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區和老區人民,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在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中,在建立紅色政權、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寶貴的老區精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老區實現了脫貧,邁入全面小康,闊步走上鄉村全面振興之路,老區不再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老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老區的變化,可以說是我國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深厚的“老區情懷”。黨的十八大后僅一個多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到革命老區河北省阜平縣考察,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走訪了兩個貧困村,給老區人民送去溫暖。
河北阜平、山東臨沂、陜西延安、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安徽金寨、山西呂梁……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足跡遍及各個革命老區。每次到革命老區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總要詳細了解老區人民的生活狀況,看看鄉親們的生活有沒有改善,還有哪些困難,各級黨委和政府還有哪些工作要進一步加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2020年,老區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老區的發展也進入一個新階段。革命老區人民接續奮斗,持續發揚老區精神,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正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在老區干部群眾和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努力下,“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目標,一步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