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一種文化成果,它承載了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和艱辛奮斗。紅色文化代表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和民族精神等優秀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精神一定會凝聚為偉大力量,能給人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而它所倡導的價值取向,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德育貴紅色。因此,將紅色文化融入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養。
二、中職學校紅色文化教育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的深入,中職學校對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
重視與投入不足:部分中職學校對紅色文化教育的戰略意義認識不足,導致資源分配不均,缺乏長期、系統的規劃布局,以及專業師資力量的有效建設。
教學手段與內容滯后:教育手段仍主要依賴于傳統授課與講座,未能緊跟時代步伐,引入多元化、互動性強的教學方法,課程設計與活動安排缺乏連貫性和創新性,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與興趣。
實踐性教育缺失:缺乏實踐環節的融入,限制了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深化對紅色文化精神內涵的理解與感悟,削弱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
學生認知局限: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往往停留在淺嘗輒止的層面,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刻精神價值與時代意義,影響了紅色文化教育的深遠影響。
社會合力未形成:家長與社會對中職學校紅色文化教育的參與度不高,未能構建起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良好生態,限制了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中職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實踐策略探索
針對當前中職學校紅色文化教育現狀,中職學校應當不斷探索紅色文化教育工作,勇于實踐,積極嘗試有針對性、實效性的紅色文化教育途徑,激發青年學生的紅色情懷,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操,堅定其紅色理想信念,全面提高他們的紅色文化修養。
1.構建紅色文化課程體系
構建一套全面而深入的紅色文化課程體系,是中職學校推進紅色文化教育實踐的核心舉措。通過系統整體規劃,將紅色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確保紅色文化教育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生涯。課程設置上,開設《中國革命史》《中國紅色文化概論》《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等紅色文化通識課課程,確保學生系統學習并深刻理解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精神實質。同時,輔以紅色文化專題講座、主題班會等多元化教學活動,有針對地加強、延伸相關課程內容,幫助學生拓寬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對紅色文化精神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2.加強紅色教育師資建設
紅色教育師資力量是影響中職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關鍵因素。首先,中職學校要選拔和培養具有較高的紅色文化素養和教育能力的教師作為專職的紅色文化教師,才能確保教學內容的專業性和感染力。其次,要加強對紅色文化教師的培訓和提升,組織教師定期參加紅色文化的學習進修、研討交流、實地考查學習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紅色素養和業務水平。同時,制定和健全激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紅色文化教育實踐,將實踐成果轉化為生動課堂,促進理論與實踐相融合,讓紅色文化生動傳播,有效傳承。
3.創新紅色教育方式方法
教師需要不斷創新紅色教育方式方法,打破傳統的授課方式,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效果。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紅色文化課程學習網站,集大量的圖片、視頻、音頻和文字資源于一體系統地展示紅色文化的內容,并設立互動專欄,促進師生的互動交流,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情及興趣點,動態調整紅色文化教育的內容及方式方法。也可以借助新媒體網絡平臺,發布紅色文化的短視頻,提高吸引力和便捷性,方便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更好地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還可以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打造沉浸式的實時三維場景,增強學習的互動性和體驗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紅色文化內容,從而實現紅色教育效果質的飛躍。
4.紅色文化融入學科教育
將紅色文化教育深度融入中職學校各學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思政、語文、歷史等課程中融入紅色內容,通過講述革命歷程、英雄故事及紅色精神等,深化學生對其內涵與價值的理解。同時,專業教師巧妙融合紅色文化于專業技能教學,如旅游專業的學生策劃紅色旅游路線,重溫紅色歷史;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創作紅色主題的LOGO和海報作品,感悟紅色精神;工藝美術專業的學生則通過制作紅色主題紀念品,探索紅色文化的深層含義;幼兒保育專業的學生設計紅色主題教育游戲,傳承紅色基因等,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能的過程中接觸和欣賞到紅色文化,對紅色文化有所感悟、認同并傳承,增強紅色文化自信。
5.加強校園紅色文化建設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教育環境,以環境育人,讓學生受到良好的紅色教育。首先,中職學校可以在校園內設置紅色文化宣傳欄,張貼紅色文化標語,創建紅色文化展廳等,在校園內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其次,可以利用學校廣播、網站、公眾號等對學生進行傳統紅色文化宣傳,每天推送一則紅色小知識或小故事等,提高紅色文化在校園的影響力。最后,可以成立紅色文化學生社團,邀請學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通過開展社團活動,輻射其他小社團,增強學生責任意識、團結合作意識和實踐意識,促進校園紅色文化建設。
6.開展紅色教育實踐活動
開展紅色主題實踐活動是中職生樹立紅色信念的有效途徑。首先,創新紅色文化活動形式,如舉辦紅色書籍閱讀會、紅色經典名言名句摘抄比賽、紅色主題故事講述大賽、紅色歌曲合唱比賽等。其次,強化實地研學體驗,組織學生前往革命遺址、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場所進行實地參觀學習。此外,拓寬社會實踐渠道,圍繞紅色主題開展社會實踐調研、志愿服務及獻愛心等活動。
7.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
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是中職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實踐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在重大節日或歷史紀念日舉辦豐富多彩的紅色主題教育,借助濃厚的節日氛圍,營造紅色主題場景,讓學生深入了解紅色歷史和時代價值。如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瞻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五四青年節唱紅歌比賽,歌聲中感受革命情懷……通過這些多樣化的主題活動,能夠使學生深刻體會紅色文化的內涵與意義,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愛國精神和歷史責任感。
8.校外紅色教育合作聯動
開展校外紅色教育合作聯動是中職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實踐的重要途徑。學校可以尋求與革命紀念館、紅色博物館、武裝部、地方黨校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開展校內外聯動的紅色教育,組織師生到機構進行參觀學習、開展志愿服務等形式,近距離感受紅色精神;邀請機構工作人員到校開展紅色文化專題講座、知識宣講等,為師生傳授鮮活的紅色文化;積極利用相關機構的資源和力量,聯手研發紅色文化教育校本課程,將校外紅色文化教育納入課程建設、融入中職教育,建立學校特色的紅色文化教育,發揮社會力量作用,實現紅色文化教育的深入開展。
9.家校合作傳承紅色文化
中職學校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對于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可以通過邀請家長來校參加家長會、家庭教育講座等活動,向家長宣傳紅色文化的重要性,引導家長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和紅色精神。同時,通過家長微信群、學校公眾號等向家長分享易學易懂的紅色文化知識,優秀紅色經典讀物以及影視作品等,號召并鼓勵家長參與孩子的紅色主題的學校教育教學活動,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四、實踐策略的有效性評估
中職學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實踐策略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時代的發展性需求出發,進行有效性評估和改進策略。針對評估內容,對學生的紅色文化素養的成長、教師對紅色文化教育理念的認同與執行力度、師生參與紅色活動的熱情和對紅色課程的滿意度、以及家校共育合作成效等開展評估。針對評估手段,可以采取考查、測驗、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定量與定性兼顧,客觀與主觀結合的多途徑收集所需數據,從師生、家長、社會各界了解他們的看法與建議。針對評估結果,及時調整策略,促使中職學校紅色文化教育實踐策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的要求,持續開展下去,有效促進學生紅色文化素養的全面提升。
五、結論
紅色文化教育是中職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實踐策略的探索與實施,可以有效推動中職學校紅色文化教育的深入發展,為學生成長成才擔供更加堅實的思想基礎和道德支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