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退后,讓我來!”
這是“排雷英雄”“時代楷模”杜富國在危險面前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是他做得最多的一件事。
1991年,杜富國出生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他的老家緊挨著一條路,這條路便是當年紅軍長征時強渡烏江、保衛遵義會議順利召開時走過的路,也正是這條路,啟迪著杜富國從蹣跚學步,最終投身軍旅。
自幼根植內心的紅色種子,在軍營萌發。當他得知云南的一個村寨,87個人被地雷炸得只剩78條腿時,他毅然遞交請戰書,甘當一位排雷兵,在直面生死時挺身而出,把安全留給別人,將危險留給自己。
排雷不僅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項極度危險的工作。這名年輕的“90后”士兵,進出雷場1000余次,拆除爆炸物2400余枚,處置各類險情20余起,被譽為“全能雷神”。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組長杜富國在執行掃雷任務時突遇爆炸,危急關頭,杜富國為保護戰友自己當場被炸飛,雙眼球內容物溢出,大腿根部至面部創傷面積達90%……被送往醫院緊張搶救,在經歷了三天三夜,經過仿佛永無止境的連續手術和生死掙扎后,杜富國終于頑強地蘇醒過來。
當他恢復知覺后,令人驚嘆的是,他展現出了超乎想象的堅韌和樂觀。他沒有抱怨命,也沒有沉浸在痛苦和絕望之中,而是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勇敢地面對生活的重重挑戰。他會微笑著和前來探望他的人打招呼,盡管那笑容中帶著些許苦澀,卻讓人感受到了他內心的強大。
盡管失去了雙手和雙眼,但杜富國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他堅持不懈地努力進行康復訓練,每一個動作都要重復無數遍,每一次嘗試都伴隨著汗水和痛苦。他用心去學習如何使用假肢,努力去適應全新的生活方式。他憑借著那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一點一點地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他會嘗試著用殘缺的雙臂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哪怕一次次失敗,他也從不氣餒。

杜富國的事跡迅速傳遍大江南北,感動了無數人。他被人們譽為“排雷英雄”和“時代楷模”,他的勇敢和犧牲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們前行的道路,成為人們競相學習的榜樣。他的故事深刻地讓我們認識到,和平與安全并非理所當然,而是無數像杜富國這樣的英雄戰士,他們默默地在國家的邊境線上堅守,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著人民的幸福和安寧。他們在那片充滿危險的土地上,揮灑著青春與熱血,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英雄是時代的坐標,是看得見的價值觀。作為紅色老區培養出的優秀兒女,杜富國的事跡不僅充分彰顯了忠誠堅定的理想信念、為民奉獻的家國情懷、敢于擔當的進取精神、直面磨難的剛毅品格,而且體現了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青年的價值追求。

杜富國從童年時期到重傷康復后重回戰位的奮斗之路,他參軍入伍以血性和汗水練就“雷神”過硬本領,在生死雷場不惜以生命代價保護戰友,康復路上不畏艱難勇于追夢的奮斗足跡,詮釋了“你退后,讓我來”的英雄主義精神,回答了“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怎樣奮斗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時代的新人”。
杜富國在生死關頭喊出“讓我來”,在康復過程中自立自強、感恩奮進“一起來”,處處都彰顯著新時代好青年的優秀品質。
鏈接
2018年11月18日,杜富國被授予一等功一次;12月20日,被評為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
2019年2月18日,杜富國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譽;同年5月16日,榮獲全國自強模范;同年5月22日,中央宣傳部授予杜富國“時代楷模”稱號;同年7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授予杜富國“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同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
2022年7月27日,榮獲“八一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