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部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利用課程資源創設學習情境”,并對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教學提出明確要求:“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笨梢?,在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教學中,擺在首要位置的應是學生在古詩誦讀中所獲得的情感體驗、想象領悟,并突出教學過程的“情境性”。李吉林老師指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兒童身心愉快,美感豐富,有效地發展了兒童的認識能力?!崩罴掷蠋煹那榫辰虒W理論與新課標中對于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的教學要求不謀而合,將情境教學法運用于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教學,不失為解決當前教學難題的一條捷徑。
關于情境教學,李吉林老師解釋道:“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彼龔娬{了在教學中應創設情境,促進學生的認知與情感的雙向發展。那么,在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教學中,情境教學應怎樣實施?
一、借助教育媒體,豐富學生感受
“教育媒體是在教育過程中攜帶和傳遞教育信息的物質載體和工具。”在傳統教學中常見的教育媒體有書本、照片等實物,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以信息技術媒體為代表的現代教育媒體日新月異,其豐富的資源、生動的表現力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形象可感,使復雜而抽象的概念變得更易于學生接受。
依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小學第二學段的學生正處于認知發展的具體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只對可以直接接觸的事物才能進行邏輯思考”?;诖耍處熢谛W第二學段的古詩詞情境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具體形象的參照物,而教育媒體的運用能較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在課堂中合理運用多種形式的教育媒體,如多媒體音頻、視頻、課件、圖片等媒介,能讓古詩詞教學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
如筆者在教學《芙蓉樓送辛漸》一課時,利用音樂、圖片、視頻等媒體來渲染課堂氣氛,營造情境教學場景。在對詩人“孤獨”心境的感悟環節,筆者不是拆詞析句地來解釋文本,而是播放一段傷感悲戚的音樂,結合寒雨霏霏的山水送別圖深情訴說,引領學生感受詩人的孤獨。通過以上直觀的情境視聽過程,詩人的孤獨情緒也在不知不覺中感染了學生。接著,為了讓學生深入領悟詩人的“冰心玉壺志”,筆者播放與詩人時代背景相關的視頻,并利用PPT表格梳理呈現詩人的生平經歷。通過知人論世,王昌齡身上純潔正直的品格也逐漸被學生所理解并內化。
由此可見,教師在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情境教學中恰當運用教育媒體,能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詩人心境,入心入境地體會詩人的情感。因此,教師應結合古詩詞情境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地巧妙利用教育媒體,從而豐富情境教學形式,有效增強學生的情境感受,增進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的感性體驗。
二、有效誦讀品悟,走進古詩意境
誦讀是將書面文字轉化成口語藝術的創造性活動,需要學生多種感官的協調參與,通過誦讀可以言情傳志,更好地走進文本情境。古詩詞講究平仄、聲韻,朗朗上口的音律體現了其獨特的韻律美。雖然誦讀對于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已為廣大教師所熟知,但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的誦讀應如何有效推進,仍有教師對此感到茫然。不恰當的誦讀方法不僅不能對教學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反而會使古詩詞教學變成為讀而讀的機械操練。
黎錦熙先生的誦讀理論為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的誦讀提供了較好的范式,他將誦讀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預習時的誦讀”,然后是“倫理的讀法”,最后是“審美的讀法”?!邦A習時的誦讀”主要指粗略的讀,將讀音讀正確,初步領會文本大意;“倫理的讀法”要求關注停頓和重音,以及誦讀時的語氣、語調,再來體會文本的內涵?!皩徝赖淖x法”重點要讀出情感,把握審美意蘊及文學的趣味,朗讀時也要求更為傳情入境。以上三個層次體現了誦讀環節的層層遞進,由對文本字面意義的理解逐步指向情感的觸動、情志的領悟。
在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課時,筆者便結合了以上誦讀理論來指導學生。首先,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準字音,邊讀邊和同桌說一說自己通過詩句所看到的畫面。在第二層讀的環節,筆者先讓學生單獨誦讀,再教師范讀,逐步讓學生把握節奏和重音。接著伴隨悠遠柔美的琴音讓男女生分組誦讀,漸入古詩含蓄深沉的意境。學生在腦海中浮現詩人在重陽節身處異地的孤獨畫面,也聯想到詩人的親人登高望遠、遍插茱萸的景象。第三層讀,筆者啟發學生緊扣“獨”“異鄉”“倍思親”“少一人”等詞進行情境誦讀,感受詩人在重陽佳節遠離家鄉的愁苦心情以及對遠方家人的深切思念。
在回環往復的誦讀推敲中,學生與詩人的心靈相互連接,穿越古今進行情感的對話,學生不光理解了詩人質樸自然的思親之情,更對重陽節背后所蘊含的尊老孝親的文化內涵有了鮮活領悟。
三、開展多樣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當前許多學生在古詩詞情境教學中興趣不高,課堂缺乏活力。其根本原因還在于教師的教學過程欠缺活動的參與,未能抓住小學第二學段學生喜新求新的心理特點。因此,在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情境教學中,教師應設法開展多樣而有趣的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融入到古詩詞教學情境,從而在古詩詞學習中興趣滿滿。
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情境活動種類多樣,如角色扮演、研詩游學、化詩成畫、給古人寫信等異彩紛呈的活動形式,能充分點燃學生學習熱情。筆者在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教學中較多采用角色扮演法來營造情境,如教學盧綸的《塞下曲》這首詩時,幾位具有表演興趣的學生扮演追擊敵人的將士以及落荒而逃的單于。以下是學生的情境表演片段:
PPT動態背景:月黑風高的夜晚,紛紛揚揚的大雪撒滿了大地,伴隨著戰鼓隆隆,馬蹄聲聲,呈現出一派塞外蒼涼之景。
將軍:(高舉酒壇)今日我擒單于,明日兄弟們隨我踏破匈奴!
騎兵:(舉拳狀)踏破匈奴!踏破匈奴!
士兵:(雙手抱拳,跪下)報告大人,單于割斷了繩子逃跑了!
將軍:(眉頭緊皺)呀,看來他也夠狡猾的?。o奈,嘆氣)
士兵:將軍,那么接下來……
將軍:追!(堅定,果斷)
騎兵們:可是現在下著大雪??!
將軍:(勃然大怒,提起大刀)即使大雪落滿我們的身上,我們也不能退縮?。ㄑ凵駡远ǎ?/p>
士兵:(高聲吶喊)抓單于!抓單于……
旁白:上百騎兵浩浩蕩蕩快馬加鞭沖出軍營,拼命追趕著。鵝毛大雪紛紛飄落下來,落滿了將士們的弓刀。
通過以上情境表演,古代將領英勇善戰、敢于追敵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戰爭的緊張氣氛,古詩詞不再是幾行枯澀的文字,而是入心入境地切入學生的現實生活,實現與詩人在文化上的情感共鳴。
在本節課的尾聲,筆者還設計了給古人寫信的情境活動,活動如下:
如果你是詩中將士的家人,你想對他說什么?把你想說的話化為一封簡短的書信寫下來。
有些學生在書信中表達了對將士豪邁氣概的贊揚,有的表達了作為家人對將士戰場殺敵的擔憂與思念,還有學生表達了對將士精忠報國之心的高度贊賞。此時詩人所想要傳達的內在情志已無需教師闡釋,學生已能通過自我領悟、深思想象自覺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可見,在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情境教學中,活動的設計與開展是必不可少的,學生通過活動不僅能以較高的參與度體驗品悟古詩詞的豐富意蘊,更能以創新的形式發展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全面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立足文化傳承,精心設計適合于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教學的情境活動。
總之,在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情境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教育媒體來豐富學生感受,有效誦讀品悟來幫助學生融入古詩意境,開展多樣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誠然,情境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模式,其根本目的還在于通過情境創設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內涵,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起到啟智增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緊扣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情境教學的根本要義,不可為“情境教學”而古板單一地創設情境。只有結合學生自身的發展規律及學情,在小學第二學段古詩詞情境教學中正確把握情境教學的特點及方法,古詩詞教學才能為語文教學的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