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那年,赫伯特·馮·卡拉揚便開始在德國烏爾姆市的劇院擔任常務指揮。由于工作努力,熱心學習,卡拉揚的名氣變得越來越大,很快便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指揮家。
5年之后,意氣風發的卡拉揚卻突然成了失業人員。事情的真正原因眾說紛紜,其中有個說法是,當時的劇院負責人看到卡拉揚才華橫溢,認為不該耽誤這位年輕人的前途,勸卡拉揚到更加廣闊的天地去闖蕩。如此一來,就算卡拉揚舍不得離開烏爾姆,也不得不收拾東西走人了。
那段時間,無所事事的卡拉揚每天到處閑逛,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有一天,卡拉揚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走了一會兒,他腦子里忽然來了指揮靈感,他立即停下腳步,面對路邊一棵大樹有力地揮舞起自己的雙臂,那架勢仿佛正在指揮著一支演奏的樂隊,動作瀟灑,充滿激情。
卡拉揚指揮一棵樹的怪異舉動,剛好被路過此地的一名亞琛市資深音樂經紀人看到了。他好奇地走到卡拉揚身邊,先是詢問了卡拉揚的基本情況,然后又問卡拉揚:你覺得如何才能成為一位優秀的指揮家?
卡拉揚雖然不知道對方的身份,但他還是非常坦誠地說出了自己對指揮和音樂的一些看法。音樂經紀人對眼前這名年輕人的精彩觀點深感嘆服。在他的引薦和幫助下,失業的卡拉揚再次上崗,得到了亞琛市立劇院音樂會指揮的職務。
卡拉揚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當中。他給自己立下一個苛刻的規定:在指揮時不能看樂譜,提前將要指揮的樂譜全部背下。正是靠著這種超于常人的努力,卡拉揚最終成為世界知名的音樂指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