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重要本質特征就是其人文性。本文探索如何在小學英語評價中體現人文性,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一、評價形式多樣化
評價不僅是學習結果,更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應注重學習過程,更應關注學生英語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更應強調評價的診斷和促進功能;應注重學生發展進程,重點在對學生個體的縱向評價,強調學生過去與現在的比較,著重于英語各項核心素養的發展,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在學習中的進步。
1.表現性評價
教師要對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表現進行實時監測,如通過提問、觀察等判斷學生當前水平并給予學生反饋。在課堂上或活動中,教師布置任務讓學生完成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即時評價反饋:“I am proud of you! You are brave.”當學生表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貼心安慰道:“Never mind,try again.”當學生遇到失敗或挫折時加以鼓勵:“I know you’ll be success next time.”發現學生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優良品質并予以表揚:“You’re helpful.”。教師鼓勵、理解和關懷的話語會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和關愛,沉浸在和諧的情感交流中,讓學生學會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禮讓等優良品質。
2.創新性評價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的課堂評價的方式如能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教學內容的主題設計新穎有趣的評價方式吸引孩子們,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的活動中來,對于學習英語和組織課堂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最高級的內容時,教師把同學們分成了烏龜、蝸牛和兔子三組,以模擬賽跑的評價方式,根據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比一比哪組“跑”得快,既可以把最高級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又滲透了只要有毅力和恒心一定會取得勝利的情感教育;又如:教師在執教數字主題這個單元時設計猴子爬樹摘香蕉的評價方式,把學生分成幾組,每組有一只猴子和一個籃筐,教師根據各組的表現讓猴子從樹上摘下香蕉放進相應的籃筐里,最后數數哪組的香蕉多,以此來進行評比,既練習了數數,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勵孩子們積極向上的精神和競爭的意識。
3.真實性評價
陳舊的單一的終結性評價不利于人的全面發展,真實性評價是一種評價,也是一種學習活動,它的實質就是對“人”進行評價,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評價片面、單一的問題。教師平常應觀察、記錄孩子們的表現,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課內、課外的學習活動,注意學習態度等方面的情況。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QQ、微信等平臺反饋,為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提供多樣化的途徑,增強教育的合力。教師把學生的資料保存在網站上或電腦里,建立學生電子成長檔案,記錄、對比學生各方面是否有進步。除了學習上的表現,還可以包括學習態度、尊重師長、合作交流、關愛他人、懂得感恩等人文內容,體現多維、立體、全面的真實性評價。
二、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的主體可以是老師、學生本人、同學、家長和社區人員。可以由師生進行評價,還可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同學之間互相評價、家長和社區人員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教師應盡量把與課程相關的人都應納入到評價的過程中來,讓評價更全面、公正。
1.自我評價
課堂是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場所,學生是課堂活動和評價活動最重要的主體參與者。“我的目標我實現”活動體現了學生自我評價的主動性:在每個學期開學的時候讓學生定下自己的學習目標,如“我要試著大膽回答問題、我的目標是認真完成每天的作業、我要學會關心同學……”學期末的時候告訴大家自己的目標是否實現,讓大家一起見證和分享自己實現目標的喜悅;如果沒有實現目標則表決心并請同學們給予督促和幫助。
2.教師評價
評價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依據教學設計,通過教學內容和學習活動落實教學目標。如“歷史重演”活動——給學生再次測評的機會。如果學生對自己英語聽寫、口語測試或質量監測的結果不滿意,可以申請重來一次,老師也會就他們的第二次測評進行重新評價。當孩子捧著再次測評后得到的成績時,會對自己的進步和提高感到非常高興,這對于一些從來沒有得到過好成績的孩子來說是一個莫大的鼓勵。
3.共同評價
定期開展互相評價的活動,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依據評價標準進行互評,發現自己和同伴的優勢和不足,能起到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作用。如開展Show Time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展示活動,邀請家長、社區人員參觀,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地張揚,同時讓更多的人參與評價孩子學習的過程。每個學期結束前讓學生申報自己的強項,在全班同學前展示自己的英語才能,讓同學們互評,把作品放在網上,讓家長、校友、鄰居等發表他們的看法,給人氣高的學生相應的榮譽以及頒發獎狀,如“單詞大王”“演講之星”“小小書法家”“勤勞的小蜜蜂”等,學生可以在每學期末申報不同的獎項,也可以在相同獎項中根據表現進行星級的加減,從一星級到五星級,這樣做大大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
三、評價體現個性化
個性化是教育的靈魂,教育的真諦就是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因此要有相應的個性化教學和評價。推進個性化教學的關鍵在于構建科學的評價方式。通過評價內容、評價結果以及評價形式的個性化,發揮學生的積極因素和個人潛能,促使每個學生各得其所,獲得發展。
1.評價內容個性化
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評價要關注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策略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具體表現,突出評價學生的個性特長。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結合勞動、綜合實踐、體育、藝術等多元手段,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讓能力不同的學生都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表現自己的才能,展示個性,教師抓住機會發現他們的優點進行評價。如布置一項勞動任務:做一道你喜歡的菜,一邊用英語講解,一邊實踐操作,既展示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英語口語表達水平。當學生表現出自己的個性特長時,老師進行肯定地評價能有效肯定學生的自身價值,發揮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
2.評價的結果個性化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不只是英語語言知識和英語語言運用能力,還包括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在每個學期的期末監測命題前教師應當先研究并填寫《英語核心素養評價表》,分析每道試題對應考核的是核心素養的哪方面內容,監測結果要體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各個方面。個性化評價采取現場實錄、語言取樣、訪談記錄、語言分析、等級評定等豐富的形式,確定評價結果時應充分考慮學生使用語言的特定情境和個體差異,從學習風格、學習習慣、學習經驗、進步方式和心理類型等方面進行全面診斷,然后以準確、恰當的語言寫出學生的學業評價報告。
3.評價形式個性化
學校定期舉辦英語節活動或“云端英語個人才藝”展示活動,為學生提供表演的平臺,在英語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及家長錄制視頻,英語科組對視頻進行審核把關,將適合學生年段特點的個人英語才藝展示視頻推薦到網站上。表演形式豐富多樣,包括親子對話、模仿秀、電影配音、戲劇魔術等。別開生面的云端會演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和各界人士的歡迎,得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通過線上活動來展示英語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理念,使學生把各學科積累的知識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并運用到生活當中,做到學以致用,最大限度發揮英語教學的多維效能,展示學生一流的英語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同時,讓觀眾在線上通過投票、留言、鮮花、送禮物等個性化的形式對作品進行評價,選出一批受歡迎的節目進行表彰,這樣做既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更凸顯評價育人價值,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讓學生感受英語語言的無窮魅力,體驗英語的文化內涵。
在英語評價中要體現人文性,引導學生在學英語的同時,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只有在教育過程中,將教學、學習和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實現教育教學和評價的整體優化。要將英語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地融合,培養學生成為學會學習、熱愛生活、適應社會、全面發展的人。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