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管護人員專業能力不足、缺少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水利工程資金投入不足、管理維護制度不完善、工程管理模式缺少創新、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等問題,影響甕安縣農業生產的有序發展。介紹了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作用,分析了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問題,并提出了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優化對策,以期促進甕安縣用水、治水、管水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甕安縣
中圖分類號:F323.21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08–0-03
農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農田中的渠道工程、截流提水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等。作為應對農業抗旱防澇的關鍵設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改善農村土壤環境,促進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基于此,針對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問題開展研究,以實際案例來創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策略,引入更加新穎的工程管理技術、模式與理念,以期提高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水平。
1 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作用
1.1 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有利于實現當地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創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灌溉技術,能更好地服務于農業生產,實現水資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此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還可將其他區域的水源引入農田中,相關部門通過調查當地農田生產實際需求可以更加科學、高效地利用與調配水資源,這不僅有利于滿足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需求,還能進一步解決水資源短缺這一問題。相關部門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如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對當地水資源的分布、儲量、水質等信息進行監測,由此更加全面地制定水資源分配方案與利用規劃,既能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落實提供數據支撐,又可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
1.2 有效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能有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實施不僅能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分配,還可以維護當地河流、湖泊等水體的生態平衡,減輕季節性缺水對農村居民的不良影響,保障農村的生活質量。同時,小型農田水利W/FhyohqelaEA2Ck4NOPmg==工程建設往往伴隨著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通過修建堤壩、護岸等設施,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和村莊不受水患影響[1]。此外,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還實施了一定的濕地資源保護措施,濕地在調節氣候、凈化水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通過工程建設,可進一步促進濕地的生態恢復,豐富生物多樣性。
不僅如此,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還與農村的自然景觀和文化緊密相連,工程的設計也需要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有利于保留和弘揚當地的傳統文化和特色景觀,實現農村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的有序發展。
1.3 促進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有助于促進當地農業產業發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不僅能實現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還有利于調整當地農業結構,推動當地農業產業的持續性發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為農田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水源,農民能更加科學地安排農業生產活動,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增加農民的經濟收益。
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和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種植選擇,農民可根據市場需求和當地資源條件,種植附加值更高的農作物,從而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由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具有防洪防澇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自然災害對農作物的負面影響,從而增強農業的抗風險能力[2]。
1.4 為鄉村振興提供水利工程的保障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的穩定與發展,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其穩定性對于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農田水利工程往往需要與其他基礎設施如道路、橋梁、電力等相結合,這使得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得以全面推進,基礎設施的完善既能夠為農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又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資與專業人才進入農村,促進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此外,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農民對農村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顯著提升,促使農民積極參與到水利工程建設活動中,對鄉村社會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 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管護人員專業能力不足
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人員專業能力不足,難以保障工程的有序運行。相關部門未能為管護人員提供多樣化的專業技術培訓,使得管護人員專業能力欠佳,從而不利于對當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維護。
此外,相關部門尚未創建線上學習與交流渠道,降低了管護人員與其他優秀工程管護人才的溝通效率,阻礙了水利工程管理的創新性發展。并且,管護單位的責任感不強,也會影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有序落實。
2.2 缺少數字化技術的應用
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缺少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給工程建設的開展及運行造成了阻礙。部分工作人員的信息素養較為缺失,在收集甕安縣全縣水資源情況時,未能充分發揮遙感技術或大數據技術的使用效率,影響到工程建設規劃的編制效率;管護人員也沒有借助實時監控設施監測當地流域的水量、水質情況,難以保證沿線居民的用水飲水安全[3];規劃設計工程師沒有構建數字化模型,無法分析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潛在風險,缺少配套的應急預案,難以呈現更好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效果。
2.3 水利工程資金投入不足
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資金投入不足,工程設計、施工及運行管理缺少充足的資金支持。工程資金投入不足,會影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規模、質量及其效益。此外,社會資本的參與度也不高,相關部門未能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缺少專門的貸款、融資支持,導致工程的運行及管理缺少足夠資金,阻礙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對甕安縣經濟建設的促進作用。
2.4 管理維護制度不完善
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維護制度尚未完善,不利于推動工程的系統化、規范化發展。相關部門未能及時對管護人員工作情況進行監督與管理,難以保障工程運行的有效性。同時,激勵對策與獎罰機制缺乏,難以激發管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此外,甕安縣相關部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規章制度建設尚未完善,不利于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系統化、標準化發展。
2.5 工程管理模式缺少創新
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缺少創新,這導致管理人員在面對新的管理理念及技術時,往往持保守態度,在一定限度上阻礙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持續創新與優化。同時,部分管理人員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發展缺乏長遠規劃,只注重短期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長期的社會效益,不利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單一的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難以展現更加良好的工程管理效果,給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持續運行造成了負面影響。
2.6 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
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難以實現工程建設的長久發展。甕安縣為快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相關部門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不足,不利于增強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環境效益。并且,管理人員沒有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實現環保理念的有效滲透與融合,在工程建設規劃、設計、施工等環節中忽視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降低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環保性與安全性,阻礙了甕安縣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
3 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優化對策
3.1 加強管護人員專業隊伍建設
相關部門要為管護人員提供多樣化的技術培訓與專業指導,幫助其了解泵站、蓄水池、塘壩、渠道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護方法及要點,以便管護人員更加全面、有效地開展工作,確保工程及設施的正常運轉,為農村生產及生活用水提供充足水資源。
同時,管護人員也應充分了解甕安縣水資源情況,根據不同農村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管護方案[4]。相關部門還應創建快捷的線上學習與交流平臺,便于加強管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以總結行之有效的管護經驗。此外,相關部門還要提高管護人員待遇水平,以此吸引更加專業化的復合型人才就職,增強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專業性。
3.2 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的作用
在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應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的作用。在規劃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時,相關部門可應用大數據技術與無人機遙感技術,收集甕安縣全縣的水資源分布情況,并結合各村灌面的實際用水需求,選擇合適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類型,以充分滿足農村生活用水飲水與農業灌溉的需要;管理人員也可通過構建統計模型分析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難度與風險,并結合BIM技術更加直觀地設計水利工程,以此推動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安全發展。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過程中,管護人員可借助信息系統與全天候監控設施,實時監測工程設施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設備的異常情況。
3.3 加大對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
政府可制定更加優惠的財政政策,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并引導金融機構為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提供貸款支持,建立健全的融資擔保機制。同時,政府還可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通過政府與社會的各方組織的共同努力,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
此外,甕安縣還可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方式,如發行債券、設立專項基金等,以此來為全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落實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5-6]。在籌措資金的同時,甕安縣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力度,實現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并公開每筆資金的使用去向,確保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規范性。
3.4 建立健全工程建設管理制度
相關部門需定期檢查管護人員的管理日志與報告,了解甕安縣各農村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情況,并制定相應的激勵對策與獎罰措施,以此調動起管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高效執行。同時,相關部門需要明確各部門人員的工作職責,要求管護人員按照明確的規章制度開展管理活動,提高工程設施管理水平,并及時處理各類違規操作。此外,還可充分發揮農村居民對管護人員的監管作用,由此實現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規范化發展。
3.5 構建多元化的工程管理方式
相關部門需鼓勵農村居民積極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與維護活動,增強居民的水資源保護意識,并優化社區管理組織結構,促使農村居民負責工程的日常維護及管理,形成居民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態勢與局面,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模式[7-8]。
此外,相關部門還可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開展良性的市場競爭,以此提高工程質量及管理水平。管理人員也應不斷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與技術。學習并掌握現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技術,這既能夠進一步提高農村水資源利用效率,又可加大對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
3.6 實施生態環境影響評估
相關部門在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前,需要對甕安縣實施嚴格的生態環境影響評估,了解甕安縣工程建設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水文環境、土壤質量、地形地貌等多方面信息,預測工程建設可能帶來的生態影響,從而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9]。在設計工程建設方案時,應充分考慮到甕安縣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通過加入一定的生態河道、生態護岸等措施,減少對當地水資源、濕地等自然生態環境的干擾及破壞。工程建設過程中也應充分發揮綠色施工技術的作用,選擇更加環保的施工材料及設備,由此來提升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環境效益,為甕安縣農業可持續發展與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10]。
4 結束語
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仍存在管護人員專業能力不足、缺少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水利工程資金投入不足、管理維護制度不完善、工程管理模式缺少創新、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等問題,從而影響了當地水資源的合理調配與使用。通過分析甕安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了加強管護人員專業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數字化技術的作用、加大對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工程建設管理制度、構建多元化的工程管理方式等有效措施,進一步優化水利工程人員、技術、資金與制度等關鍵要素,促進甕安縣用水、治水、管水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薛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探討[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3,52(12):87-88.
[2] 魏增亭.農田水利信息管理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29):85-86.
[3] 張琦.U型渠道在小型農田水利灌溉渠道中的應用[J].水上安全,2023(7):55-57.
[4] 成青.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與管理核心思路分析[J].新農業,2023(15):93-94.
[5] 雒和.基于社會力量參與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對策探析[J].南方農業,2022,16(16):222-224.
[6] 謝吉青.基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分析[J].水上安全,2023(13):140-142.
[7] 吳昊天,周伊,姜中清,等.我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農業工程與裝備,2023,50(5):50 -51.
[8] 梁學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水上安全,2023(8):172-174.
[9] 許本亮.新時期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與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3(20):208-210.
[10] 王世民.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常見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當代農機,2023(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