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是指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以教材單元內容為單位,依托單元主題,鏈接學生生活,設計基于真實情境的“大任務”的小學英語課后作業,引導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通過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與實踐,最終形成問題解決的方案,以問題解決促進素養培養。
一、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的構建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堅持育人為本,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識、提升思維品質和提高學習能力。同時還提出教師應發揮作業評價的育人功能,堅持能力為重、素養導向,設計拓展延伸類和綜合實踐類等多種類型的作業,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提升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借鑒項目式學習理念、嘗試以項目為依托,設計指向拓展的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以有效提升學生運用語言完成真實任務的能力,發展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二、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的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主動信息加工、建構意義,實現知識的轉換和處理的過程,強調學習的情境性、主動性和社會性。建構主義為項目式作業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論指導。一是作業不應只關注英語語言知識的練習,要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體驗所學語言的意義。二是要激發學生內驅力,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具體情境中的實際問題。三是學生可以通過同伴互學、小組合作實現共同成長。
2.“做中學”理論。第一,教師在設計項目式作業時應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學生感興趣的項目主題與內容。第二,教師應在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知識與能力的基礎上,預設具有驅動性、實踐性和挑戰性的項目任務。第三,教師要通過項目為學生提供語言運用、解決問題、展示成果的平臺。
3.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該理論認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該理論為項目式作業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一是調用學生的各類智能來完成項目作業的成果,從而發揮學生的個體優勢。二是根據多元智能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項目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逐步培養和提高各種智能,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
三、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的解讀
1.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的要素。依據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及作業設計提出的要求,梳理了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的五大構成要素,包括作業主題、作業目標、作業內容、作業要求及作業評價。作業主題為整個項目式作業創設活動情境,學生圍繞單元主題意義,在真實自然的生活情境中展開思考與實踐學習,是項目式作業的情境要素。作業目標指向學生在完成項目式作業后獲得或提升的知識與能力的水平,體現學生學到什么程度的問題,是項目式作業的驅動要素。作業內容是教師提供學生實施項目式作業而布置的項目,是學生開展活動的核心內容。作業要求是規范項目式作業的重要說明,是學生完成項目活動的指導要素。作業評價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為教師檢驗教學效果、診斷學習問題、改進教學提供依據,是項目式作業的重要保障。
2.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的特征。一是整體性。項目式作業是以教材中單元為單元進行設計,以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來統整作業內容,建構出一個完整的項目大主題。二是實踐性。項目式作業引導學生通過一定周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逐步形成一個或一系列作品,作為作業的最終成果。三是全面性。項目式作業旨在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強調學生在完成項目或任務過程中,實現知識點的意義建構,促進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3.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的類型。根據作業的成果,作業類型主要分為表演型作業、探究型作業和展示型作業三類。表演型作業包括課本劇表演、生活情境表演、童話寓言故事表演等,此類作業特別重視學生的團隊合作和口語表達,學生在表演中能提升自己的交際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探究型作業是學生在項目主題下進行相關的調查、采訪、觀察記錄等活動。展示型作業是在項目主題下,教師引領、指導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作品。學生需對制作過程和結果進行口頭或書面陳述、總結和匯報。
4.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的路徑。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從入項、執行到出項,采用“4P”模式。(1)項目規劃(Planing)。項目規劃包含項目背景、學期調查、學習目標以及作業目標四個方面。(2)項目準備(Preparing)。(3)項目實施(Producing)。項目實施是作業設計與實施的最核心的內容,教師立足課標,依托教材相應單元領域內容,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素材,從項目主題、項目內容、完成時間、完成方式、提供資源和展示方式等進行整體設計與實施,確保作業實現內容活動化、任務梯度化、形式多樣化。(4)項目展示與評價(Presenting)。
5.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的評價。在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評價中,教師應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將學生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態度等逐一細化,形成評價量規,嵌入學生完成項目式作業的全過程,多次、多元、多維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產生過程和公開成果匯報的表現,實現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
四、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的注意事項
1.關注項目式作業與教學內容的契合度。項目式作業的設計應依托教材內容,從單元整體教學出發,注重作業的單元整體性,整合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語言學習素材,以真實情境中的問題解決為導向,引導學生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運用與遷移單元核心語言展開多維度的語用體驗,對學習成果進行匯報,使項目式作業成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助推器。
2.關注項目式作業與常規作業的融合度。常規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和必要手段,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項目式作業的設計要把握好“度”,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結合單元重難點知識,在適當的時間設計和實施,使項目式作業與常規作業相輔相成,使作業設計兼顧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通過夯實基礎抓習慣、項目賦能立素養,共同實現減負增質提效。
【注:本文系廣東省2023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立項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與實施研究”(項目編號:2023YQJK014)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