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參在餐桌上位置顯著,價格不菲,但在海洋里卻沒那么光彩,甚至還有點可憐。
說起來,海參大概是全世界最老實的動物了,老實得簡直就像個植物。在偌大的藍色世界里,魚兒猶如離弦的箭一樣,嗖嗖地飛來掠去;蟹子既能鬼頭鬼腦地與你捉迷藏,又能張牙舞爪地反抗;海膽雖然動作遲緩,但渾身刺猬般的武裝,使你不敢輕易下手;海螺布滿花紋的螺殼完全和石頭一個模樣,讓人真假難分;就連身子固定在礁石上的扇貝,逼急了也能斷開根系,扇動貝殼逃之夭夭。但海參卻只是老老實實地躺在那里,老老實實地啃泥吃沙。你要是捉它,它更老老實實地縮在你的手心里,決不逃跑。有科學家計算過,跑得最快的海參,時速只能達到3 米,也可能是5 米,比烏龜還慢一百倍。一般潛水員在水下,也很難看見海參走動,它們全像鵝卵石一樣紋絲不動。
當然,海參也有逃跑的本能,只不過它所采取的逃跑方式, 更讓人覺得可笑并可悲。有時漁人接近海參,剛要捕捉,卻見海參猛然將肚子里的胃腸噴射出來,并借助噴射的反作用,逃出一尺多遠的距離。這種犧牲胃腸的逃跑方式,對追逐它的魚兒來說,確實有點作用,因為魚兒咬住噴出來的胃腸,以為是咬住了海參。但對人類來說,這只能是可笑的雕蟲小技。
不過,你與海參打交道時間長了,就會有些吃驚,原來這個家伙看似老實,卻有著莫名其妙卻又相當高妙的反抗本領,就是默默地溶化式的自殺。它只要是被捕捉到漁人的網兜里,就開始自殺式反抗,這種反抗就是將自己溶化,直至溶化成稀溜溜的糨糊。
倒霉的是,這種自殺式反抗卻遭到人類更殘酷的“鎮壓”,漁人迅速地將海參捉上岸,迅速地用刀將海參剖腹,從刀口中用力擠出海參的胃腸等全部器官,只讓它剩下一個空肉殼,也就是說堅決徹底地消滅它的反抗能力。
倘若在海邊耽擱時間太長,這些海參便繼續溶化,人們就氣憤地將這些溶化得稀溜溜的家伙抓起來,狠狠地朝礁石上摔打,只要狠摔幾下,海參就因疼痛的刺激開始緊縮,很快就恢復彈性的圓狀。但即便是這樣,海參還在負隅頑抗,它在尋找人類身上或物體上任何一點油腥,只要沾上一點點油腥氣,這家伙就會來個“化合反應”,即使是在燒得沸騰的鐵鍋里,也能用最后一點氣力掙扎著將自己高速溶化掉,讓自以為勝利的人類,眼睜睜地看著一陣泡沫翻騰。其時,鍋中所有的海參全都像中了邪似的,變成一鍋黏糊糊的疙瘩湯,既不能吃更不能賣,白忙一場。
由于女人手上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脂粉,所以她們動過的海參,幾乎百分之百地完蛋。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誤以為女人不吉利,在加工海參時,將所有的女人都視為大敵。后來才明白這是脂粉的作用。
再后來人類漸漸觀察到,海參的溶化不僅僅是自殺式反抗,還是一種逃跑的伎倆。粗大的海參忍受著痛苦將自己溶化成半液體狀態,可以從很小的網眼中“流淌”出去,進而逃跑。
(摘自《海的味道》,百花文藝出版社,春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