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國家航天局宣布,在完成嫦娥六號任務后,中國探月工程還將通過兩次發射任務,為國際月球科研站打基礎。按計劃,我國在2026年將發射嫦娥七號,2028年前后將發射嫦娥八號。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志剛表示,嫦娥七號將對月球南極的環境和資源進行勘測,嫦娥八號將要驗證月球資源的就地利用技術,也要為后面的月球科研站的建設奠定一個基礎。在2035年前后,要建設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據介紹,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本型建設,將以月球南極區域為中心,具備百公里范圍的科研作業能力。通過地月一體化信息網絡,實現無人探月、載人登月、國際合作等多任務間互聯互通互操作,形成功能和要素基本齊備的月基綜合性科研平臺。第二階段是拓展型建設,將在2050年前,建成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以月球南極站為中心,以月球赤道、月球背面為探測節點的月球綜合站網,形成長期無人、短期有人、功能完善、持續穩定運行的大型綜合科研平臺。

9月24日,據報道,日本山形大學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在秘魯納斯卡沙漠地區新發現了303幅古代地畫。相關研究成果已于9月23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據了解,秘魯納斯卡地畫至少繪制于2000多年前,于1994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迄今的研究中,考古學家們已發現地畫430幅,其中318幅由山形大學利用遙感技術發現。由于納斯卡高原有約400平方公里,如此廣袤的區域全靠肉眼檢查航拍照片來確定實地調查的候選對象效率很低,實施整個區域的全面實地調查也不切實際。因此,山形大學納斯卡線條研究所與IBM公司研究部門合作,借助AI模型僅用六個月就發現了303幅地畫,而此前專家們用傳統方法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僅發現403幅。
據了解,第一批納斯卡地畫在1926年被發現,其圖案多樣,大多描繪著動物、植物、虛構生物和幾何圖形。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安第斯文明中,圖畫包含著很多重要的社會信息,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地畫具有占星術和宗教意義。

據報道,由于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的監獄人滿為患,英國政府于9月10日提前釋放了第一批約1700名囚犯,預計今年9~10月,將共有5500人提前出獄。這一前所未有的舉措引發廣泛爭議。
英國司法部發布公告稱,非暴力犯罪囚犯的刑期減少至40%即可獲釋,而之前這一比例為50%。家庭暴力者、性犯罪者、恐怖分子及其他暴力犯罪者不在提前釋放的范圍內。目前,英國的監獄人口已超過88000人,創下歷史新高,監獄設施承載能力幾近崩潰。英國首相斯塔默曾表示,監獄人滿為患是新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前任保守黨政府多年的投資不足和政策失誤導致了該問題。
英國公眾對此舉感到不安。有專家認為,受害者對司法系統的信心可能會因此受挫。此外,英國監獄的超負荷狀態讓囚犯幾乎無法獲得任何教育或技能培訓,他們只是被簡單地關押在狹小的監獄里。因此,許多人擔心部分被提前釋放的囚犯若面臨無家可歸、缺乏謀生能力的困境,將重返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