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有分歧是必然,對此,兩個人各執己見或一個人說了算都非明智之舉,達成共識才是最佳選擇。
放棄控制、共同商議,于己于家都有利
有一次坐地鐵,無意中聽到旁邊兩個姑娘在聊天。一個姑娘說:“我看你家老公特聽你的,你是怎么做到的呀?我這不馬上也要結婚了嘛,你快教我點兒大招。”一聽到這個問題,另一個姑娘立刻精神抖擻起來,把她的馭夫之道悉數奉告好友,如“要掌控家里的財政大權”“他要是不聽我的,我就幾天不理他”等。
聊得熱火朝天的她們肯定不知道,不小心聽到這些對話的我,一個有些經驗的婚姻咨詢師正在為她們未來的婚姻擔憂。在我看來,獲得共識遠比由一個人操控更有利于婚姻的健康發展。但處在當時的情境下,我不能貿然參與她們的對話。因此在本期專欄中,我特別想和即將走進婚姻的讀者朋友們,尤其是想獨自掌控婚姻的朋友們,聊聊婚姻中獲得共識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討論獲得共識對婚姻的重要意義之前,我們先看看一個人掌控婚姻決策的風險到底有哪些。
需要獲得共識的情境往往意味著夫妻兩人在某些問題上存在分歧。面對分歧時,人們往往會啟動自動化的應對方式,而這種應對方式又常常與其在原生家庭或后天教育環境中的經歷有關。舉個例子。某人因過去的經歷特別厭惡沖突情境,所以為了回避可能讓其情感不適的沖突,他會在分歧前盡力壓抑自己的想法,以實現自我保護。這時候,另一個人看似掌控了情境,或兩人輕而易舉地達成了一致。但是,這種和諧并不是真的,因為這個人沒有說出自己真實的心聲,甚至沒有勇氣面對和思考這個重要問題。未來承受對方單方面決策的后果時,他有可能感到委屈、不公平,覺得自己沒有被理解和尊重,從而產生消極感受和不合作的行為。所以,這種一致是有潛在風險的。
在婚姻里,如果是一個人決策,不管他多么努力,總有其局限性。所以,如果另一個人不主動思考和貢獻想法,單方決策出現偏差的概率會增加,從而給婚姻帶來困擾。
可見,不管從情感上還是效率上,兩個人共同討論,達成共識都更有利于自我的成長和婚姻的健康發展。
在婚姻中重視共識的達成,確實有很多積極意義。比如,為達成共識進行平等、輪流發言的討論過程充分體現了對彼此的尊重;開放性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體現了對伴侶的信任;伴侶的積極聆聽和回應過程培養了其良好的傾聽和溝通能力,增進了理解,避免了誤解;換位思考和共情是真正體諒、包容對方的重要前提,特別有助于親密關系的建立;共同的目標和愿景能夠激發夫妻之間的情感共鳴,從而提高婚姻滿意度和幸福指數;和諧的家庭氛圍能夠為子女提供穩定、一致的教養環境,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極具影響力。
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能夠重視共識達成,同時有能力達成共識的伴侶比例不是很高。下面我們以一個常見的生活習慣沖突為例,講一講夫妻如何在分歧面前達成共識。
4步實現有效溝通,達成共識并不難
一對新婚夫妻近期頻繁發生沖突,主要源于太太希望先生用完馬桶后把馬桶圈放下,而先生從小的家庭習慣是馬桶圈平時要立起來。太太提醒先生多次,先生仍然不時忘記。太太特別生氣,指責先生自私,不重視她的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先生特別委屈,覺得自己已經夠注意了,但多年習慣哪那么容易一下改過來。
針對這個案例,我們看看如何指導小兩口就此事達成共識。
首先,遇到沖突時,夫妻要主動召開家庭會議,并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進行交談。在會議中,克制指責的沖動,不隨意對伴侶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判,并通過積極傾聽,先主動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再討論問題如何來解決。
太太可以給先生講,她半夜一下子坐到冰冷馬桶底座的難受與沮喪。這時候,先生就能明白太太為什么這么在意這個細節了。先生可以講講自己從小養成了必須立馬桶圈的習慣。雖然知道太太很在意這件事情,自己也經常自我提醒,但腦子里想別的事兒時,就會忘記這個動作。所以,自己真的不是故意惹太太生氣,也并非不重視太太的需求,就是多年的習慣不容易一下子改掉。
夫妻間的談話不以對錯來開啟,而以傾聽為開始。通過傾聽,彼此擴大了自己的認知,達成了因理解而產生的包容,談話過程中不容易產生對抗的情緒。
接下來,兩個人要仔細討論一下在這個問題上的家庭共同目標,可以從衛生、便利、影響等方面,看看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的家庭。
太太可以表達自己使用家里廁所的頻率更高,所以要辛苦先生記著用完放下。先生覺得有道理,只不過太太需要給他大腦形成習慣記憶一些時間。如此一來,夫妻倆的共同目標就達成了。
如果先生覺得不必把規則定得那么死,自己盡量注意。同時,太太用之前可以自己再看一下。這樣的話,以后去公共廁所也可以避免出現這個問題。形成既互助也自助的局面,太太覺得先生說得有道理,就算達成了共識。
如果太太覺得這個問題肯定要以女方為主,畢竟女性更要注重這方面的健康。而先生家之前的習慣完全沒有意義,還讓先生養成了壞習慣。先生的情感受到挑戰,兩個人達成共識可能就比較難了。這時,夫妻可以尋求專業咨詢師的幫助。
咨詢師會帶領兩個人思考沖突性質和解決方案。通過咨詢師的支持,太太可能理解到先生家里男性多,所以慢慢養成這個更方便大家的習慣。理解了這個習慣對先生原生家庭的意義,太太就不會再去隨意評論了。先生也能覺察到,現在的情境變了,確實需要改變一下,所以更愿意形成一個新習慣。借助專業力量很有必要。在咨詢師的帶領下,夫妻倆更容易實現平和溝通、自我覺察以及對他人真正的理解,從而更好地達成共識。
其次,在解決分歧的過程中,耐心和等待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不要期望立即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而是可以先把問題拿出來,給予彼此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和梳理,然后再去商定共同目標。兩個人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有時引入一個新的方法和策略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比如用設置提醒的方式(在沖水鍵處寫個“放下”的標簽)來幫助先生記住這個動作。
再次,討論共同目標和方法的時機選擇很重要。如果一方或雙方正處于消極情緒,建議暫緩討論這個問題。兩個人日常應該設置一個談話的邊界,并注意情緒的調控練習。如果兩個人不僅能夠做到負面情緒自律,還能做到經常發自內心地肯定與贊賞對方,重視對方情感需求的滿足,達成共識將變得更加容易。
最后,要提醒大家,談話時有一個促進對方理解和接受的細節,那就是用“我”為主語,講出自己的需求,承擔自己的責任。比如太太說:“我一下子坐在馬桶底座上時會嚇一跳,而且,又冰涼又不衛生。我需要你幫我避免這樣的經歷,我會很感謝你的照顧。”這樣的談話先生肯定更愿意去做,助人本就是讓人愉悅的事情,何況是讓自己的太太更舒適呢?所以,承擔責任的談話方式也是達成共識的有力武器。
總之,通過有效溝通達成共識,是維系婚姻關系穩定與幸福的重要基石,希望大家重視平等、和諧婚姻關系的建設,成為幸福婚姻的有力維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