一致的圖書篩選出來,然后結合上述批量調整庫位方法,即可批量調整庫位。
5 結束語
文章以UHF-RFID 智能圖書館結合MELINETSII 應用為例,提出了基于RFID 系統的智能圖書館圖書盤點的對策,可提高圖書盤點的效率與準確性,對絕大部分圖書館的圖書盤點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隨著智慧圖書館和RFID 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智能圖書盤點機器人、智能書架等技術的逐步成熟和大量應用,圖書館的圖書盤點工作也將得到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娜. 高校智慧圖書館知識服務研究[M].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20.
[2] 金子鈴.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圖書館發展研究[J]. 科教導刊– 電子版(下旬),2016(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