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案提醒人們:傳銷犯罪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須警惕虛擬幣傳銷騙局。
眾所周知,虛擬幣由網絡機構自行發行,沒有形成統一的發行和管理規范,目前只流通于網絡空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銷犯罪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在以推銷商品為名面對面的傳銷方式之外,出現了以網絡為媒介,通過炒虛擬幣許以高額回報吸引人員加入傳銷組織的新方式。
2024年2月,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人民法院判決一起新型虛擬幣傳銷案。雖然被告人黃某蓮犯罪數額不大,最終被判處拘役4個月,緩刑10個月,但該系列案件涉案金額巨大,嫌疑人眾多,均被追究刑事責任。該系列案件提醒人們,警惕新型虛擬幣傳銷騙局。
2021年12月3日,安徽省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收到廣西賀州市公安局發來的協查線索,稱賀州市有一個叫黃某蓮的女子(安徽泗縣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她所屬的傳銷組織涉案總金額達45億元,全國各地涉案人員多達22萬余人。
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立即對該線索展開核查,并對犯罪嫌疑人黃某蓮進行背景調查。民警通過檢索黃某蓮的社交平臺發現,她不斷發布“某投資項目可以賺大錢”的言論,以及“某投資平臺召開宣傳會”的視頻,稱該平臺“門檻低,能獲得高額回報”。種種跡象表明,黃某蓮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重大嫌疑。因此,泗縣公安機關決定對其立案偵查。
警方查明:嫌疑人黃某蓮時年40歲,家中兩個孩子在上學。她在其居住的鎮上開小商店謀生。據周邊群眾反映,黃某蓮原本認真經營生意,但自2020年起迷上了投資項目,經常去外地活動,并開始向親朋好友推薦一個叫“幣掌柜”的平臺,稱在這個平臺上投資炒虛擬幣能快速賺錢。
黃某蓮對親友說,只要交100個虛擬幣作為入門費注冊成為會員,平臺就會自動幫會員炒虛擬幣,并定期向會員返現。如果有會員能推薦親朋好友加入這個平臺,那么平臺就會向推薦人發放推薦費。誰推薦的新會員多,誰賺的錢就多。有人聽信了黃某蓮的話,被所謂“低投入高回報”沖昏了頭腦,在該平臺投入大量資金,深陷其中。
辦案民警從嫌疑人黃某蓮發展的傳銷網絡入手,先后赴合肥、南京等地尋找證人,展開偵查,并委托鑒定機構對黃某蓮在“幣掌柜”傳銷組織中的基本信息、層級關系等進行鑒定,厘清上下線層級關系。另外,警方還從涉案資金入手,關注嫌疑人黃某蓮參與異常交易的情況,尋找突破口。
在掌握充分的證據后,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電話通知嫌疑人黃某蓮,要求其配合調查。起初黃某蓮不愿配合警方的調查,找各種理由推脫。辦案人員綜合考慮案件辦理效果和社會效果,通過電話對黃某蓮本人及其丈夫進行教育引導,規勸他們迷途知返,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
在多番心理攻勢下,黃某蓮逐漸放棄了繼續頑抗的想法。2023年6月,黃某蓮再度接到民警的電話,這一次她終于決定從外地返回泗縣,接受警方的調查。
在民警訊問黃某蓮的過程中,她堅稱自己并未參與傳銷活動,而是正常投資。民警還發現,為了躲避公安機關的追查,黃某蓮此前已將手機內涉及傳銷活動的信息統統刪除。正當辦案民警一籌莫展之際,泗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從黃某蓮手機中隱藏的海量數據中,提取出了其參與傳銷活動的證據。
在鐵一般的證據面前,嫌疑人黃某蓮只得將自己的違法行為和盤托出,向警方交代了參與傳銷活動、發展會員等擾亂正常社會經濟秩序的犯罪事實。同時,她表示真誠悔罪,稱自己是因一時被“低門檻高回報”的宣傳所吸引,才拋家舍子赴外地從事傳銷活動。
黃某蓮還交代,在得知自己被公安機關調查之后,她就將手機內保存的與傳銷組織人員的聊天記錄、通話記錄等全部刪除。她之前并不知道,刪除的信息其實仍隱藏在手機中,通過技術手段可以恢復并提取。
據調查,該傳銷組織的上層人員把返利打入每名會員在傳銷平臺上的App錢包中。然而,黃某蓮還沒來得及提現,這個App就被廣西公安機關打掉了。所以,犯罪嫌疑人黃某蓮本人實際上并未獲利。

據警方統計:該網絡傳銷組織的涉案總金額高達45億元,涉案人員(即該傳銷組織所屬平臺“幣掌柜”的會員)多達22萬余人。安徽、江蘇、山東和廣西等地警方分別展開偵查,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并積極追贓挽損,為人民群眾挽回大量經濟損失。
2024年1月,泗縣公安局將黃某蓮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一案移送泗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公訴機關指控:2020年,祁某鵬與王某威(均另案處理)研發以炒虛擬幣為名,不斷發展會員層層獲利的傳銷模式軟件“幣掌柜”。兩人以幫會員炒虛擬幣為名,要求參與者通過掃二維碼的方式下載該軟件并注冊為新會員。新會員在網上購買虛擬幣后,可提取到“幣掌柜”的錢包內,以此繳納入門費后即可成為有效會員。有效會員之間按照一定的順序形成層級關系,以發展人員的數量、所達到的層級和投入虛擬幣的數量作為返利依據。由此,參與者不斷發展他人注冊成為新會員,作為自己獲取更多返利的條件。
2021年,被告人黃某蓮在他人介紹下,注冊成為“幣掌柜”的會員,后積極推廣“幣掌柜”軟件,發展下線人員。經鑒定,被告人黃某蓮處于“幣掌柜”推薦關系中的較高層級,其下線層級共8級(含自身),發展下線人員67名。
被告人黃某蓮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于2024年2月20日由泗縣人民檢察院向泗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2月27日,泗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法院經審理指出,根據《刑法》第27條的規定,被告人黃某蓮系從犯,認罪認罰,依法應當從輕處罰;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可以對其從寬處理;被告人黃某蓮系主動投案,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刑法》第67條第1款的規定,系自首,可以從輕處罰。
被告人黃某蓮對檢察機關指控的事實、罪名及量刑建議沒有異議,自愿認罪認罰,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并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黃某蓮的行為已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與罪名成立,予以支持。公訴機關的量刑建議適當,予以采納。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法院判決如下:被告人黃某蓮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拘役4個月,緩刑10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宣判后,黃某蓮當庭表示不上訴。
本案的辦案民警指出:本案是以炒虛擬幣為幌子,實為發展下線圈錢的典型傳銷案件。打著“資本運作、股權投資、消費返利、居家創業、網絡兼職”等旗號,以高額返利、高額回報為幌子,讓你交納入門費或者認購商品,甚至引誘、脅迫你成為會員,發展更多的人騙取財物,這些都是傳銷。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
那么,如何識別并防范新型網絡傳銷陷阱?辦案人員教大家三招:一是提防“入門費”傳銷組織。這種組織一般會通過反復說教“洗腦”,讓人交納“入門費”,并將該費用作為返利提成的本金。這種有門檻的注冊就是傳銷,是騙人上鉤的第一步。二是警惕“拉人頭”的方式。一旦成為會員,平臺組織就會要求會員不斷邀請親戚朋友加入,發展下線,形成層級,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拉人頭”。三是識別按“人頭”抽成的方式。傳銷犯罪團伙通常通過“發展下線,層層提成”的方式誘騙會員交納財物。新加入者交的費用最終會被層層瓜分。這種模式是“拆東墻補西墻”的過程,最終必定崩盤,從而令整個傳銷騙局原形畢露。
(作者單位為安徽省泗縣公安局政治處新聞宣傳中心)
編輯:姚志剛" "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