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整體教學以一個單元作為一個教學整體,圍繞單元語文要素,梳理單元中課文間的聯系并展開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筆者以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為例,談談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聚焦語文要素,讓其為單元整體教學保駕護航。
一、整體解讀閱讀與表達要素
1.縱向來看教材的編排:四年級上冊側重“體會人物的心情”;四年級下冊側重“感受人物品質”,是體會心情基礎上的一個提升;到了五年級下冊,提升為“體會人物內心”。因此,在本單元的教學中要重點引導學生仔細研讀文本,抓住文中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的語句,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
橫向看本單元,4篇課文體裁不同,但主題相同,都是體現人物品質,是落實本單元語文要素的重要載體。因此,要緊緊圍繞這一要素進行教學。
2.統編版教材從三年級上冊開始到這個單元,共安排了3次寫人的習作,習作對象及習作要求都不同。本次習作進一步提高要求,學習從多個方面介紹自己,介紹的時候要注意寫出自己每個方面的特點,可以運用之前學過的描寫人物的方法。在習作之前,教材特意安排了《口語交際:自我介紹》,讓學生先練習根據不同的對象和目的進行自我介紹,實現從“說”到“寫”的提升,為這次習作做了鋪墊。
二、著力關注整合和拓展延伸
1.單元整合
根據單元的人文主題及語文要素,我對本單元進行了整合,設置了3個子任務、9個學習活動以及相對應的學習內容:
任務一:在經典中探尋心中的明燈
活動1.英雄人物我先知;活動2.學習障礙我清除;活動3.詩中意境我知曉。對應的學習內容是單元導讀、單元生字、22課《古詩三首》、“日積月累”。
任務二:英雄就是心中的明燈
活動1.建立英雄檔案;活動2.定格豪言壯舉;活動3.制作英雄人物的手抄報。對應的學習內容是23課《黃繼光》、24課《“諾曼底號”遇難記》、25課《挑山工》、“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①②。
任務三:發現可愛的我
活動1.自我介紹;活動2.英雄誦讀會;活動3.我的“自畫像”。對應的學習內容是口語交際、識字加油站、《我的“自畫像”》。
整個單元的教學在主題的引領下,在任務群視域下落實了語文要素,有利于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英雄人物高尚品質的熏陶,增強文化自信,落實培根鑄魂的育人目標。
2.閱讀拓展
本單元在設計上也安排了不少閱讀拓展。如任務一:安排了同類詩詞、名言的積累,讓學生遇見更多有風骨的詩人,感受更多的優秀品質。任務二:在學習《挑山工》時,安排了同類文的閱讀拓展,不僅擴大了閱讀范圍,感受更多的優秀人物形象,更進一步落實了單元語文要素。
三、全面貫徹和落實語文要素
1R+BS5jgWp+I2pMJUjKGtw==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從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中感受英雄人物的品質,本人設置了3個子任務,并開展多個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實現從認知認同,走向情感認同,再到價值認同,增強情感的體驗。
任務一:通過“單元導讀”課,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進而學習《古詩三首》,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圖文結合、借助注釋、組字成詞等方法理解古詩文意思,再通過誦讀,感受詩人的高尚情操,并作同類詩詞的拓展,讓學生遇見更多優秀的詩人,感受他們的風骨。
任務二:教師讓學生先回顧以前學過的內容,再以《黃繼光》《“諾曼底號”遇難記》為載體,讓學生將之前習得的提取關鍵信息、借助關鍵詞句、批注、朗讀、討論等方法運用于本單元的學習,引導學生聚焦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感受英雄們壯舉背后高尚的人格,習得本單元的閱讀要素,再把習得的方法運用于獨立閱讀課《挑山工》的學習。最后結合“交流平臺”和“詞句段運用”,落實和鞏固語文要素。
任務三:通過“識字加油站”的學習,學生積累了更多的描寫人物品質、心情的詞語;再把“運用從多個方面寫出人物特點”這一方法運用到“自我介紹”中,最后形成了《我的“自畫像”》,實現從“說”到“寫”的提升,落實了表達要素。
在本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本人設計了3次練筆:《“諾曼底號”遇難記》的小練筆——哈爾威船長的英雄壯舉,讓你對生命有了怎樣的體會;《黃繼光》一課的小練筆——“黃繼光叔叔,我想對您說……”;第3處是習作《我的“自畫像”》,學生從愛好、特長等方面選擇其中一種寫一個片段,并在小組內進行展示交流。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