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娘樓上的老李一家到省城帶孫子去了,房子就租了出去。這新來的租客從搬進來那一刻開始就特別能鬧騰,在樓上折騰出好大的動靜。張大娘年紀大了,心臟也不大好,聽不得吵鬧,就讓老伴兒上去交涉一下。老伴兒卻說:“人家剛搬進來,收拾東西擺放家具啥的難免有些響動,過兩天安頓下來就好了。”張大娘老兩口也是怕麻煩人的性情,就想著忍過這兩天再說。
可日子越往后,樓上非但沒有消停,反而動靜更大了,一天到晚總是有重物落地的聲音,甚至還有高跟鞋在屋里噠噠的清脆響聲,攪得二老休息不好。
這天老伴兒出門下棋,張大娘在屋里躺著,被樓上的聲音吵得頭疼,跑去樓上敲門。屋里出來一個小伙子,張大娘說明來意,提意見說:“你別弄得太吵了,我們老人家住樓下的受不了。”小伙子態(tài)度非常好,忙表示歉意,說會注意。可這也就好了半天,下午又恢復到從前的狀況。張大娘又黑著臉上樓敲門,這次出來個大姑娘。張大娘把上午提建議的事兒說了一通兒,然后強調(diào)讓他們注意保持安靜。大姑娘有些不耐煩地說道:“大娘,我們這是四個人合租的,我只能管我自己,剩下的那幾位我想管也管不著,您自己跟他們說。”話說完就把門摔得那叫一個響,該怎么鬧騰還是怎么鬧騰,讓人不得安寧。張大娘只得給老李打電話,讓他管一下租客,老李打完電話卻還是沒見好轉(zhuǎn),反而變得更吵了。看來,再打老李電話也不管用了,這幫租客是跟張大娘杠上了。
張大娘一看這家里是沒法待了,想將這個情況跟街道居委會反映一下,讓他們出面解決。她剛出門,就看見一個陌生的背影,在對面的門口鼓搗著什么,她忙問了一句:“誰啊?”
那人聽見了轉(zhuǎn)過身,是個中年婦女,擠出一臉笑容,手中拿著一把五顏六色的小廣告。
張大娘見狀當即明白怎么回事兒,她抱怨道:“你們怎么又來發(fā)小廣告了?我到居委會順帶說說這個事兒,屢禁不止。”
中年婦女忙攔住張大娘,“大姐,您誤會了,我是來收小廣告的。這不有人亂發(fā)廣告搞得家家戶戶都嫌煩,我就挨家挨戶收過來。”說著她將對門的門把手上插著的廣告扯了下來。她還自我介紹說是居委會的志愿者,幫忙打打雜,維護社區(qū)秩序,還負責收集情況。
張大娘一聽她是志愿者,像是碰見救星一般,一把將她拉進屋里,指著樓上就訴起了苦,最后說:“大妹子,這事兒你們要管管的,不然我要報警的。”
中年婦女忙安慰張大娘,說這事兒她一定管,由她出面交涉。說完就上樓了,一會兒回到張大娘家里,氣呼呼地說:“現(xiàn)在的小年輕真是不像話,沒有點公德心。他們不聽勸,還說讓您報警去,警察最多來說兩句,又不能天天住您家里,到時候l09ExsVURx6Ll0BcW+gpSqsJR2RwBihFk+E7+r4oHCY=警察走了他們還要可勁兒地鬧呢。”
張大娘一聽,血都涌上了頭,直跺腳說:“真是沒素質(zhì),我這兒可咋辦?”中年婦女安慰她兩句,然后說:“大姐,我倒是有個主意。這人啊,講道理不成,就該給他們點顏色看看,硬碰硬,整出點兒動靜來讓他們受不了,等您掌握主動權(quán)再讓他們來求您。”
張大娘直搖頭說:“我住樓下,人家在樓上,咋整?”這時中年婦女就跟張大娘介紹了一個叫“震樓神器”的東西,說是能在樓下鬧出動靜兒讓樓上不得安寧。她還說:“我以前也遇到跟您一樣的情況,別人給我推薦這東西,好使得很,搞得樓上吵得不行,主動跟我道歉和解。有這東西就很容易掌握主動權(quán)。” 張大娘聽了有些動心,就拜托她幫忙買一個。當天晚上,中年婦女就上門來給張大娘安裝好了震樓用的設備,一根長竿子連著個電機一樣的東西頂在了天花板上。安裝好還告訴張大娘:“只要插上電,打開開關,您就看樓上怎么給您服軟吧。”
張大娘付完錢,待中年婦女走后,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開關,只聽得在電機作用下天花板咚咚響了起來,在樓下都有這般動靜,樓上想必是鬧翻了天。開了半個小時,張大娘關掉開關發(fā)現(xiàn)樓上似乎安靜了許多,她和老伴兒總算可以安心地去睡了。
從這以后,每當樓上吵鬧,張大娘就開震樓神器,效果非常好。可這畢竟不是她的初衷,她一直也沒等來樓上的人主動來和解。過了幾天,中年婦女還上門問張大娘情況。張大娘基本上滿意,但是說開了這東西,樓下也是避免不了吵鬧的聲音,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是聽著鬧心。中年婦女聽了忙從包里掏出一個外部包裹嚴實的設備,說這是最新的電機升級產(chǎn)品,外面有隔音層,能夠減弱樓下的噪聲,只收兩百塊的升級費。張大娘趕緊下了單,讓她幫忙安裝。弄好了試用一下, 屋里的聲音果然小了很多,張大娘直夸這個志愿者夠貼心。中年婦女還告訴她,升級產(chǎn)品不僅有震動聲,還有各種噪聲模擬,效果更好。
可沒過多久,當樓上再響起噪音時,她打開震樓神器卻發(fā)現(xiàn)效果不佳,而且樓上也會傳來有節(jié)奏的震動聲,情況更是糟糕了。這天一大早,有節(jié)奏的震動又從樓上傳來,張大娘打開神器也沒用,她被吵得捂著心口直喘。正好老伴兒買菜回來,她就讓老伴兒上樓去找人。老伴兒詫異地說:“不對啊,我剛才買菜回來上樓,樓上4個人都出去了,怎么會這么吵呢?”
老伴兒上樓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應,把樓上的對門都吵了出來,沖他嚷著:“一大早的別敲了,家里沒人,都出門了,還敲敲敲的。”老伴兒忙賠禮道歉,待對門回屋后,他趴在門上聽著里面的動靜,有熟悉的震動節(jié)奏,還夾雜著莫名其妙的刺耳噪聲。這不就是震樓神器的聲音嗎?怎么樓上也搞了震樓的玩意兒,可為什么震動是往樓下他家里死命折騰?
老伴兒忙將這些情況跟張大娘說,兩人一商量,這幫租客就算不在家也要故意騷擾他們,老兩口覺得這樓上樓下矛盾更深了。反正在家里也沒法多待一分鐘,兩人決定去趟居委會,找找那個志愿者看有什么溝通的法子。到了居委會一打聽,根本沒有他們說的那個志愿者,老兩口這才傻了眼。居委會的王大姐聽他們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又根據(jù)他們描述的志愿者相貌特征,一拍大腿說:“你們上當了,她哪里是什么志愿者,是個發(fā)小廣告推銷震樓器的。”原來那個中年婦女是個小商販,經(jīng)常到附近幾個社區(qū)發(fā)震樓神器的廣告,還上門推銷。社區(qū)保安驅(qū)趕她,誰知道她又偷偷跑過來,趁著單元門有人進出的機會混進來。那天張大娘遇見她時,她十有八九是在往對門塞廣告,卻謊稱是志愿者。這人本來就是找機會推銷產(chǎn)品,聽張大娘說鄰里的噪聲糾紛那自然是隨機應變地做生意了。王大姐分析著整個事情的過程,說:“她上樓幫你交涉肯定是從中挑撥,讓你們樓上樓下對峙,她從中獲利。現(xiàn)在矛盾激化,我出面幫著化解吧。”
等樓上的租客回來,王大姐忙上門調(diào)解。經(jīng)過一番了解,情況果不出她所料,那個中年婦女那天上樓不是幫張大娘交涉,而是從中挑唆,說了不少的壞話,然后在張大娘那兒推銷了震樓神器,隨后在張大娘用了幾天之后又去樓上,趁租客們在氣頭上,借機推銷了向下制造噪音的震動設備,兩頭獲利。這下,租客們也大呼上當,還覺得挺對不住張大娘。
王大姐又將張大娘和租客們叫到一起,把話說開了,讓雙方互相體諒。租客們都表示了歉意,并表態(tài)以后一定注意,保持好安靜。王大姐見狀,笑著說:“行了,那這事兒就算完了。”
張大娘卻道:“沒完!還得把那個騙子找到,把她這些破壞鄰里和諧的震樓神器交給警察!”大家紛紛點頭,表示一定齊心協(xié)力,抓住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