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浙江省衢州市柑橘產業發展迅猛,成績顯著。作為柑橘生產和銷售區,柑橘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品種實現多樣化,局面一片向好。而且,傳統的柑橘產業鏈基本完備,柑橘產區的品牌地位已經確立。然而,在跨越式發展的今天,柑橘產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對柑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于這種現象,農文旅融合成為了推動柑橘產業發展的新路徑。從柑橘產業農文旅融合的背景和意義出發,對衢州市柑橘產業發展現狀及示范效應進行分析,闡述衢州市柑橘產業農文旅融合可持續發展方向,為廣大種植者提供發展思路。
關鍵詞:衢州市;柑橘產業;農文旅;融合發展
衢州,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悠久的柑橘栽培歷史,成就了柑橘產業在當地農業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圖1)。然而,在市場競爭與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不斷變化的今天,衢州柑橘產業急需轉型升級,以探求新的增長點。這樣的發展背景下,農文旅融合無疑是一種新興的發展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將為柑橘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與機遇。
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 產業背景分析
衢州柑橘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完整的產業鏈條已經形成,包括種植、加工、銷售等一二三產業多個環節。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來利用科技創新與品牌建設,衢州柑橘的品質和市場份額都有顯著提升。例如柯城柑橘一二三產業鏈的建成,產值超10億元,產業生命力十分強勁。然而,隨著柑橘產業競爭和國際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傳統柑橘產業存在產品同質化、附加值不高、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產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1.2 農文旅融合的發展前景
農文旅融合作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之一,其原則是將農業、文化與旅游三者有機結合,把農業產業的文化內涵與鄉村旅游有效銜接,打造鄉村旅游特色產品。針對衢州柑橘產業,這個模式既能有效拓寬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還可以增強與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與參與度,以此帶動產業整體升級。還可以通過舉辦柑橘文化節、擂臺賽、發展柑橘鄉村旅游線路、打造柑橘民宿等方式,把柑橘產業與文化、旅游向縱深發展,把柑橘打造成為鄉村旅游形象“代言人”(圖2)。
轉型升級與融合發展的目的,是以科技創新與品種改良為依托,不斷提升柑橘的品質與產量,為融合發展奠定優質的產品基礎。不斷挖掘柑橘產業文化內涵,把地方特色與文化資源結合起來,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不斷開拓市場,利用直播帶貨等自媒體營銷方式,挖掘柑橘產品的銷售市場潛力。通過全方位的措施,使衢州柑橘產業實現從傳統種植向現代化、多元化、品牌化的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提供新動能。
2 衢州市柑橘產業發展現狀
2.1 柑橘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衢州的土地環境適合柑橘種植,因此柑橘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據統計,過去5年里柑橘種植面積增長了20%,種植面積達到了1000萬畝。柑橘產量在過去5年里平均每年增長10%。衢州地區不僅種植了傳統的蜜橘、橙子等柑橘品種,還引進了一些新的品種進行培育和種植,比如柚子、橘柚等,豐富了柑橘品種。隨著柑橘產量的增加,柑橘銷售市場也在不斷擴大。除了本地市場外,衢州柑橘也開始走向全國,甚至出口到國外。柑橘產業的發展讓農民收入大幅增加,推動了當地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2.2 柑橘產業農文旅模式示范效應
2.2.1 農文旅模式示范的目的 近年來,衢州市從農文旅融合視域下重構現代柑橘全產業鏈,加強農文旅跨界營銷,大力發展柑橘文化產業,增加柑橘產業的附加值和功能,促進了柑橘產區彰顯特色、農民增收,推動了柑橘產業可持續發展[1]。
加強農文旅融合,構建現代柑橘全產業鏈。柑橘產業要在以果品鮮食為主的消費模式的基礎上,塑造新型柑橘產業業態和產業文化,加強農文旅融合,延伸和拓展“三產”融合發展重要模式,把柑橘第一產業價值(如柑橘種植)+第二產業價值(如柑橘加工)+第三產業價值(如柑橘休閑旅游、柑橘會展、柑橘創意設計等)有機融合,為柑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賦能,為鄉村振興賦能。
2.2.2 示范促進農文旅進一步融合發展 衢州市衢江區新田鋪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水果種植面積3500畝,蔬菜種植面積2500畝。示范園依托衢江區優良的生態資源、農業發展基礎和康養大花園優勢,聚焦田園康養,前端延伸農業種植產業,中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后端將旅游康養融入農業發展體系,是一個小而美、小而精、小而聚、小而優的多業態復合融合發展示范園。通過改造荒山雜草場為種植基地、布局田園康養產業,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等工程的實施,使農文旅融合發展,同時把種養殖有效銜接,其中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合作建設衢州市雜交柑橘新品種中試基地150畝。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實施,上下聯結帶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4 360元,帶動農業全產業鏈就業人數增加3000余人,打通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特別是示范園內特色風貌建筑成為網紅打卡地,造就一批優質高效新田地,建成一個園村融合新景區,布局一批田園康養新業態,示范帶動效應極強。
2.3 柑橘采摘體驗促進農文旅融合
通過開通集觀光、采摘、休閑為一體的柑橘采摘園,既能讓游客親身體驗柑橘從枝頭到舌尖上的全過程,還能增強游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圖3)。采摘園要精心設計,把自然生態與趣味互動有機融合,可以設置親子采摘區、科普教育區等,讓游客享受采摘樂趣,增長農業知識、增進家庭情感。園區還會提供便捷的導覽服務、專業的采摘指導以及安全衛生的包裝,保證游客的采摘體驗安全而愉快。
2.4 柑橘文化節慶活動促進農文旅融合
通過舉辦柑橘文化節、豐收節、音樂節等主題活動,展示柑橘文化,提升產業影響力,主要圍繞柑橘的種植歷史、品種特色、營養價值等方面展示,通過講好柑橘成長故事,挖掘柑橘文化內涵,在包裝設計和營銷宣傳中體現當地特色,實現柑橘產業與文化的融合發展(圖4);通過農產品展覽展示、文藝表演、技能競賽等形式,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柑橘的魅力。同時,還可以建設柑橘文化館和柑橘特色小鎮,“村鎮館”的發展模式,讓參觀者體驗感滿滿。還可以建設柑橘主題農莊,增加研學和健康養生項目,推動柑橘特色小鎮建設。邀請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及消費者代表參與觀摩,共謀柑橘產業的發展大計,群策群力,為柑橘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利用現代自媒體傳播手段,宣傳擴大活動影響力,吸引更多人群關注并參與進來。
2.5 柑橘主題民宿與餐飲促進農文旅融合
以柑橘產業為主要依托,打造具有衢州特色的民宿和餐飲,不斷提升游客的住宿和餐飲體驗。民宿設計要把柑橘元素融入在內,例如采用柑橘木材作為裝飾材料、擺放柑橘藝術品等,營造濃厚的柑橘文化氛圍。餐飲方面,推出以柑橘為原料的系列特色菜肴和飲品,如柑橘燉雞、柑橘茶等,讓游客品嘗美食,同時還能享受柑橘的獨特風味和文化底蘊。民宿和餐飲業必須注重服務質量,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消費需求,構建文化生態旅游模式,實現柑橘文化的產業化。
3 柑橘產業農文旅融合的可持續發展方向
3.1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推廣生態種植技術,構建綠色生產體系,必須強化柑橘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意識,推廣應用生態種植技術。廣大種植戶要采用有機肥料替代傳統化學肥料,通過增施有機肥,提升土壤肥力,有效減少化學肥料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病蟲害防治要積極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利用天敵以及懸掛誘蟲燈等控制害蟲種群,減少化學農藥使用,保護生態環境,提升柑橘的品質和安全,構建綠色、健康、可持續的柑橘生產鏈條。
3.2 加強果園生態修復,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
對耕作或自然災害導致的生態環境不良的果園,恢復果園植被覆蓋,增強水土保持能力,減少水土流失。建設果園生態緩沖帶,減少污染源對果園內部生態系統的干擾,提升果園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為柑橘產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
3.3 推行循環農業模式,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
在柑橘生產過程中,推行循環農業模式,把柑橘皮、渣等廢棄物的有效利用,加工成有機肥料或生物飼料,實現柑橘產業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促進循環利用和產業的綠色升級,為柑橘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