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阿聯酋積極介入非洲國家事務,通過設立軍事基地、投資港口、提供援助、斡旋地區爭端等手段來確立和擴展自己在非洲的影響力。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戰略的交織共同塑造了當下阿聯酋的非洲戰略,給非洲地區發展與安全帶來復雜和深遠的影響。
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來,阿聯酋采取了積極進取的對外政策,在全球層面追隨美國,在地區層面追隨沙特,積極介入地區沖突,通過軍事力量和經濟援助手段與伊朗、卡塔爾和土耳其等國展開對抗。隨著2015年也門內戰的爆發和2017年卡塔爾斷交危機的發生,海灣地區地緣政治動蕩和沖突加速向紅海和非洲之角地區蔓延擴散。自2015年開始,阿聯酋在厄立特里亞阿薩布港及索馬里自治地區索馬里蘭的柏培拉港相繼設立軍事基地,增強對該地區的力量投射,積極介入地區沖突,強化對戰略要地和戰略通道的控制。這期間,阿聯酋與土耳其、卡塔爾、伊朗在非洲之角地區展開地緣戰略競爭。直到2019年從也門戰場撤軍,阿聯酋在非洲之角的軍事部署才有所減少。
隨著近幾年海灣地區國家關系正常化,以及在中國的斡旋下中東迎來“和解潮”,阿聯酋也意識到,過去十年本國的一些激進政策并未達到預期效果。此前阿聯酋通過軍事干預和經濟援助介入非洲之角地區沖突的行動,不僅導致相關國家之間關系進一步復雜化、矛盾沖突升級,反而使自身招致了多次恐怖主義襲擊,使本國的地緣環境和國際形象受損。例如,阿聯酋與土耳其、卡塔爾等國在索馬里各有支持對象,攪動該國政治和安全形勢,增加了索馬里政局的復雜性。
2020年以來,海灣地區地緣政治沖突緩和以及本國轉型發展的需要促使阿聯酋調整其非洲戰略。一方面,繼續強化與非洲之角國家間的安全伙伴關系,以打擊海盜、恐怖主義和伊斯蘭極端主義為主要抓手,致力于維護自身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影響力。近兩年來,阿聯酋與索馬里、埃塞俄比亞等國簽署了反恐備忘錄和軍事合作協議,幫助東道國訓練士兵作戰及向這些國家提供裝備支持。另一方面,尋求與更廣泛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系。2021年,阿聯酋政府任命了首位專門負責非洲事務的國務部長阿勒納哈揚。2022~2023年,阿勒納哈揚與剛果(金)、幾內亞、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亞等非洲多國總統會面,頻頻進行外交互動。阿聯酋還通過軍工產業采購及合作與塞內加爾、安哥拉、剛果(金)、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等國廣泛建立了安全伙伴關系。這均凸顯了阿聯酋加強與非洲之角以外地區,尤其是中部和南部非洲地區關系的戰略意圖。
除此之外,阿聯酋還積極對非洲地區沖突進行調解,以提升自身影響力。2018年,阿聯酋與沙特聯手對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進行調解,并推動雙方簽訂和平協議。2023年以來,阿聯酋同聯合國、非洲聯盟、沙特、埃及等對蘇丹武裝沖突進行多輪調解。
近年來,阿聯酋加快調整對非戰略和政策,其中積極開展對非經濟外交是其戰略調整的重要表現。這一調整源于多重考慮:一是意圖從介入者轉向參與者,以建立在非長期性的戰略存在;二是非洲成為其拓展海外經濟利益的重要方向;三是依托對非合作,提升在“全球南方”國家中的影響力;四是謀劃布局非洲關鍵礦產資源,服務本國綠色轉型需求。從阿聯酋內部情況看,受新冠疫情影響,其航空、物流和旅游等關鍵行業受影響嚴重,再加上全球油價下跌,經濟受到了雙重沖擊。因此,阿聯酋開始優先考慮以經濟為基礎的外交政策,大大加強了與非洲的經貿和投資合作。阿聯酋對非進出口總額從2019年的499.9億美元增長到了2023年的836.3億美元,增長了67.3%。從投資方面看,2012年至2022年期間,阿聯酋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中對非投資額最高的國家,投資總額達594億美元。在此期間,阿聯酋已經成為僅次于中國、歐盟和美國的非洲第四大外國直接投資方。具體而言,當前阿聯酋高度重視非洲基礎設施、清潔能源以及關鍵礦產等領域,在上述領域的投資布局明顯加快。

基礎設施領域,阿聯酋尤其重視在非洲港口的布局。阿聯酋最大的兩家港務集團——迪拜環球港務集團和阿布扎比港務集團,多年來持續加強對非洲港口的投資。截至目前,兩大集團在非洲11個國家(地區)已經投資運營了14座港口(碼頭)。出于地緣戰略及商業利益考慮,阿聯酋進一步加大了在紅海沿岸以及南部非洲印度洋沿岸等地區港口投資力度。2022~2023年,阿布扎比港務集團通過收購埃及海運公司實現了在北非、海灣地區以及整個紅海沿岸的集裝箱、貨運和港口市場擴張,與蘇丹港務局簽署協議使其獲得了紅海沿岸阿布·阿瑪瑪港和經濟區獨家專屬權。迪拜環球港務集團與坦桑尼亞港務局簽署了價值2.5億美元的協議,對達累斯薩拉姆港的主要部分進行升級和獨家運營。阿聯酋還在非涉足房地產市場。阿聯酋公司迪拜投資今年宣布,將開始在安哥拉開發一個占地2000公頃的房地產項目。
清潔能源領域,阿聯酋采取了雙重戰略,一方面抵制快速淘汰化石燃料,主張有步驟地實現能源轉型;另一方面大力增加對可再生能源和技術等多個戰略性非石油行業的金融參與。阿聯酋憑借自身雄厚的資金實力,加大了對非洲能源綠色轉型的金融支持力度。2022年1月,阿聯酋外交與國際合作部發起了“阿提哈德7”融資平臺,旨在到2035年為非洲一億人提供清潔能源。2023年9月,阿聯酋政府宣布了一項價值45億美元的融資計劃,以幫助非洲發展清潔能源。與此同時,阿聯酋企業大舉進軍非洲清潔能源市場。2023年,阿聯酋國有可再生能源公司馬斯達爾與安哥拉、烏干達和贊比亞政府達成協議,計劃開發當地清潔能源項目。阿聯酋清潔能源開發商AMEA Power在突尼斯凱魯萬投資一億美元建設太陽能發電廠。今年6月,該公司完成了南非Doornhoek太陽能光伏項目融資,首次進入了南非清潔能源市場。
關鍵礦產領域,近年來阿聯酋致力于強化與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礦產國的伙伴關系,為其在非洲關鍵礦產競爭中助力。2023年,阿聯酋公司Primera Mining與剛果(金)國有企業Sakima SA達成了合作開采該國鉭、鎢和錫等礦產資源協議;F9 Capital公司與南非企業QGC達成了關于開發南非鋰、鎳和銅礦的戰略伙伴關系協議;阿聯酋國際資源控股公司與贊比亞莫帕尼銅礦簽署了一項價值11億美元的合作協議。阿聯酋企業還在津巴布韋、布隆迪、坦桑尼亞等國進行采礦業務拓展。

當前,在海灣地區地緣政治局勢有所緩和、全球大國戰略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海灣國家戰略自主意識顯著增強,奉行多元化的平衡外交政策,避免在大國戰略競爭中選邊站隊,同時積極發展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主動塑造于己有利的地緣環境。深耕非洲,加速在非洲的戰略布局,強化與非洲國家友好合作關系,是近年來海灣國家的共同選擇。
海灣國家進一步強化與非洲的經貿投資合作,為非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勁助力。過去十年,海合會成員國在非洲的投資總額超過了1000億美元。2023年,海灣國家企業宣布在非洲開展73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總價值超過530億美元。海灣國家與非洲的農業合作將降低非洲國家糧食進口依賴、提升其糧食安全水平;對非基礎設施投資將極大地提升非洲大陸各次區域之間以及非洲與全球其他地區互聯互通水平,為貿易投資便利化打下基礎,進一步促進非洲大陸自貿區發展;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投資,將幫助非洲開發清潔能源,加快其能源綠色轉型進程,縮小其龐大的能源供需缺口。
然而,地緣政治角力以及由此引發的代理人戰爭也正深刻影響非洲的政治穩定與地區安全。海灣國家在非洲的戰略拓展正塑造地區復雜的地緣戰略環境。過去十年,海灣國家曾經把非洲之角及紅海地區當成了地緣政治的角力場,運用多重手段拉攏域內國家,與地緣政治對手展開了激烈抗衡,其結果是地區局勢持續惡化、矛盾沖突不斷升級趨向復雜化。近期蘇丹持續的內戰也暴露了域外力量在非洲地區和國家安全上的重要影響。當前,非洲之角局勢雖然有所緩和,但相關國家之間矛盾沖突的結構性原因并未消除。未來,全球和地區大國在非洲戰略競爭的擴大,尤其是在非洲清潔能源及關鍵礦產競爭上的加劇,將深刻塑造非洲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
(姚樂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周玉淵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