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基于政策工具視角,構建X-Y-Z軸三維框架對我國全民閱讀政策文本進行系統分析。發現當前全民閱讀政策工具選擇趨于多樣化,但政策組合配置仍缺乏系統性;全民閱讀政策工具主題呈現綜合化,但政策結構應用仍不平衡合理;全民閱讀政策工具主體不斷多元化,但政策主體協同仍有待強化。因此,需要優化全民閱讀政策工具結構,完善政策應用體系;強化全民閱讀政策主體協同,提升政策可操作性;豐富全民閱讀政策內容要素,促進政策導向涵容。
[關鍵詞] 全民閱讀 政策工具 文本量化 閱讀推廣 閱讀政策
[中圖分類號] G2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24) 05-0055-11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a’ s Universal Reading Policy 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Tools
Wang Li Sun Zhipe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tools, a systematic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policy texts of nationwide reading in China. After sorting out their basic information, the policy texts of nationwide reading are divided into X-Y-Z dimensions and cross analyz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urrent choices of policy tools hyzz6t2f+6uOHnFIKw02ywGqnuZVL5hKM5xih9BiszA=for universal reading are becoming more diversified, but the allocation of policy combinations still lacks systematicity; the theme of national reading policy tools presents comprehensiveness, but the application of policy structure is still unbalanced and reasonable; the participation of public reading policy tools is constantly diversified, but the coordination of policy entities still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reading policy tools and improve the policy applic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national reading policy and enhance the operability of the policy; enrich the elements of national reading policy content and promote policy orientation and inclusiveness.
[Key words] Universal reading Policy tools Text quantization Reading promotion Reading policy
1 引 言
自2006年《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頒布起,各級政府陸續出臺了大量有關推動全民閱讀的政策文件,為營造良好閱讀風氣提供了堅實政策保障。學界目前有關全民閱讀政策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關于全民閱讀的政策實施現狀研究,從全民閱讀法規政策、工程項目、活動與推廣組織、宣傳報道、產業發展、科學研究等方面梳理全民閱讀10年間的經驗[1]。其次是關于全民閱讀的政策體系建設探討,從國家立法、政府管理、行業系統、社會力量等主體角度對實施全民閱讀推廣提出建議[2]。其三是針對全民閱讀的政策文本研究,通過分析我國省級全民閱讀戰略規劃,探究現有規劃存在的不足,并為制定十四五全民閱讀戰略規劃提供建議[3]。目前有關全民閱讀政策的相關研究已經從微觀與宏觀層面進行了多視域、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果。但同時,鮮有系統針對全民閱讀政策文本內容的研究,尤其是缺乏基于政策工具視角對全民閱讀相關政策進行系統剖析的量化研究。
政策工具又稱“政府治理工具”,指政策主體為實現公共政策目標所采用的政策手段,同時也是聯系政策目標和政策執行的橋梁[4]。政策工具理論興起于1970年代,如今已發展為一個比較成熟的研究范式,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動公共政策問題解決。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各級政府對于倡導和推廣全民閱讀給予高度重視,尤其是在政策制定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鑒于此,本文在全面搜集全民閱讀政策文本的基礎上,以政策工具為研究視角,對2006年至今的我國全民閱讀政策文本進行系統梳理,重點分析我國政府采用了哪些類型的政策工具推廣全民閱讀,哪些全民閱讀政策要素在推進全民閱讀在全社會鋪開過程中格外受到關注,一段時期以來我國的全民閱讀政策存在哪些問題,未來又應如何提升全民閱讀政策工具水平。
2 樣本選擇、文本編碼與分析框架
2.1 全民閱讀政策的樣本選擇
本文首先在北大法律檢索數據庫中以“閱讀”“全民閱讀”等作為檢索詞,按照全文和標題字段檢索所發布的全民閱讀政策、條例及法規;其次在各級地方新聞出版局、文化廳等政務網站上進行檢索,以獲取相關的政策文本進行補充;最后為了降低選擇誤差,還剔除了與本文研究主題不相符的政策文本,共篩選出129份全民閱讀政策文件作為分析樣本,并依據發文時間順序進行編號。
2.2 全民閱讀政策的文本編碼
政策文本中的分析單元即理解和描述政策樣本時的最小單位,一般是以具有獨立意義的詞、句、段落為主。本文將所有政策文本導入Nvivo11.0軟件中,若政策文本的某一條款僅體現一類政策工具或參與主體或關注焦點,則將該條款作為一個分析單元;而若某一條款包含了多種政策工具或參與主體或關注焦點,則將其拆分為多個單元,按其在政策文本中出現的順序編號,標注出與研究主題存在強關聯的語句,將政策語句編入對應的子節點之下,并賦予一定的編碼,將這些分析單元作為參考點分門別類地歸入到子節點中進行編碼,最終得到3762個編碼。
2.3 全民閱讀政策的分析框架構建
三維分析框架通過呈現政策工具的深層結構,從多維角度全面剖析我國全民閱讀政策的關注點。本文在已有政策分析模型與框架的研究基礎上,構建了政策工具視角下“政策工具類型-政策參與主體-政策關注焦點”的三維分析框架,得到14種政策子工具。需要說明的是,全民閱讀的政策工具類型、政策參與主體以及政策關注焦點之間不存在位置上的嚴格對應關系。
X維度:全民閱讀政策工具類型。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政策工具的分類主要有三種范式:(1)激勵性工具、命令性工具、系統變化工具和能力建設工具[5];(2)強制性工具、自愿性工具和混合型工具[6];(3)供給型工具、需求型工具和環境型工具[7]。本文結合全民閱讀政策的特點,并在借鑒張雅嫻、卿倩等學者對三大類政策工具子類目的劃分基礎上,認為供給型、需求型和環境型的政策工具理論本身在文化教育服務及就業政策、服務政策方面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其政策工具分類范式也與全民閱讀政策規律基本契合[8]。據此,本文將全民閱讀政策工具類型分為3大類14個小類,并最終構建全民閱讀政策分析框架的X維度。
其中,X1供給型政策工具主要是指對全民閱讀的供給側起到直接促進作用的政策,通常體現為以人、財、物的直接或間接支持為主;X2環境型政策工具主要是指通過目標、計劃、金融等手段潛移默化對全民閱讀起到間接促進作用的政策;X3需求型政策工具主要是指通過優化全民閱讀環境與配套保障制度,進而對全民閱讀起到拉動作用的政策,見表1。
Y維度:政策參與主體。作為由多主體參與、多要素構成的系統工程,全民閱讀在推廣過程中不僅由政府主體推行,企業、圖書館、公眾等也都是全民閱讀推廣的重要參與者,此外,閱讀基礎設施以及閱讀技術等同樣也是重要主體,且逐漸形成合作網絡。本文結合范文婷[9]、卿倩等[10]學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將Y維度的全民閱讀政策參與主體劃分為Y1政府、Y2社會組織、Y3圖書館、Y4企業、Y5公民、Y6教育機構、Y7非人類行動者主體7個全民閱讀政策工具參與主體。其中,非人類行動者是本文借鑒法國社會學家卡龍(Callon)和拉圖爾(Latour)的行動者網絡理論后,將其賦義為全民閱讀體系構建中承擔著信息主體和信息傳播工具角色的內容和技術[11]。
Z維度: 政策關注焦點。僅有政策工具維度和主體維度的分析只能揭示全民閱讀政策的一般特征,因此,還需要引入Z維度完善政策分析框架,并厘清我國全民閱讀政策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在前文對全民閱讀政策文本的關鍵詞進行統計基礎上,通過共詞聚類初步搭建了全民閱讀政策文本的政策聚焦點,運用Nvivo11.0對全民閱讀政策文本逐字逐句編碼,編碼過程包括開放性編碼和選擇性編碼,以歸納出我國全民閱讀政策的具體關注焦點,并將20份預留的政策文件重新進行編碼后發現并未產生全新的范疇。
與此同時,將3位編碼員所歸納的主范疇進行對比后,發現整體一致性高于75%,說明選擇性編碼所歸納的四個主范疇通過理論飽和檢驗。據此,本文將上述編碼結論作為全民閱讀政策分析框架的Z軸,并歸納出全民閱讀的推廣工作、構建全民閱讀公共服務體系、保障公民基本閱讀權利、形成全民閱讀價值觀共識4大維度10個具體方面的全民閱讀政策關注焦點(見表2)。
3 全民閱讀政策文本的數據分析
3.1 全民閱讀政策文本基本統計
政策發文時間分析。我國全民閱讀政策發布數量總體呈現波浪式發展趨勢。根據全民閱讀政策文本的發文量變化以及參考相關研究,本文將全民閱讀政策劃分為三個階段:2006年至2012年是萌芽期,以中宣部等11個部門聯合發出《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為起點,全民閱讀政策正式進入國家與社會視野,但這一時期的全民閱讀政策文本總體增速緩慢;自2013年起,全民閱讀政策進入快速增長期,全民閱讀納入國家發展規劃綱要,并成為國家八大文化重點工程之一,全民閱讀政策數量在2017年達到頂峰;2018年后,全民閱讀政策進入了波動調整期,政策數量明顯下降。
政策關鍵詞分析。為明晰我國全民閱讀政策的核心目標和具體指向,本文運用基于TF-IDF [12]算法對129份政策樣本的詞匯進行關鍵詞抽取。
根據TF-IDF算法提取全民閱讀政策文本的語法特征,計算政策文本中文本和關鍵詞之間對應的權重矩陣,在過濾掉常見詞、虛詞、語氣詞以及“全民”“閱讀”兩個原始概念詞后,根據設定權重排名,將全民閱讀政策的關鍵詞初步歸納為以下幾個類型:第一類是推動部署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打造全民閱讀品牌活動的舉措動詞,關鍵詞有“建設”“發展”“推進”等,表明全民閱讀推廣工作開展的方式多樣化,也體現出開展基層閱讀活動是實施全民閱讀工程最直接的途徑。第二類是形成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專業名詞,關鍵詞有“服務”“設施”“書屋”等。第三類則是在倡導全民閱讀以及精神文明建設和國家文化發展中各個行動主體共同推動的主體詞,其中關鍵詞有“政府”“圖書館”“社區”等。
自2006年以來政策文本中的舉措動詞、專業名詞、主體詞之間的跨時間段分布較為均勻,總體體現出全民閱讀理念從“啟蒙”轉向全面普及,且不同主體間逐漸形成合作網絡。
3.2 基于X維度的基本政策工具類型的數據分析
從整體看,全民閱讀政策文本綜合使用了供給型、環境型以及需求型三種基本政策工具,但這三類政策工具分布呈現明顯不均衡狀態。其中,環境型政策工具有絕對優勢(48.8%),供給型政策工具其次(34.8%),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參考點數量最少(16.4%)。由此觀之,當前全民閱讀政策工具最為偏好采用環境型政策工具,通過營造政策環境推進全民閱讀事業發展。例如,江蘇就明確強調需要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和便捷高效的借閱服務,并提出采購、免費開放、專業指導等要求。供給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偏好次之,通過政策導向作用引導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來推動全民閱讀的推廣與普及。需求型政策工具的運用則明顯不足,運用偏好最低,其對全民閱讀工作的拉動效應明顯較弱。這也從側面體現出當前全民閱讀仍面臨著供給不足、供給不均、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同時,三大類型政策工具采取的具體手段分布也存在較大差異。環境型政策工具中,管理舉措措施運用最多,其次為指導綱要和法律規制,而社會引導參與、目標規劃等政策工具運用都較少。供給型政策工具中,公共服務是核心組成部分,其次為基礎設施建設,占比較少的其他三種政策工具依次為信息技術支持、資金投入和人才培養。需求型政策工具以宣傳推廣為主要措施和手段,示范工程和國際合作則表現出明顯的運用不充分,反饋渠道建設更是匱乏。
3.3 基于Y維度的政策參與主體的數據分析
從全民閱讀政策文本所體現出的各個主體參與情況來看,七個參與主體的參與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政府、圖書館、社會組織、企業、非人類行動者主體、公民、教育機構。政府作為全民閱讀政策的制定者,同時也是政策工具的核心執行主體,共計1675條,占全部政策工具比重超過一半,可見政府作為統籌全民閱讀工作的主管單位以及政策制定的關鍵主體起著主導作用。圖書館包括城市中的公共大型圖書館以及城鄉社區的農家書屋、社區書屋等則是全民閱讀第二大參與主體,共計1023條。以閱讀組織、行業協會、中介服務組織等為代表的社會組織通過為全民閱讀提供專業推廣服務助力政策推廣,共計477條,為第三大參與主體,如北京市在全民閱讀政策中鼓勵“愛好者協會”等力量打造亮點活動品牌,構建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體系。企業和非人類行動者主體在全民閱讀的政策文本占比中較小,處于第四陣營。從全民閱讀政策參與主體整體情況看,教育機構和公民處于政策參與主體的末端。
3.4 基于Z維度的政策關注焦點的數據分析
從Z維度編碼結果看,全民閱讀政策的關注焦點主要聚焦于全民閱讀的推廣工作,共有1899條政策樣本,這也說明全民閱讀政策目標以閱讀推廣為核心,而在全民閱讀的推廣過程中部署基層閱讀活動的政策能見度略高于打造全民閱讀品牌項目。在各地制定的有關全民閱讀政策中,關于保障全民閱讀活動走進學校、走進機關、走進農村、走進社區等“七進”的政策較多,例如深圳和杭州都常年發布有關世界讀書日和西湖讀書節的相關政策宣傳。除此之外,構建全民閱讀公共服務體系和形成全民閱讀價值觀共識這兩個政策關注焦點的分布則較為均衡。從二級維度看,完善閱讀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全民閱讀素養與風氣的出現頻次一致。而保障公民基本閱讀權利的政策關注焦點也處于弱勢地位,尤其是促進閱讀資源配置公平和保障弱勢群體閱讀權利等關注度明顯較弱,亟須進一步充實完善。
3.5 三維交叉全民閱讀政策數據分析
政策工具—政策主體交叉分析。對全民閱讀“政策工具—政策主體”兩個維度進行交叉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我國全民閱讀不同政策主體在相關政策文本中的具體使用情況。由表3可知,3種政策工具在7種全民閱讀政策主體中均有使用。其中,供給型政策工具主要應用于政府主體中,圖書館主體在公共服務政策工具的使用過程中同樣也承擔了重要角色,與之對應的則是公民、教育機構以及非人類行動主體在供給型全民閱讀政策中的占比較少。在環境型政策工具層面,政府依舊是最重要的政策主體,但社會組織以及圖書館則在法律規制、社會參與引導等方面也扮演了相對重要的角色,同時公民以及非人類行動主體也在指導規劃綱要的政策制定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例如,江西、黑龍江、廣東、貴州等省還規定了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全民閱讀的方式,包括以獎代補、政府購買、項目補貼等。從需求型政策工具層面看,在總體政策關注度較低的背景下,社會組織和圖書館主要起到了政策主體的擔當作用,而政府主體則在需求型政策工具中較為薄弱,同時公眾也在需求型政策工具中基本處于弱勢地位。通過對全民閱讀政策工具的X-Y維度交叉分析,可以發現全民閱讀的供給型和環境型政策工具基本由政府主體提供,而需求型政策工具則主要由社會組織以及圖書館等主體提供,公眾和教育機構等在其中的主體作用不明顯。
政策工具—政策焦點交叉分析。如表4所示,全民閱讀政策工具與政策關注焦點之間的結合關系較為復雜。從一級維度看,X2環境型政策工具與Z1全民閱讀的推廣工作以及Z3保障公民基本閱讀權利的結合度最高,可見政府部門注重發揮規劃、引導、激勵的作用,為全民閱讀的發展建設創造優渥環境。而Z2構建全民閱讀公共服務體系則與X1供給型政策工具的結合度較高,這也說明供給型政策主要聚焦于如何完善閱讀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鼓勵閱讀主題文化創造,如吉林省全民閱讀規劃提出要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節日于全省開展主題讀書節日活動。而X3需求型政策工具盡管總體政策關注較低,但是其政策關注焦點則主要在全民閱讀的推廣工作和保障公民基本閱讀權利中得到重點體現。例如,在多數全民閱讀政策文本中都強調要加強面向廣大公眾的全民閱讀立法宣傳普及工作,在實際全民閱讀推廣工作中各地也都在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全媒體平臺向公眾傳達全民閱讀立法的主要內容及相關知識。但同時,反饋渠道的政策工具在整個全民閱讀政策實踐中都并未得到充分體現,尤其是與價值觀共識、營造學習社會風氣等關聯度不大。
政策主體—政策焦點交叉分析。如表5所示,可以發現政府主體主要在全民閱讀政策中聚焦于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所占比重也最大。而在構建全民閱讀公共服務體系、保障公民基本閱讀權利、形成全民閱讀價值觀共識等政策焦點中,其他政策主體分別有所側重。如在部署基層閱讀活動工作、打造全民閱讀品牌項目、完善閱讀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圖書館是除政府主體外最重要的主體之一。例如《湖北省全民閱讀促進辦法》要求發揮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陣地作用以及加強數字閱讀、移動閱讀和網絡閱讀平臺建設。同時,社會組織在全民閱讀的推廣工作中也發揮了相對重要的主體作用,例如多地都提出要動員和支持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全民閱讀工作,充分利用民間閱讀推廣機構、公益組織等各類社會組織的力量。非人類行動者主體在全民閱讀中的政策關注焦點主要體現于提升全民閱讀素養與風氣上,如在全民閱讀政策中提出完善公共文化設施、推薦和提供優秀的閱讀資源、打造閱讀活動品牌、提升閱讀服務質量、支持新技術開發等。而教育機構則聚焦于部署基層閱讀活動工作上。公民主體與政策關注焦點的最高結合點主要在于提升全民閱讀素養與風氣。企業的政策關注焦點則在打造全民閱讀品牌項目上體現最多。
4 研究結論與建議
4.1 研究結論
全民閱讀政策工具選擇趨于多樣化,但政策組合配置仍缺乏系統性。不同類型的政策工具所發揮的作用各不相同,豐富多樣的政策工具是全民閱讀推廣以及工作創新發展的保障。就全民閱讀政策文本的分析結果看,供給型、環境型和需求型三大類政策工具逐漸全面覆蓋,同時各類政策子工具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使用,推動全民閱讀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因此,整體而言,我國全民閱讀政策在政策工具選擇方面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但另一方面,從當前我國全民閱讀的政策工具分布情況看,全民閱讀政策文本無論是在基本政策工具的使用上,還是次級政策工具的分布上,均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情況,且不同類型的政策工具差異性顯著,整體組合配置結構的系統性明顯不合理,也不利于調動相關主體參與的內在積極性。缺乏系統性的全民閱讀政策組合配置也使得在全民閱讀推廣過程中,政府更傾向通過簡單直接的強力推動方式,而非靈活間接手段為全民閱讀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同時,由于需求型政府缺乏相關配套政策的支持,在操作層面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部分政策工具過溢或缺失也導致全民閱讀政策工具結構的失衡,最終影響政策工具體系的整體治理效能。
全民閱讀政策工具主題呈現綜合化,但政策結構應用仍不平衡合理。全民閱讀推廣是涉及諸多系統在內的復雜性社會行為。自2013年以后,全民閱讀成為國家層面的重要戰略,政策輻射面空前擴大。在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核心驅力作用下,構建全民閱讀公共服務體系、形成全民閱讀價值觀共識、完善閱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民閱讀素養與風氣等主題都在政策關注領域日趨頻繁出現。
全民閱讀政策工具的主題領域雖有明顯擴寬,但整體政策工具的支持仍集中于推廣層面,專項政策的出臺尤其是涉及公民基本閱讀權利保障的相關政策關注度處于弱勢地位。具體體現在各級政府和不同部門在制定和實施閱讀政策時,缺乏協調和統一;政策持續性欠缺,難以形成長期有效的閱讀文化氛圍;政策評估體系缺失,難以對政策效果進行科學的評估和改進。
全民閱讀政策工具主體不斷多元化,但政策主體協同仍有待強化。全民閱讀政策執行的實際效果與政策主體間的協同程度密切相關,我國全民閱讀政策涉及主體較多,且政策工具參與不斷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主體參與到全民閱讀的推廣中。其中,政府層面的參與主體占比偏高;企事業單位在工具使用情況上分布不均,內容設計缺乏創新性;社會組織和個人層面占比偏低,特別是在供給側和需求側上的參與度較低。
因此,當前全民閱讀的政策主體協同仍有待強化,政策主體間的溝通協調不足,尤其是公眾作為全民閱讀推廣的直接對象和評價者,其參與情況亟待優化。現有政策對企業、非人類行動者主體以及教育機構的聚焦點也相對較少,一些參與主體還未得到政策制定者的足夠重視,而打通全民閱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也需要政府、公眾、社會方方面面參與共同搭建。
4.2 政策建議
優化全民閱讀政策工具結構,完善政策應用體系。隨著黨的二十大召開,全民閱讀作為國家戰略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從近20年的全民閱讀政策發展脈絡看,政策工具體系治理效能的最大限度發揮,有賴于不同政策工具的相互支撐、均衡應用,進而形成政策合力,產生協同效應。因此,全民閱讀政策工具的優化一方面需要從過于重視供給型政策工具的使用盡快轉向強化需求類政策工具應用,發揮需求類政策在全民閱讀推廣中起到的拉動作用,以實現供需平衡,從而刺激公眾閱讀需求,依靠社會需求與市場活力帶動全民閱讀發展;另一方面在適當降低供給類政策工具應用比重的同時對其內部政策結構進行調適,各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以及人才建設和儲備都需要供給型政策工具予以保障。同時,也需要不斷豐富全民閱讀政策工具內部的類型,考慮政策工具使用的合理性,避免出現一種特定類型的全民閱讀政策工具被“過度依賴”,從而使得其他政策工具被透明化。
強化全民閱讀政策主體協同,提升政策可操作性。當前全民閱讀政策內容中基層企事業單位、公眾和其他社會組織被調動積極性的占比較小,同時各政策相關主體在開展全民閱讀推廣工作時也常常各自為政。因此,打通全民閱讀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利用頂層設計構建多元主體協同體系,充分發揮各主體的功能,亦需要政府、公民、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共同搭建。同時,在全民閱讀格局建設中,需要各政策主體相互合作、共治共享,形成多主體合作治理新格局,推動政策向前、向好發展。對于全民閱讀政策工具的有效實踐而言,政府不僅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和提供其他資金投入,更需要有意識地構建多元主體協同合作機制,多手段激發社會主體的參與活力,充分發揮圖書館以及社會組織、高校、企業等多元主體力量開展合作,共同促進全民閱讀意識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形成多主體長效合作機制,提升政策主體的協同效能。政府也需要加強對政策實施的監督和評估,及時依據實施效果調整政策工具的使用。
豐富全民閱讀政策內容要素,促進政策導向涵容。當前,我國全民閱讀政策涉及內容不斷豐富,但領域分散、內容過度集中的政策問題不容忽視。因此,推動全民閱讀內涵不斷豐富,拓寬政策主題的關注領域,均衡豐富全民閱讀政策工具的內容顯得尤為重要,從而實現優化政策制定工作以推進全民閱讀政策體系的全面涵容。
具體來說,一方面需要強化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閱讀主題創造性,推動政策制定力度與實施決心,通過多種形態宣傳、推動全民閱讀在全社會中形成價值共識進而形成全民習慣,并通過政策鼓勵提供全民保障。另一方面,全民閱讀政策為了滿足不同層次民眾的閱讀需求,除了考慮基礎設施服務配置等基礎政策內容要素外,更需要加入公眾的主觀性建構因素,將具有功能和價值意義雙重特點的全民閱讀氛圍與具有差異化和多元化特征的公眾需求結合,促進全民閱讀政策導向涵容,從而彰顯內在的全民閱讀文化導向,深入挖掘在不同政策工具主題中的潛在價值,提高公民對于閱讀參與的積極性,營造社會閱讀氛圍。
5 結 語
全民閱讀是一項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踐行的活動,而在全民閱讀工作中,政策是全民閱讀事業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我國全民閱讀政策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形成了多元主體在全民閱讀推廣工作上的認知和行動共識。本文通過探討我國全民閱讀政策工具實踐情況,對129份全民閱讀政策文本從政策工具維度進行系統分析,從而為我國全民閱讀戰略規劃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鑒,也為全民閱讀政策建設提供可行之策。
注 釋
[1] 張文彥,徐升國.從全民閱讀活動到全民閱讀國家戰略:全民閱讀十年回顧[J].出版發行研究,2016(4):5-10
[2] 周蔚華,邵士博.全民閱讀城市建設的地方立法與實踐:基于對10個城市法律文本分析與實踐活動的考察[J].出版科學,2019(5):12-21
[3] 嚴貝妮,李曉旭.“十三五”時期省級全民閱讀戰略規劃比較研究:基于9部全民閱讀戰略規劃的文本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9(21):25-34
[4] 顧建光.公共政策工具研究的意義、基礎與層面[J].公共管理學報,2006(4):58-61
[5] McDonnell L, Elmore R. Getting the Job Done: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J].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87(2):133-152
[6] Howlett M. Policy Instruments,Policy Styles,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National Approaches to theories of instrument choice[J]. Policy Studies Journal,1991(2): 1-21
[7] Rothwell R,Zegveld W. Reindusdalization and Technology[M]. London:Logman Group Limited,1985:83-104
[8] ROTHWELL R, Zegveld W. An assessment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Policies[J]. 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 1984(3/4): 436-444
[9][11] 范文婷.行動者網絡理論視角下的全民閱讀協同推廣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2017(1):81-85
[10] 卿倩,李桂華.政策工具視野下我國省級全民閱讀政策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0(3):88-101
[12] 周源,劉懷蘭,杜朋朋,等.基于改進TF-IDF特征提取的文本分類模型研究[J].情報科學,2017(5):111-118
(收稿日期:2024-01-07;修回日期:202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