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科長,你好,我是科技公司的小李。過節了,我們王總讓我給你送來一箱甜瓜,你在單位嗎?請你出來一下吧。”
正在駐村幫扶點陪嚴局長調研的副科長梁峰接到這個電話。他心里明白,臨近端午節,這是局下屬公司向機關科級干部們表示的一點“心意”。他思考片刻后,忙說:“哎呀,不好意思,我不在單位,我在外面出差呢。”
“我給你放到單位門房吧。”
“那不行,我們要等過了節才能回去呢。這還有好幾天,別在門房里放壞了。你給別人吧,代我謝謝你們王總!”
“好吧。”小李極不情愿地回道。
這位嚴局長是三月份剛從郊縣紀委書記崗位提拔到市局任書記、局長的。端午節前,嚴局長帶著三位部門負責人到幫扶點調研。一是按要求到幫扶點走訪座談,了解村里的情況,找準產業致富的路子。二是去看看駐村工作隊為村里建設農產品電商的銷售情況。三是節日前慰問駐村工作隊隊員。所以嚴局長就選在端午節前一周去村里。這次調研按輕車簡從的要求,調研小組人數不多,連局長帶司機一共五個人。三個部門都是業務部門,一位科長、兩位副科長,但都是主持工作的。這事很快就過去了,梁峰也沒有放在心里。
端午節,按慣例局里進行節前廉政教育。嚴局長在會上強調:“我們要把紀律挺在前頭,紀律就是紅線、底線、高壓線,絕對不能觸犯。過節了,大家不要給我送禮,我也不收禮,我說到做到!”
反腐是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嚴局長原來的常委班子除他之外,幾乎“全軍覆沒”。那個郊縣本來是全國貧困縣,自從前幾年發現了地下有氣可開采后,富了起來,窮怕了的縣領導們一時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幾年后,案發時,才從市里派去了老嚴當紀委書記。老嚴一手抓案件,一手抓整頓。幾年下來,縣里風氣大大好轉,老嚴這個“鐵面包公”的名聲也傳了出來。
過了端午,七月份,局里開始調整干部。局機關科室正職缺位較多,還有兩個到齡的,而局里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符合條件的一大堆。大家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有幾個人還毛遂自薦,拿著自己的簡歷,跑到嚴局長辦公室“匯報”工作。結果一番程序走下來,中層干部調整了不少。湊巧的是,跟嚴局長去調研的三位負責人,一位科長保留,兩位主持工作的副科長提拔轉正。
公示是下午會后貼出來的。大家圍觀后,有的面色凝重,有的喜形于色,都悄悄地回到辦公室。表面看機關平平靜靜的,但私底下如開了鍋的水——沸騰了。有的三三兩兩,開始閉門私語;有的三五成群下班到酒館小聚。第二天,有請病假的,有家里有事的,好幾個就不來上班了。機關也開始傳出風聲,有的說嚴局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說不收禮,但就是收錢。也有的說,某人有背景,嚴局長照顧關系,才提拔了他。有的還揚言已經整理好材料向市委組織部反映了,言之鑿鑿。于是大家翹首以盼,希望組織部給個結果。
嚴局長卻不急不躁,不爭不辯,穩坐辦公室,照常上下班。半月后,機關的議論漸漸平息,秩序回歸井然。
嚴局長的司機老王說,那幾名下來的科長,論能力、論水平都不錯,壞就壞在端午節收了下屬公司為他們送的一箱甜瓜上,現在到一邊“吃瓜”去吧。原來那禮是嚴局長安排送的。嚴局長還真去市委組織部做了說明。嚴局長說:“‘不拘小節,無以成大禮;不顧細謹,無以成大行。’任用干部以德為先,從一箱甜瓜的小禮上能看出一個干部的品德。”
聽到這個消息,梁峰暗自揣摩,假如自己沒有隨局長去幫扶點調研,會不會收下那箱甜瓜呢?在紀律考驗面前,自己會不會及格呢?
選自《山西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