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4日,歐盟就是否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為期五年的反補貼稅舉行投票。歐盟成員國以10票贊成、5票反對、12票棄權,未能阻止歐盟委員會的征稅提案。據媒體披露,投贊成票的是法國、愛爾蘭、意大利、立陶宛、保加利亞、丹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荷蘭和波蘭10國。棄權的12國是瑞典、西班牙、比利時、捷克、希臘、克羅地亞、塞浦路斯、盧森堡、奧地利、葡萄牙、羅馬尼亞和芬蘭。投反對票的是德國、匈牙利、馬耳他、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
歐洲多方強烈反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投票前表示,德國反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歐洲必須繼續和中國談判。芬蘭外交部高級官員尤卡·庫爾馬指出,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中國政府的支持對歐盟造成實質性損害。投票后,德國汽車制造商大眾發表聲明稱,計劃中的關稅是錯誤的做法,不會提高歐洲汽車工業的競爭力。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0月4日回應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歐方的終裁草案。中方敦促歐方回到通過磋商解決貿易摩擦的正確軌道上來。中方也必將采取一切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利益。
9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4年9月27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公開市場七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調整為1.50%。
央行行長潘功勝在9月24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下,政策利率的調整將會帶動各類市場基準利率的調整。預計本次政策利率調整之后,將會帶動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大概在0.3個百分點,預期LPR、存款利率也將隨之下行0.2到0.25個百分點。相關分析指出,降準降息等政策,有助于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減輕企業和個人的利息支出,激發有效融資需求。
9月24日,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2023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2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投資規模繼續保持世界前列。202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1772.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8.7%,占全球份額的11.4%,較上年提升0.5個百分點,連續12年列全球前三。
二是境外企業覆蓋全球超過80%的國家和地區。截至2023年底,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在全球18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境外企業4.8萬家,其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設立境外企業1.7萬家。2023年,多數境外企業盈利或持平。
三是投資領域持續多元,近八成投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零售、制造、金融四大領域。對建筑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較快,增速分別為97.2%、34.9%。
四是對亞洲和非洲投資快速增長,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直接投資增長三成。202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近八成流向亞洲,比上年增長13.9%,其中對東盟投資251.2億美元,增長34.7%。對非洲投資39.6億美元,是上年的2.2倍。2023年,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直接投資407.1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1.5%,占當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23%。
五是互利共贏效果顯著,對世界經濟貢獻日益凸顯。2023年,對外投資帶動中國貨物進出口2731億美元,增長6.4%,向投資所在地納稅753億美元,年末境外企業員工總數近430萬人,其中六成為外方員工。
彭博新聞社網站9月15日報道指出,汽車銷量停滯不前和幾大乘用車工廠低于產能運行意味著汽車產業供應鏈開始出現問題,影響從輪胎制造商到金屬部件企業等眾多公司。
彭博信息研究公司的一份報告寫道,全球汽車產量放緩、庫存增加和汽車制造商縮減電池電動車計劃等情況導致市場一致下調對汽車配件制造商今明兩年的預期。汽車業的困境可能嚴重影響就業。歐盟有近1400萬人從事汽車業,其中汽車制造商和供應商提供了350萬個就業崗位。9月初,大眾汽車集團稱正考慮首次關閉其在德國的一家汽車制造廠和一家零部件廠,這在大眾87年的歷史上尚屬首次。對供應商來說,問題可能更為嚴重。隨著利潤率急劇下降,法國汽車技術企業佛瑞亞集團的股價自7月初以來暴跌22.8%。德國汽車行業供應商舍弗勒集團的股價也下跌21.9%。
9月12日,墨西哥經濟部發布《2024年經濟平衡:工業、貿易和投資》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墨西哥登記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同比增長7%至310.96億美元,規模創歷史新高。
中國銀行研究院一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地緣政治因素對經濟影響增加,墨西哥外國直接投資(FDI)增長強勁,不過墨對華經貿政策有整體趨嚴傾向。
首先,墨是美國對華“脫鉤”“去風險”的主要受益者。上半年,墨登記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中來自美國的占比達到44%,出口中以美國為目的地的占比達到83.0%。今年以來,美積極布局墨西哥,同時施壓其抬高對華貿易和投資壁壘。4月,墨上調部分產品的最惠國關稅,作為其第二大進口來源國的中國所受影響最大。7月,美墨發表聯合聲明,美國將對進口自墨的含有中國鋼材、鋁的產品加征關稅。
其次,中墨經貿聯系愈發緊密,對華經貿政策可能影響墨經濟表現。近年來,墨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逐步增強,經貿政策的收緊抬高了墨進口成本,推動其自華進口總額增長。1至7月,墨自華進口規模同比增長13.6%至725.1億美元,在墨總進口中的占比提高1.8個百分點至20.2%。
再者,美墨大選周期疊加,對墨經濟影響加大。墨新總統辛鮑姆將“近岸外包”視為墨重要的優勢和發展機遇,但美墨關系能否維持穩定有待觀察,美國大選是重要影響因素。
據駐俄羅斯聯邦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網站9月11日消息,俄政府已將汽油出口禁令延至2024年12月31日,該禁令不適用于根據國際政府間協議供應的汽油、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以及公民為個人使用和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出口的汽油。據悉,該決定是為了在持續的季節性需求和煉油廠計劃維修期間保持燃料市場的穩定供應。根據俄能源部截至8月9日的數據,俄汽油儲備已達203萬噸。

自9月9日開始,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首府金奈附近一家三星電子工廠的工人開始罷工。9月16日,該邦警方逮捕了超過100名在三星電子廠工作的印度工人。
這家工廠建立于2007年,主要生產家用電器。工廠目前每年生產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產品,占三星印度總營收的30%。該工廠有約1800名員工,其中有約500人參與了罷工活動。罷工者主要有兩方面訴求:一是提高工資,二是要求三星允許工人成立工會。日本媒體評論稱,三星工廠的抗議活動給印度總理莫迪吸引外國投資者參與“印度制造”的計劃蒙上了一層陰影。此前印度當局還多次對三星罰款,這也引起部分企業對印度制造業投資環境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