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詹建俊油畫作品《起家》的藝術表現手法及其在當代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通過對其作品的背景、藝術風格、特點、情感表達以及構圖和色彩運用的詳細解讀,本文揭示了詹建俊油畫作品《起家》如何巧妙結合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深刻再現20世紀50年代中國青年建設邊疆的生活場景和時代精神。同時,文章還探討了《起家》對當代油畫藝術的影響,以及其在藝術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強調了該作品在激發青年藝術家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詹建俊 《起家》 現實主義 藝術教育 時代精神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4)14-0062-06
詹建俊油畫作品《起家》以其生動的場面、深刻的主題和精湛的技藝,不僅在藝術上獲得了認可,更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不僅標志著詹建俊藝術探索的起點,也體現了共和國培養的一代藝術家的風貌,成為20世紀50年代中國油畫藝術的杰出代表。
一、《起家》藝術表現手法概述
(一)作品創作背景與藝術價值
1.作品創作背景
詹建俊的油畫作品《起家》創作于1957年,這幅作品不僅是他個人藝術生涯的里程碑,也是中國油畫發展史上的重要篇章。《起家》為詹建俊在馬克西莫夫培訓班的畢業作品,標志著他在油畫藝術上的成熟與突破。這幅作品的創作,深深植根于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社會現實和文化氛圍,反映了那個時代青年人建設邊疆、開拓荒原的革命浪漫主義精神。
《起家》的創作受到了當時中蘇文化交流的深刻影響。詹建俊在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中系統學習了西方的寫實主義繪畫技法。他將這些技法與自己的藝術理念相結合,創作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作品。在這幅畫中,詹建俊運用現實主義手法,描繪了青年人在暴風雨來臨前的緊張氛圍中搭建帳篷的場景,展現了一種艱苦奮斗的英雄主義情懷。這幅作品的尺寸為縱140厘米,橫348厘米,現收藏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2.作品藝術價值
詹建俊的《起家》不僅以其精湛的藝術表現力在美術界獲得了高度評價,更因其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時代價值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幅作品通過現實主義的手法,成功地捕捉并表現了那個時代青年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狀態,展現了他們面對艱苦環境時的樂觀態度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起家》中的人物形象鮮活而富有力量,他們的動作、表情和姿態都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勇于開拓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共鳴,激勵著當時的人們投身到國家的建設與發展中。
(二)藝術風格與特點
1.詹建俊的藝術風格
詹建俊的藝術風格深受其個人經歷和時代背景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語言。他的創作融合了西方寫實主義的精確與細膩,以及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與神韻,展現出一種深沉而富有力量的藝術風貌。詹建俊在作品中追求形象的真實性與內在情感的真摯表達,他的畫作不僅僅是對現實的再現,更是對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刻挖掘和藝術再創造。詹建俊的藝術創作不局限于對現實的直接描繪,更注重通過藝術手法傳達出超越現實的深層意義。在《起家》中,他通過青年人的形象,傳達了一種時代精神和青春活力,這種精神和活力超越了畫面本身,激發了觀者的情感共鳴和思考。詹建俊的這種藝術追求,體現了他對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社會關系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
2.《起家》的藝術特點
《起家》作為詹建俊先生的代表作,展現了其藝術創作中的特點。第一,這幅作品以其強烈的現實主義風格著稱,通過具體的場景和人物刻畫,傳遞了深刻的時代精神。畫面中青年們在邊疆的艱苦環境中搭建帳篷,不僅展現了他們的青春活力,更體現了那個時代對于青年的期望與要求。這種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使得《起家》不僅是一幅藝術作品,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第二,《起家》在藝術表現上融合了東西方的藝術手法。詹建俊先生在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中學習到了西方的寫實技巧,同時,他的作品中也融入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與表現手法。在《起家》中,可以看到光影和色彩的運用,其中既有西方油畫的精確性,又有東方藝術的含蓄與深遠,這種中西合璧的藝術風格為作品增添了獨特的審美價值。
第三,這幅作品在情感表達上具有鮮明的特點。《起家》不僅僅是對青年建設者形象的描繪,更是對那個時代青年人精神風貌的贊頌。畫面中的青年們面對困難時的堅毅和樂觀,以及他們在艱苦環境中所展現出的團結和互助,都深深打動了觀者。這種情感的真摯與深刻,使得《起家》成為一幅能夠跨越時間,觸動人心的藝術佳作。
(三)表現手法的創新點
1.色彩運用的創新
在《起家》中,詹建俊先生在色彩運用上展現了其獨到的創新之處。他巧妙地使用了色彩對比和色彩的情感表達,以增強畫面的視覺效果和情感深度。在畫面中,青年們充滿活力的身姿與荒涼的背景形成鮮明對比。通過這種對比,詹建俊不僅突出了人物的生動性和畫面的動態感,也強化了作品所要傳達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特別是在烏云密布的天空與青年們鮮亮的衣著之間,色彩的對比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沖擊,更在情感上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詹建俊在《起家》中對色彩的運用還體現了他對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追求。他沒有簡單地復制自然的色彩,而是根據畫面的需要和作品的主題,對色彩進行了藝術化的處理。
2.構圖與空間處理的創新
詹建俊在《起家》中的構圖與空間處理展現了其創新的藝術手法。這幅作品采用了寬闊的橫向構圖,不僅擴展了畫面的視野,也加強了場景的宏偉感和敘事的深度。在畫面的安排上,詹建俊巧妙地利用了空間的遠近和人物的大小對比,創造出一種深遠的空間感。遠處的烏云和天空占據了畫面的上半部分,而近景則是青年們在草原上忙碌的身影,這種由遠及近的布局,不僅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也使得觀眾的視線自然地從背景過渡到前景,進一步聚焦于畫面中心的青年人物。
詹建俊在《起家》中對空間的處理還體現在對光影和空氣透視的運用上。畫面中的光影變化豐富,不僅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也加深了空間的深度感。通過光影的對比,青年們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而背景中的云層和天空則顯得更加深遠和開闊。同時,詹建俊通過對空氣透視的巧妙處理,使得遠處的景物在色彩上逐漸變淡,形體上也逐漸模糊,這種視覺上的變化,有效地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讓觀眾感受到畫面所描繪場景的真實性和深遠性。通過這些創新的構圖與空間處理手法,詹建俊成功地在二維的畫面上創造出了一個三維的、充滿生命力的藝術世界。
3.人物表現與情感傳達的創新
詹建俊的《起家》在人物表現與情感傳達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他突破了傳統肖像畫的局限,將人物置于廣闊的自然環境中,并通過人物的姿態、動作和表情,傳達出一種時代精神和青春活力。在畫面上,青年們的動作充滿活力,他們或彎腰、或站立、或協作,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他們對建設邊疆的熱忱和對未來的憧憬。這種對人物動態的捕捉和表現,不僅展現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深刻地揭示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詹建俊在情感傳達上的創新還體現在對人物情感的細膩刻畫上。他通過對青年們面部表情的深入描繪,傳達出他們面對困難時的堅定和勇敢,以及在集體勞動中的快樂和團結。畫面中的人物雖未直接對視觀眾,但他們的神情和姿態卻能直接觸動人心,使觀眾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情感波動和精神力量。這種情感的真實傳達,不僅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也使得《起家》成為一幅能夠激發觀眾情感共鳴和思考的力作。通過這樣的創新手法,詹建俊成功地將人物的表現和情感的傳達提升到一個新的藝術高度。
二、《起家》藝術表現手法分析
(一)色彩運用的策略與效果
1.色彩選擇與搭配
在《起家》中,詹建俊對色彩的運用體現了其深厚的藝術功底和獨到的審美視角。在色彩選擇上,詹建俊采用了鮮明而富有對比的色彩搭配,以此來強化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和情感表達。畫中的青年們身著鮮艷的衣物,與荒涼的草原和陰沉的天空形成強烈對比,這種色彩上的沖撞不僅突出了人物的活力,也象征著青春和希望在艱苦環境中的頑強生命力。通過這種色彩的對比,詹建俊成功地將觀者的視線聚焦于畫面的中心,即那些充滿活力的青年身上。
色彩搭配在《起家》中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情感和主題的傳達。詹建俊在色彩運用上的策略,體現了他對色彩情感屬性的深刻理解。例如,畫面中的白色帳篷在烏云的背景下顯得格外醒目,它不僅代表著青年們的純潔和理想,也象征著他們在逆境中的堅持和不屈。此外,畫面中的藍色、綠色和黃色等色彩,既表現了大自然的豐富多彩,也反映了青年們內心世界的復雜情感。通過這樣的色彩選擇與搭配,詹建俊在《起家》中創造出一種既有視覺張力又富有情感深度的藝術效果。
2.色彩在情感表達中的作用
在《起家》中,色彩對于情感的表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詹建俊通過精心挑選的色彩,成功地營造出一種特定的情感氛圍。在這幅畫中,色彩不僅僅是對場景的再現,更是對青年人內心情感的映射。例如,畫面中的暖色調,如青年們身上的紅、黃色調,傳遞出他們的熱情、活力和對生活的熱愛,且即使在艱苦的環境中,這種熱情也未曾減退。相反,冷色調的天空和遠處的烏云則暗示了他們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第二,色彩的運用在情感表達上還體現在對光影效果的處理上。詹建俊巧妙地利用了光影對比,增強了畫面的戲劇性。明暗相間的光影不僅增加了畫面的立體感,也加深了情感的深度。在光明與陰影的交錯中,青年們的表情和姿態更加生動,他們的情感狀態也更加豐富和復雜。這種光影和色彩的結合,讓觀眾能夠感受到青年們在逆境中堅持和努力的情感力量。
(二)構圖與空間的創新處理
1.畫面布局的創新
詹建俊在《起家》的畫面布局上展現了其創新精神。通過巧妙的構圖設計,他成功地將觀者的注意力引向畫面的核心——青年建設者的形象。畫面采用了寬闊的橫幅構圖,這種設計不僅擴展了視覺空間,也使得整個場景顯得更加開闊和深遠。在布局上,詹建俊巧妙地運用了三分法原則,將天空、人物和地面合理分配,形成了一種和諧的視覺效果。遠處的天空和烏云占據了畫面的上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暴風雨;而下方則是廣袤的草原和青年們忙碌的身影。這種上下對比不僅增強了畫面的動態感,也突出了青年們在自然面前的勇敢和堅定。畫面中的帳篷成為構圖的焦點,它不僅是青年們勞動成果的象征,也是整個畫面的視覺中心。帳篷的線條與青年們的動作相互呼應,形成了一種節奏感和動態美。詹建俊通過這種布局,巧妙地將人物、環境和主題三者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既有秩序感又不失活力的畫面效果。這種構圖上的創新,不僅體現了詹建俊對傳統繪畫構圖的深刻理解,也展現了他對現代繪畫語言的探索和創新。
在《起家》中,詹建俊對畫面布局的創新還體現在對人物位置的精心安排上。畫面中的青年們分布在帳篷周圍,形成了一種自然的群體動態。他們的動作和姿態各異,但都圍繞著帳篷這一中心主題展開,這種布局既展現了青年們團結協作的精神,也突出了畫面的主題。通過這種人物布局,詹建俊成功地將個體與集體、靜態與動態、現實與理想等多重關系融入畫面之中,使得《起家》不僅是一幅描繪青年建設者形象的作品,更是一幅充滿深刻內涵和豐富情感的藝術創作。
2.空間感的營造
在《起家》中,詹建俊對空間感的營造同樣體現了其卓越的藝術才華。他巧妙地利用透視法則和色彩變化,創造出一種既真實又富有詩意的空間效果。畫面中的遠景,即遠處的天空和烏云,通過色彩的漸變和光影的處理,形成了一種深遠的空間感,使觀者的視線得以延伸至畫面之外,感受到場景的遼闊和深遠。同時,近景中的草原和青年們的動作則清晰而具體,這種對比不僅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也使得空間感更加鮮明。
此外,詹建俊在空間營造上的創新還體現在對空氣透視的運用上。他通過對色彩純度和對比度的微妙調整,表現出空間中不同距離的物體在視覺上的變化。遠處的景物在色彩上更為柔和,形體上也更為模糊;而近處的帳篷和人物則色彩鮮明,細節豐富。這種處理不僅符合人的視覺經驗,也賦予了畫面一種自然的呼吸感和生命力。通過這樣的空間處理,詹建俊成功地在二維平面上再現了三維空間的深度和廣度,使《起家》成為一幅具有強烈空間感的藝術作品。
在《起家》的空間營造中,詹建俊巧妙地運用了動態元素來增強空間的流動感。青年們的動作和姿態,以及帳篷在風中飄揚的形態,都為畫面增添了一種動態的節奏。這種動態不僅表現了青年們的活力和勞動的熱情,也讓整個空間顯得更加生動和有活力。同時,畫面中的光影變化,如陽光透過云層投射在草原上,也增強了空間的層次感和深度感。通過這些細節的精心設計,詹建俊在《起家》中創造出一個既具有視覺沖擊力又富有情感表達的空間,使觀者能夠在欣賞畫面的同時,感受到空間的深遠和人物的情感。
(三)人物與情感的深度刻畫
1.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起家》中,詹建俊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現了其深厚的藝術功力和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他通過細膩的筆觸和富有表現力的線條,刻畫了青年建設者們的形象,這些形象不僅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更蘊含了時代的精神氣質。畫面中的青年們,無論是姿態、動作還是表情,都被賦予了強烈的生命力和動感。他們的動作協調而富有節奏,展現了勞動中的默契與團隊精神;他們的表情堅毅而充滿希望,反映了青年人對建設祖國邊疆的熱忱和決心。
2.情感深度的表達技巧
在《起家》中,詹建俊運用了一系列具有情感深度的表達技巧,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狀態生動地展現出來。他通過人物的姿態、動作和表情的精細刻畫,傳遞了青年建設者們面對艱苦環境時的堅定意志和樂觀精神。畫面中,青年們的動作充滿力量和節奏感,他們或彎腰勞作,或相互協作,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么自然而充滿生活氣息。這些動作不僅是勞動過程的真實寫照,更是青年們內心情感的外在表現。他們的表情雖然樸實無華,但透露出一種不畏艱難、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詹建俊在情感深度的表達上,還特別注重通過環境和氛圍的營造來加強人物情感的傳達。在《起家》中,烏云密布的天空和廣袤的草原構成了一種宏大的背景,與青年們充滿活力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對比不僅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效果,也加深了情感的層次。烏云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暴風雨,象征著青年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而他們在這種環境下依然堅持勞作,展現出了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此外,詹建俊通過對光影的巧妙處理,如陽光透過云層的縫隙投射在青年們身上,既增加了畫面的立體感,也賦予了人物一種溫暖而希望的光芒,進一步強化了情感的深度和豐富性。通過這些情感表達技巧的運用,詹建俊在《起家》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精神的青年形象,他們的情感深度和精神風貌深深地打動了觀者,使這幅作品不僅是對一個時代青年風貌的記錄,更是對青年精神的贊歌。
三、《起家》藝術表現手法的現代意義
(一)對當代油畫藝術的影響
詹建俊的《起家》不僅在其創作時期具有重要意義,對當代油畫藝術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幅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達,為后來的油畫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啟示和靈感。《起家》中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以及對人物精神面貌的深刻刻畫,展示了油畫在表現社會現實和人物內心世界方面的巨大潛力。在當代,油畫藝術家們面臨著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全球的多元文化交匯。《起家》中所展現的創新精神和對傳統繪畫技法的現代詮釋,鼓勵了藝術家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勇于探索新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它提醒著油畫創作者們,藝術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和對時代精神的把握,同時也要注重作品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此外,《起家》在色彩運用、構圖布局以及空間處理上的獨到之處,為當代油畫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它證明了油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依然具有強大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能夠與現代觀眾產生共鳴。通過對《起家》等經典作品的研究,當代油畫藝術家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將個人的藝術追求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創作出具有時代意義和社會價值的作品。
(二)藝術表現手法與社會現實的關聯
詹建俊的《起家》在藝術表現手法上與社會現實緊密關聯,這一點在其主題選擇和情感表達中得到了顯著體現。作品通過描繪青年建設者在邊疆艱苦環境中的生活場景,反映了20世紀50年代中國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即廣大青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于國家的邊疆建設。這種藝術表現不僅記錄了一個時代的社會現實,更傳遞了當時社會對于青年一代的期望和要求,體現了青年人對于國家發展所持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起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達,也與社會現實形成了深刻的聯系。畫面中的青年們面對困難時所展現出的堅毅和樂觀,正是那個時代人們面對國家建設中各種挑戰時的普遍心態。詹建俊通過這些具體而生動的人物形象,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勇于開拓的時代精神。這種藝術與社會現實的緊密結合,使得《起家》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個時代的社會鏡像,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氛圍和人們的精神面貌。
《起家》的藝術表現手法與社會現實的關聯,還體現在其對青年精神的贊頌上。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青年一代被視為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形象和行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詹建俊通過這幅作品,不僅展現了青年建設者的形象,更強調了青年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勵更多的青年投身到國家的建設事業中。這種藝術與社會現實的互動,使得《起家》具有了超越藝術本身的價值和意義,成為時代精神的一種象征和傳承。
(三)作品在當代藝術教育中的作用
詹建俊的《起家》作為中國現代油畫的經典之作,在當代藝術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藝術院校教學中分析和講解現實主義繪畫技巧的范例,更是傳遞時代精神和藝術創新理念的重要教材。在藝術史的課程中,這幅作品幫助學生理解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背景、文化氛圍以及藝術表現手法的演變,加深學生對藝術與社會關系的認識。《起家》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和創作思維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通過對這幅作品的學習,學生可以領悟到如何將個人情感與社會現實相結合,如何在藝術創作中表達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它鼓勵學生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勇于探索和創新,尋找適合自己的藝術表達方式。同時,《起家》也是激發年輕藝術家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源泉,引導他們在創作中反映時代精神,傳遞正能量,對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創新能力的藝術家具有積極影響。
四、結語
總而言之,詹建俊的《起家》不僅作為一幅歷史性的油畫作品,記錄了特定時代的社會現實和青年風貌,更以其卓越的藝術表現手法,對當代油畫藝術、藝術教育以及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提出了深刻的啟示。它跨越時間的限制,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激發著新一代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和思考。《起家》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將繼續在藝術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影響著未來的藝術發展和教育實踐。
參考文獻:
[1]何逸凡.大道豐碑——周令釗、鐘涵、鄧澍、侯一民、詹建俊、李化吉先生紀念座談會綜述[J].油畫藝術,2024(01):116-120.
[2]宛少軍.時代的旗幟——詹建俊的油畫藝術與歷史貢獻[J].美術,2024(03):40-45.
[3]詹建俊.詹建俊作品[J].美術研究,2024(01):40.
[4]趙晶,宋曼青.詹建俊:從藝專到美院,我的藝術之路[J].美術研究,2022(06):18-21+40.
[5]金妹,肖寶云.山高人為峰海闊心無界——訪油畫家詹建俊[J].中國文藝評論,2022(10):114-127.
[6]李雅潔,詹建俊.70年中國油畫成就斐然——詹建俊先生專訪[J].油畫藝術,2019(03):4-8.
[7]范迪安.從象征寫實到抒情表現——對詹建俊油畫的再認識[J].美術大觀,2018(01):4-17.
[8]屈菡,嚴長元.用畫面凝固激蕩的民族精神——詹建俊、葉南《黃河大合唱——流亡·奮起·抗爭》創作談[J].油畫藝術,2015(03):46-49.
[9]唐慶年,張士增.用心靈作畫——詹建俊和他的作品[J].美術,1985(01):23-25+3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