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當·尼爾森(Adam Nelson)

克里斯滕·桑普爾(Kristen Sample)
亞當·尼爾森,美國全國民主協會亞太地區高級項目主任;克里斯滕·桑普爾,美國全國民主協會民主治理團隊主任。本文已獲Project Syndicate授權。
全球有一半人口已經或正準備投票的2024“選舉年”,對全世界的民主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今隨著我們步入今年最后一個季度,2025這個即將同樣具備變革性的“治理年”也逐漸映入眼簾了。
2024年選舉周期已經帶來了重大的政治轉變。在波蘭,女性和年輕選民的創紀錄投票率使親民主政黨組成的聯盟在去年大選中取得了勝利,同時該聯盟還在6月的歐洲選舉中獲勝。雖然在同月印度大選中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及其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再次獲勝,但該黨卻在地區運動和社會正義運動對反對黨的極大助力下,丟失了議會多數席位。在塞內加爾,大規模抗議迫使前總統麥基·薩爾放棄通過推遲選舉來延長任期的努力;僅僅幾周后,以反腐敗為競選綱領的前稅務稽查員巴西魯·迪奧馬耶·法耶就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雖然未來的眾多挑戰看似令人生畏,但這些勝利給人們帶來了些許希望,彰顯了民主制度的韌性。然而,當世界從2024年的選舉喧囂轉向治理的現實操作時,新當選的改革派領導人將面臨兌現自身競選承諾的艱巨任務。他們面臨著我們所說的“五個D”:民主(再)建設、揭穿政治宣傳(debunking propaganda)、紛爭(discord)、債務(debt)和災害(disasters)。
首先,為了防止民主倒退,新當選的改革者必須強化立法等核心民主架構。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保護這些機構免受國內外反自由勢力的影響。在一些極端情況下,還有必要進行徹底改革以恢復公共行政的廉潔。以烏克蘭為例,在2014年推翻維克托·亞努科維奇的政權后,新政府與多個公民社會團體合作啟動了一系列反腐敗措施,其中包括審查司法機構、加強問責機制以及引入公開數據庫等透明化工具,讓普通公民能夠追蹤企業所有權結構和國家資源的分配。
其次,改革派領導人必須應對旨在破壞其執政合法性的復雜信息操作。比如,摩爾多瓦總統馬亞·桑杜一直在抵御來自國內親俄派勢力的一系列宣傳和網絡攻擊。
再次,改革派政府繼承的,往往是一個飽受深刻社會和政治分裂困擾的國家,而解決這些揮之不去的沖突對新領導人至關重要。例如,危地馬拉總統貝爾納多·阿雷瓦洛就與土著社區進行了對話,承認他們遭受了數百年的暴力和排斥,同時真誠地努力滿足其需求。
然后,債務壓力會嚴重阻礙新政府實施必要經濟和社會計劃的能力。贊比亞總統哈卡因德·希奇萊馬在2021年上任時發現,他的前任們欠下了巨額秘密債務。而肯尼亞則是債務破壞穩定的又一鮮明例子:今年早些時候,總統威廉·魯托被迫撤回了一項旨在削減該國800億美元債務的備受爭議的財政法案,因為此前針對其緊縮條款的抗議浪潮已導致數十人死亡。
最后,隨著全球氣溫以驚人的速度上升,與氣候相關的災害正日益頻繁。專家警告說,今天出生的孩子經歷極端天氣事件的概率是其祖父母的七倍。未來的領導人必須建立各類強大體系去有效應對危機。這一點在馬拉維等氣候脆弱的國家顯得尤為迫切,因為毀滅性的洪水和干旱導致農作物歉收,糧食安全形勢已經到了極為嚴峻的程度。
這類風險在經濟和地緣政治動蕩的背景下是再大不過了。新當選的改革派領導人必須在保護民主的同時,兌現其提高生活水平的承諾。如果他們無法做到這些,那選民們可能會轉投民粹主義領導人,使他們的國家面臨被國內或國外勢力操縱的風險。但如果他們成功了,即將到來的“治理年”可能成為一個轉折點,引領人們邁入一個民主復興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