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共享課堂”作為廣州市內應對疫情暴發時期開展線上教學的托底資源,以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為目標,協同優秀教師、教研員、電教人員等精心打磨,全方位、多層次地滿足中小學師生的需求,為中小學師生提供適切的教學指導和個性化自主學習服務。疫后時期,繼續有效推動“廣州共享課堂”的常態化應用,通過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刺激學生的自我意識覺醒,強調學生自我建構個性化知識體系,將有利于重構課堂教學模式,再造課堂教學流程,實現課堂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一、廣州共享課堂資源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一)豐富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內容。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是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主動建構的。廣州共享課堂匯聚了海量的語文教學資源,如名師課堂實錄、教學設計、PPT課件、課后作業和課堂內容答疑等。這些資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材料,有助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新知,拓展教學內容。同時,還為教師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教師能夠基于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和個人教學特色,靈活地篩選和應用這些資源,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優化教學流程,提升教學效率。多元智能理論強調學生具有多種智能,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滿足其發展需求。廣州共享課堂的資源展現了高度的系統化和目標化特征,能夠輔助教師優化教學流程。通過課前預習、課中互動、課后鞏固的學習流程,教師能夠以更加有序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把共享課堂資源作為插件,可以輕松融合到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提供即時的教學支持。例如,教師可以直接在課堂上引入共享課堂提供的視頻片段或PPT課件,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互動性。
(三)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滿足不同需求。根據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學,共享課堂資源的應用有助于實現認知領域的各個層次目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風格,利用共享課堂的資源為學生量身定制學習計劃。這種個性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學質量。廣州共享課堂提供的實錄視頻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案例和經驗,有助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觀摩優秀教師的教學視頻,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這些教學實錄資源充當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催化劑,助力教師在數字化轉型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二、初中語文課堂上應用廣州共享課堂資源的原則
(一)適切性原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目標和課堂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廣州共享課堂資源。當遇到難以講解的知識點或需要豐富教學手段時,這些資源可以提供有力支持。
(二)整合性原則。共享課堂資源應與教師的教學計劃和課程目標相整合。教師應將資源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中,使之成為教學活動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地使用。
(三)創新性原則。在使用共享課堂資源的過程中,教師應發揮創新精神,融合個人教學風格與學生反饋,對資源進行恰當的調整與創新,以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參與度的教學活動。
(四)互動性原則。因共享課堂資源本身不包含直接的互動機制,教師應運用提問、小組討論等互動式教學方法,有效提升課堂互動性,確保學生積極參與,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五)反饋性原則。教師應及時收集并分析學生對共享課堂資源使用情況的反饋,以評估資源的有效性,并據此及時優化教學策略。同時,教師也應向學生提供反饋,幫助他們理解學習內容和改進學習方法。
三、初中語文課堂上應用廣州共享課堂資源的策略
(一)利用教學視頻切片,精準定位教學重點。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視頻切片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工具,能夠顯著提升教學效果。在常態化課堂教學時期,將廣州共享課堂中完整的20分鐘教學視頻直接應用于課堂有時不太合適。為了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學,我們應當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對這些視頻進行精心剪輯,將其劃分為多個小片段,每個片段聚焦一個知識點。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借助這些視頻片段來加強對難點和重點的理解和講解,在此基礎上,與其他優質教育資源相結合,專注于解決課堂上的重難點問題。這樣的數字教育資源與教學實踐的深度結合,將為課堂教學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備課時,教師應仔細研讀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同時在共享課堂平臺上搜索與這些重難點相關的視頻資源。
(二)創新教學設計,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承擔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使命,我們需勇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創新教學設計,引領學生深度學習。廣州共享課堂憑借其優質的教學資源,為我們提供了改革教學、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寶貴工具。通過精心策劃,教師可整合共享課堂中的實錄視頻等資源,設計出既具探究性又具實踐性的學習活動,這些活動旨在引領學生深入挖掘文本內涵,提煉大概念,構建知識間的聯系。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由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積極的探索者和創造者。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逐步深入深度學習的世界,學會在復雜情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科知識,更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促進了知識的內化和遷移。借助廣州共享課堂的資源,創新教學設計不僅是對教學方法的革新,更是對學生學習方式和思維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廣闊空間,推動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如教授《背影》這課,這是一篇描寫父子情深、展現父愛偉大的散文。教師可以提煉“親情”這一大概念,利用共享課堂中優秀教師對這篇文章的解讀,引導學生探討親情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在文學作品中的重要性。通過對比《背影》與其他描寫親情的課文,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親情的普遍價值和文學作品中親情的深刻內涵。又如,學完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利用共享課堂中的寫作指導資源,如“怎樣選材”“寫人要抓住特點”“抓住細節”“謀篇布局,寫好結構”等等內容,在課堂上播放,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寫作指導。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后再進行寫作練習。根據共享課堂中的指導,教師可以布置一個與《背影》情感表達相關的寫作任務,如“寫一篇描述你最難忘的一次與家人相處的經歷的文章”。在寫作時,學生運用視頻中學到的寫作技巧,如選擇最適合表現“難忘經歷”的材料、通過細節描寫來體現情感、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增強文章的表現力等。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可以挑選幾篇作品進行點評。在點評過程中,教師引用共享課堂中的評價標準,從立意、結構、內容、語言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同時,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分享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或如何運用共享課堂中的寫作技巧的。
(三)借助共享課堂平臺,創新教學互動方式。相較于傳統的面對面教學,廣州共享課堂利用數字化資源和數字空間的優勢,為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開辟了新天地。在利用廣州共享課堂開展教學時,我們應巧妙地將教學內容與時事生活相結合,借助智能教學工具,打造引人入勝的課堂互動環節。通過圖像展示,我們可以直觀地呈現抽象概念;通過挑戰性練習,我們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競爭意識;通過即時反饋系統,我們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通過正面激勵,我們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多樣化的交流形式也是提升課堂互動性的關鍵。教師可以利用共享課堂的視頻資源,設計互動式的問題和討論話題。例如,在教授《陋室銘》時,觀看視頻后,引導學生討論劉禹錫的處世態度和文章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這樣的討論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共享課堂中的多媒體資源,如動畫、音頻、視頻等來豐富教學手段。這些資源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例如,在講授《安塞腰鼓》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播放共享課堂中關于安塞腰鼓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安塞腰鼓的氣勢和力量,再通過欣賞共享課堂中老師激情澎拜的朗讀,繼而在文本中去體悟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和“火烈”。
四、結語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廣州共享課堂作為一種創新的教育資源平臺,為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通過本文的探討,我們深入分析了廣州共享課堂資源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從利用教學視頻切片精準定位教學重點,到創新教學設計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再到借助共享課堂平臺創新教學互動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條高效、有趣、富有啟發性的語文教學新路徑。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