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化作業設計形式
現在的核心素養時代,美術教育十分強調信息技術的應用。信息技術的融入為美術課堂提供了豐富的可能,讓美術教育的實踐和課堂教學的實施有了更靈活、更新穎的方式,美術學習也因此更具創意性和趣味性。同時,也為美術教學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和可供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例如,本課例運用的“樂課”平臺,使本課的美術學習及作業實踐的交互性、探究性更強,學生在此過程中,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接受知識和機械的練習,通過信息技術的介入,引導學生嘗試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成為新課堂美術學習的主動者。實驗課例《瞬間的表情》在課堂作業設計中,第一步讓學生運用平板在“樂課”平臺上利用拍攝功能,選擇喜歡的用光方式自由設計光線拍攝一幅人像作品。在此作業實踐中,學生可以在平板上回顧剛剛所學課程知識,帶著問題的思考,自主結合平板技術完成作業。作業設計的第二步,讓學生把自己的拍攝作品上傳到“樂課”的主觀題平臺上。此平臺用于收集學生的圖片形式的作業,剛好可以利用此功能來收集學生的美術作業,實時上傳,實時共享,每一位學生的作業都可以馬上在平臺上進行展示,還可以給喜歡的學生作品點贊,同時也方便教師及時進行作業評價環節。這個展示的平臺,對于美術課堂來說,非常高效且創新,以往我們無法及時一一展示每位學生的作品,缺少了作業評價的便利和展示的平臺。互聯網時代,學生喜歡分享自己的日常在微信朋友圈,而如今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借助此種共時交流技術“曬”出自己的成果、“曬”出自己的精彩,滿足學生渴望被關注被肯定的學習心理,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同時,也能讓學生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相互學習相互成長。當然,此展示與評價的環節需要美術教師的有效引導學生如何正確思考與評價,才能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二、情景式體驗設計,開發學生作業實踐的樂趣
實驗課例《瞬間的表情》在作業實踐時,教師帶領學生來到課室旁邊的生物園,借著早晨的陽光,剛好滿足了學生的作業實踐的自然條件,即選擇喜歡的用光方式自由設計光線拍攝一幅人像作品。學生們當時看著眼前的陽光,似乎跟以往見過的陽光都不一樣了,回顧方才課堂上教師講述的不同時間段的不同強弱光線的運用,再結合眼前的自然光,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了藝術與環境的聯系,走出書本卻勝過書本。此外,“為身邊的同學創作一幅肖像攝影作品”是聯系學生生活情境的“真實性學習”,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還原課程問題,并現場解決問題,正是美術核心素養本位的教學,真正體現了教學智慧化、多元化。
三、以思想交流活動為載體,促進深入學習
在本次作業實踐中,學生可以在真實的情境中實地觀察自然環境中光線的變化,對比不同時間段的光線變化,以及觀察光線照射在人物臉部的不同角度的五官變化等,在這個自主觀察與探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深入學習。其次,本次作業實踐還布置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攝影練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能力為目標的作業,突破傳統作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技能訓練等功能,強化學生的實踐性、合作性、共享性、開放性、交流性等特點。最后,本次作業實踐需要學生在完成課堂技能作業實踐的同時填寫《人像攝影實踐與探究任務單》,此學習任務單的設計是為了進一步鞏固知識運用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四、立足核心素養,助力學生智慧發展
所謂智慧教學,并不是以“現代的”就是“好的”,這需要教師以智慧的方式方法,結合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學生為出發點,做出判斷和選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時,智慧教學也是教育工作者探索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方法和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新課標指出,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立足核心素養,實現教育教學智慧化,是順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的需要,核心素養旨在培養全面發展人才。
【注:本文系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指向圖像識讀素養的初中美術作業設計與實施研究”(項目編號:2022C058)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