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公益檢察室主任葉蘭君是富有經驗的公益訴訟“老兵”。她聚焦電動自行車充換電站消防安全問題,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等在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召開“檢察公益訴訟案件公開聽證會”。會上,大家一致同意檢察機關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
2024年,葉蘭君獲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以下簡稱“立法點”)專家人才稱號,成為全國首個設在街道的基層立法點的“特邀專家”。這是長寧區人民檢察院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新進展。
2024年是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5周年。作為首提地檢察機關,長寧區人民檢察院積極參與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層實踐地”,讓人民對司法活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廣泛的監督,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司法實踐中有更生動的體現,以確保司法決策的民主性與科學性。
檢察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主要針對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以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等領域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導致國家或公眾利益受損的情況。這些案件或許聚焦不到具體受害者,卻為全社會所關心,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不謀而合。
在辦理此類案件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邀請社會公眾代表全過程、實質化參與其中。比如,檢察官邀請無障礙環境建設專家、殘聯督導大隊、“益心為公”志愿者等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體驗式排查,發現各類問題50余處。再如,針對環境損害公益訴訟案件中涉及的替代性修復方案,主動聽取人民監督員、志愿者、特邀檢察官助理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結合“根據上海氣候、土壤特點栽種本土化植物”的建議,促使檢察官形成了更為規范、科學的環境損害賠償費用使用方案。
“社區公開聽證”是參與民生類公益訴訟的直接方式。葉蘭君在辦理電動自行車及充換電柜消防安全公益訴訟案件過程中,首次嘗試在古北市民中心召開公開聽證會,就電動自行車換電柜經營場所存在的安全隱患事實及行政機關履職情況開展集中評議,主動聽取代表委員、基層立法點代表等公眾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努力提升社會公眾對電動自行車換電柜的防火安全意識。
長寧區人民檢察院還有一支“益心為公”志愿者隊伍。公益檢察室定期聽取志愿者對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評價與建議,對公益訴訟線索舉報人進行獎勵。除此之外,長寧區人民檢察院還與長寧區人民政協建立了政協提案、社情民意與公益訴訟檢察的銜接轉化機制。2024年以來,檢察官已收集社情民意200余件,轉化形成公益訴訟案件的有5件,公眾代表參與公益訴訟的案件比例超68%。
立法點的職能之一,是開展與國家利益、公共利益保護相關的立法草案的意見征詢活動。一年來,長寧區人民檢察院配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穩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提出書面立法建議,通過立法點上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
2024年6月2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新增了強化文物普查、社會力量參與等方面的內容,力求使文物保護工作有法可依。基于此,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主動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申請了該法案的立法征詢,希望為文物保護法的完善注入“上海智慧”。
立法點聯動長寧區人民檢察院整合全市資源,邀請各博物館、歷史建筑修繕、文物保護技術、文物收藏等領域人士建言獻策,提高了立法征詢意見建議的針對性、廣泛性和有效性。征詢會上,歷史建筑保護成為關注的焦點。與會人員提出了許多頗具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建議稱,應當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預防性功能,重點對存在嚴重損害風險的情況從源頭落實治理。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過程中,檢察官聯合華東政法大學公益訴訟研究中心向立法點提供了關于優化檢察公益訴訟條款的立法建議。這些法律規范涉及的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領域十分廣泛。由于都直接關系社會公益的維護,與公益訴訟的價值追求一致,這些法律規范都應建構公益訴訟機制。
不論是立法前還是立法后,長寧區人民檢察院都將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貫穿檢察工作全過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立法意見征詢會上,檢察官就辦理監督盲道治理行政公益訴訟案中發現的問題及人民群眾集中反映的意見建議進行提煉總結,提出進一步優化公交車站盲文提示、語音播報功能等立法建議。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明確授權檢察機關開展婦女權益保障領域公益訴訟。該部法律出臺并正式實施前,長寧區人民檢察院舉行“75號咖啡”法律沙龍,對如何用足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增設的公益訴訟條款等進行了充分研討,更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形成婦女權益保障合力。
檢察官認為,在邀請人民群眾為立法建言的過程中,即使有些內容不能作為法條納入法律文件,但其反映的問題是具有客觀現實性的,也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難點問題,可以在聽取意見的同時,及時收集線索,進而推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有效開展。
以科學方法、民主程序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利益問題,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內涵。許多公益訴訟關乎民生,因此,長寧區人民檢察院持續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在此過程中與公眾代表和社會力量共同努力,以檢察履職推動民生改善。
無障礙環境建設對特殊人群而言至關重要,是人民城市“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長寧區人民檢察院抓住長寧爭創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示范城市的契機,對多家大型綜合商場、蘇州河沿岸等開展調查,發現部分無障礙停車位、無障礙廁所、無障礙電梯存在基礎設置不規范、無障礙引導標識缺失、無障礙呼叫按鈕無響應等問題。對此,檢察官邀請市人民監督員、長寧區政協常委、上海無障礙建設專家組成員、“益心為公”志愿者等召開聽證會,共同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管用的整改方案。
近年來,健身機構“跑路”引發了不少預付卡糾紛。2024年,長寧區人民檢察院針對體育健身行業預付消費卡亂象開展了專項行動。公益檢察官對本區開展預付費消費卡業務的體育健身機構進行了排摸,發現多數體育健身機構均未與協同監管服務平臺進行信息對接并公示信息對接標識。該行為不僅違反了法律規定,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也破壞了金融管理秩序,有損社會公共利益。因此,檢察官在聽取多方意見后,建議相關監管職能部門對體育健身機構經營者未按照規定進行信息對接或公示信息對接標識的行為,通過約談經營者或其主要負責人等方式,限期予以整改。檢察官還應邀對轄區內體育類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發卡企業開展培訓,解讀體育健身行業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的法律義務和責任,有效提升了相關企業的責任意識。接下來,長寧區人民檢察院將會同行政執法機關,對未依法履行對接義務的體育健身場所進行查處。
編輯:張鈺梅" " zhangclaire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