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泵刻庯L景都有其獨特的地方,等待我們去傾聽、去理解、去表達。因此,寫作寫景作文時,同學們要用心感受,將內心的情感融入筆端,讓文字與景色交相輝映,讓“景語”傳達“情意”。
一、凝神靜氣覓景韻,情融筆端自生花
1.凝神靜氣,觀景之韻
寫景物作文時,同學們不僅要用眼欣賞風景,還要用心領悟風景的深意,即“凝神靜氣,觀察景之韻”。用心捕捉每一處細微的變化,精心描寫,讓文字與景物交相輝映,創造出詩意盎然的畫面,讓讀者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感受自然的美好與和諧。
以“我家門前的那棵老槐樹”為題寫作,寫作前,同學們需靜下心來,凝神靜氣,專注于老槐樹。如可以坐在槐樹下,閉上眼睛,感受樹的氣息,聽風吹過樹葉的聲音,觸摸樹皮的感覺……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老槐樹。其次,觀察“景之韻”,觀察老槐樹的特點,如它的形狀、顏色、紋理等,發現老槐樹的獨特之處。例如,它的枝葉茂盛,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它的樹皮粗糙,有著歲月的痕跡。還可以想象老槐樹的故事,如它在這里生長了多少年,見證了多少時代變遷。最后,再描寫“景之韻”??蛇\用比喻等修辭,將觀察到的老槐樹描寫出來。如:“我家門前的那棵老槐樹,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靜靜地守候在那里。它的枝葉向天空舒展,好像在訴說不老的故事。”同學們不僅能觀察到景物的獨特之處,而且能運用恰當的語言將其描寫出來,從而在寫景作文中實現“凝神靜氣,觀察景之韻”的目標,以讓文章更生動更形象。
2.情感融匯,筆下生花
情感是景物的靈魂,也是文章的靈魂。只有情感與景物相互交融,才能寫出動人的故事,才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因此,在寫景作文中,要將美景與真情融合起來,讓讀者在字里行間,感受到那份由內而外的詩意。
以寫“秋天的楓葉”為例,動筆前要觀察景之韻,如可以仔細觀察秋天里楓葉的顏色、形狀、搖曳的姿態,以及陽光透過葉片灑在地上的光影。同時,回憶自己與秋天、楓葉的相關經歷,將情感融入對景色的描寫中,如表達對楓葉的喜愛,或者在看到落葉時產生的淡淡哀愁,力求實現“情感融匯”的寫作狀態。寫作時,可以運用生動的語言和修辭描寫楓葉。如用“火紅的楓葉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形容楓葉的顏色,用“楓葉像小小的手掌一樣在風中輕輕搖擺”形容楓葉的形狀。修辭的運用使描寫更富有想象力,不僅能使描寫更加細致,還能自然地抒發情感,從而提高寫作能力,培養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修辭點綴筆端,文脈貫通結構
1.妙筆生花,修辭增彩
在寫景作文中恰當運用修辭,能使景物如畫般生動、如詩般美麗,從而引導讀者置身于作者筆下的美景之中。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是賦予景物生命的魔法。巧妙運用修辭,能使景物躍然紙上,情感真摯動人。因此,在寫景作文中,同學們應注重修辭的運用,以提升作文質量,讓每篇作品都成為佳作,引人入勝。
以“晨曦中的湖畔”為題寫作,動筆前要認真觀察景物,如在觀察晨曦中的湖畔時,可注意天空的顏色、湖水的清澈度、周圍植物的形態等細節。在此基礎上,用形象的語言生動具體地描寫觀察到的景象。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可以運用多種修辭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如可以運用擬人手法,將柳樹人格化,賦予其情感和生命;可以運用比喻手法,將天空的橘紅色比作熔爐中的鐵,突出其熱烈和溫暖;可以運用排比手法,列舉湖畔的多處美景,表現其多樣性……如有同學寫道:“晨曦中的湖畔,天空如熔鐵般熱烈,湖水如鏡面般清澈,柳樹如舞者般婀娜多姿?!边@里運用了比喻修辭、排比修辭,對“天空、湖水、柳樹”進行了具體描寫,比喻生動,排比簡潔有力,讓所寫景物真實可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恰當運用修辭能讓語言更加生動、富有文采,從而加深讀者的感知和體驗,讓他們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景色的美妙。
2.文脈清晰,結構得體
文脈是文章的靈魂,如同一條脈絡,貫穿全文,使得內容連貫有序;結構則是文章的骨架,支撐起整體,使得篇章嚴謹有致。在寫景作文中,只有做到文脈清晰、結構得體,才能保證文章質量。同時,要用心安排每個段落、每個句子,使文章嚴謹有序,層次分明。
以“春日的公園”為題寫作,在明確了主題和思路后,同學們要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結構和層次。文章主題是描寫春天公園的美麗景色,可以從公園的入口、主要景點、特色植物、人物活動等方面展開。這樣的思路可以確保文章的主題明確、思路清晰。在此基礎上,要注意文章的結構和層次。在開頭部分,可以用簡短的語言概括公園的特點,為下文作鋪墊。例如:“春日的公園是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欣賞?!痹谥黧w部分,可以根據思路逐一描寫,注意層次分明、條理清晰。例如,可以分別描寫公園的入口、主要景點、特色植物、人物活動等,并在描寫中運用恰當的過渡句,使文章更加連貫。在結尾部分,可以對全文進行總結或抒發感情,使文章有一個完整的收尾。例如:“春日的公園是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在這里,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三、文字簡練意蘊深厚,提煉素材獨具匠心
1.言簡意賅,字句精煉
在寫景作文中,簡潔明了的語言能凸顯景物的本質,勾勒出景物的神韻,讓讀者在字里行間感受到景物的獨特魅力。而語言,則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凝聚著作者深沉的情感與獨特的思考。因此,寫作時,要力求以簡潔的文字傳達出景物的精髓,讓每個字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讓每句話都能為文章增添光彩。
以“冬日的雪景”為題寫作,為實現“言簡意賅,字句精煉”的目標,同學們要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描寫景物的特點。首先,要盡量選取最能表現景物特點的詞語和句子,如可以用“潔白無瑕”“晶瑩剔透”等詞語形容雪花和冰晶,用“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等詞語形容大地。這些詞語既簡潔又形象,能準確表現雪景的特點。其次,要注意句子的精煉和表達的準確,避免使用冗長和煩瑣的句子。同時,要注意句子的邏輯性和條理性,讓讀者能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圖。最后,要盡可能地使用質樸的語言,避免過度修飾和夸大。如:“雪花飄落在我的臉上,帶來一絲絲涼意。我抬頭望向天空,只見漫天飛舞的雪花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泵鑼懞啙嵜髁?,能讓讀者感受到雪花的美麗和冬日的寧靜。
2.博觀約取,提煉素材
描寫大自然的壯麗景色時,同學們要銘記“博觀約取,提煉素材”的原則,以掌握景色的精髓。博觀約取,即用敏銳的觀察力,在廣袤的大自然中不斷探尋,捕捉景物的細微變化,只有如此,才能篩選出最能表現景物魅力的素材,賦予其生命與靈魂。提煉素材,則如同一場提煉黃金的工藝之旅。同學們要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深度提煉,去粗取精,使其更加精煉、更加典型。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要剝離多余的枝葉,突顯景物的核心元素,使其本質得以凸顯。
以“雨后的森林”為題寫作,寫作前要認真觀察雨后的森林,選取最具代表性的素材??梢杂^察森林中的樹木、小溪、鳥獸等,從中選取最能表現雨后森林特點的素材。例如,可以選取樹葉上晶瑩剔透的水珠、小溪在石頭上起伏跌宕的聲音、鳥兒在枝頭歡快的歌唱等。其次,深度提煉選取的素材。描寫雨后的森林時,要抓住最能表現其特點的細節進行深入描寫。例如,可以對樹葉上水珠的形狀、光澤進行細致描寫,讓讀者感受到雨后森林的清新與生機;可以形象描寫小溪的聲音,讓讀者感受到自然的和諧與韻律;可以生動描寫鳥兒的歌唱,讓讀者感受到森林的寧靜與祥和。最后,要注意語言簡練,盡可能地使用簡潔、準確的語言表現景物的特點。避免使用過多的形容詞和修飾語,力求言簡意賅。
四、才情綻放展個性,互鑒共賞現才情
1.才華橫溢,個性張揚
描寫大自然的風光時,同學們應堅持“才華橫溢,個性張揚”的原則,讓筆下的景物煥發無盡的生機。要善于汲取古人的智慧,拓寬視野,也要敢于打破傳統的束縛,用獨特的視角和語言描寫它。如此,才能讓景物在筆下綻放出無盡的光彩,讓讀者在墨香中領略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以“夏日的海灘”為題寫作,描寫景色時要運用獨特的視角和個性化的語言。首先,寫作前要認真觀察夏日的海灘,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其美麗。可以從天空、海面、沙灘、人物活動等方面觀察,尋找別人未曾注意的細節。例如,可以觀察海鷗飛翔的姿態、海浪拍打礁石的瞬間、沙灘上孩子們嬉戲的身影等。其次,描寫夏日海灘時,要盡可能地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可以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讓語言更有表現力。例如:“夏日的海灘,海鷗在空中翩翩起舞,像一群歡樂的精靈。海浪拍打著礁石,發出悅耳的聲音,像一曲動人的交響樂。沙灘上的孩子們嬉戲打鬧,笑聲響徹云霄?!边@樣的描寫生動形象,能讓讀者感受到海灘的美麗與充滿生機。最后,突出個性,表現與眾不同的見解和情感體驗。描寫景物時,要表達情感和思考,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獨特視角和個性魅力。
2.互評互鑒,共同成長
互鑒互評,是琴瑟和鳴之曲,共奏進步之樂。在評鑒的過程中,同學們需以虛懷若谷之心,傾聽他人的意見與建議,接納不同的聲音。同時,勇敢地指出他人的不足,彼此切磋。
例如,可以請同學、老師或家長審閱,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對于合理的建議要積極采納,以不斷完善寫作技巧和提高表達能力。同時,勇敢地指出他人的不足。評價他人的作品時,要以誠懇的態度提出看法和建議,善于發現他人的優點和亮點,給予肯定和鼓勵;也要指出不足之處,幫助他人改進。在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大家靈感的火花碰撞、綻放,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共同成長,從而進一步提升寫作能力。
總之,在寫景作文中,應遵循“善寫‘景語’,抒情傳意”這一寫作原則,使文章更具生命力。這不僅保證了景物更加真實,而且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韻律與詩意。在此原則下,作者筆下的風景仿佛有了靈魂,不再是單調的景物描寫,而是讓讀者沉浸在美麗的景致中,心曠神怡,仿佛與大自然合二為一。遵循這一原則,寫景作文將煥發迷人的光彩,成為真正引人入勝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