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城疫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影響雞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大腸桿菌則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細菌,當雞群免疫力降低時,大腸桿菌容易侵入機體,引發感染。當新城疫病毒和大腸桿菌同時感染雞群時,兩者的協同致病作用會導致雞群出現嚴重的臨床癥狀,甚至可能導致雞只死亡。目前針對雞新城疫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應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加強免疫接種和飼養管理,保持環境衛生,治療用藥應采用一些抗病毒、抗菌藥物,緩解雞癥狀表現,降低雞死亡率。
關鍵詞:新城疫;大腸桿菌;混合感染;診治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10-0105-03
海蘭褐蛋雞作為優良的蛋雞高產品種,在我國蛋雞養殖業中飼養的較多。但如果養殖場(戶)管理不好,容易引發各種雞病。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侵害雞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具有傳播速度快、感染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在臨床上多出現非典型癥狀,容易忽視其存在。大腸桿菌是雞腸道內的常在菌,當雞體免疫力下降或受到新城疫病毒等其他病原感染時,大腸桿菌容易侵入機體引發感染。當蛋雞同時感染新城疫病毒和大腸桿菌時,兩種病原體的協同致病作用會導致雞群出現嚴重的臨床癥狀,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給養殖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診治過程中,可以通過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測等方法進行診斷。一旦確診,應根據病情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采用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以控制病情發展,降低死亡率。同時,要做好疫情報告和防疫工作,防止疫情擴散。
1 癥狀表現
發病初期,病雞不活潑,精神萎靡不振,喜臥,對飼料和水的攝取量明顯減少。體溫升高,達到41 ℃以上,并且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氣喘等癥狀,這些癥狀在早晨和晚上尤為明顯。有時甚至會伸頭張口呼吸。下痢,排出黃白色或黃綠色的稀糞,有時排出綠色蛋清樣稀糞;后期糞便顏色變成黑褐色,帶有血液。產蛋量明顯下降,雞蛋質量下降,蛋殼變薄、蛋形不規則等現象增多。羽毛松亂,體重明顯下降,病情嚴重的蛋雞會出現癱瘓現象。蛋雞眼睛紅腫是新城疫感染的一個典型癥狀[1]。
2 病理變化
口腔和咽喉附有粘液,咽部黏膜充血,偶有出血。雞腺胃乳頭及肌胃角質層下可見出血點及出血斑。小腸黏膜可見出血點,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直腸黏膜出血。十二指腸中后段、空腸、回腸可能出現棗核狀潰瘍及輕度出血。氣囊膜增厚,并出現黃白色或灰白色的干酪樣滲出物。肝臟腫大,表面有黃白色或灰白色的纖維素性滲出物。纖維素性心包炎,心包膜變得渾濁、增厚,心外膜上出現黃白色或灰白色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心包腔中可能充滿大量淡黃色液體,并有膿性分泌物。蛋雞輸卵管高度擴張,內有異形蛋樣滲出物。輸卵管黏膜可能會充血、增厚。
3 診斷分析[2-3]
3.1 初步診斷
可以結合養殖場實際情況、具體癥狀表現、病理剖檢等進行初步診斷,確診需要參考實驗室檢測結果。
3.2 實驗室診斷
3.2.1 病原分離鑒定 取病死雞肝臟與心臟組織作為檢測樣本,經研磨處理后以1:10用生理鹽水稀釋,充分攪拌、離心,取上層清液,經0.22 μm濾膜過濾后,將疑似含有新城疫病毒的樣品接種到11日齡左右的雞胚尿囊腔中,將雞胚放置在37 ℃的條件下培養72 h,期間進行照蛋觀察雞胚的生長情況和有無病變出現。正常健康的雞胚會繼續發育,而感染病毒的雞胚會在一定時間內死亡。收集48 h后死亡雞胚的尿囊液進行血凝試驗,如果尿囊液與紅細胞發生凝集,說明存在具有血凝活性的病毒。為了進一步確認病毒是否為新城疫病毒,需要使用標準的新城疫血清進行中和試驗。將新城疫標準血清與尿囊液混合后,再加入紅細胞,觀察凝集現象是否被中和。如果被中和,即說明病毒與新城疫標準血清反應陽性,可確診為新城疫病毒感染。
3.2.2 涂片鏡檢和細菌培養 在無菌條件下,取病死雞肝臟與心臟組織作為檢測樣本,經涂片后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觀察有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取病料分別接種在營養瓊脂與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中,在37 ℃培養24 h,觀察細菌生長情況。在營養瓊脂中,可見呈透明的邊緣光滑的露滴狀菌落;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中可見紅色、中間微凸、邊緣光滑的菌落。
3.2.3 生化試驗 選擇上述培養的菌落進行生化試驗,如果發現細菌生長可以分解葡萄糖,產酸、產氣,但不產生硫化氫氣體,M.R 試驗結果陽性,V-P 試驗結果陰性。根據涂片鏡檢結果和細菌分離結果、生化試驗結果,與大腸桿菌的形態、菌落和生化特性非常相似,確定該分離菌是大腸桿菌。
結合新城疫病毒血凝試驗和中和試驗結果,最終確診了發病雞群為新城疫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
4 治療
雞新城疫的治療原則是抗病毒,預防繼發感染,對癥治療,提升產蛋量。(1)針對早期發病的蛋雞,采用新城疫Ⅳ系苗,3~4倍量飲水緊急接種。同時肌肉注射大腸桿菌高免血清,15日齡以內的雛雞用藥量為1 mL,15日齡以上的雛雞用藥量為2 mL。成年雞用藥量為0.5 mL/kg體重,每天用藥1次,間隔2 d后,再注射用藥1次;(2)采用新城疫高免卵黃藥物,劑量1.5~2 mL/只,肌肉注射,間隔2 d后重復注射一次,鞏固治療;(3)在飲水中加入雙黃連口服液,劑量0.5~1 mL/kg體重,一日2次,連用3~5 d;硫酸新霉素0.15~0.23 g混入1 L水,給雞飲用連用3~5 d。
5 預防
5.1 隔離病雞與弱雞
病雞和弱雞通常是病原的攜帶者和傳播者。一旦發現病雞或弱雞,應立即將其隔離,并對其進行治療或淘汰。如果不及時隔離,可能會將病原體傳播給健康的雞只,導致疾病擴散和流行。通過隔離病雞與弱雞,可以有效切斷病原體的傳播途徑,減少混合感染的風險。隔離舍應遠離健康雞舍,具有良好的通風和消毒設施,確保隔離環境的安全。隔離期間應對病雞進行密切觀察和治療,同時做好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工作,避免疾病進一步傳播。對于因疾病死亡的雞只,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病原污染環境[4]。
5.2 加強衛生消毒
日常保持雞舍干凈衛生,定期清理雞糞,降低雞舍內氨氣濃度。在打掃衛生時,還可以采用清水沖洗雞舍,自然晾干后再引雞入舍。消毒時,雞舍內采用低刺激性的百毒殺、來蘇水消毒液,用于噴灑護欄、地面、墻壁,提升消毒效果。雞舍外采用生石灰進行消毒。
5.3 免疫接種
蛋雞在開產前,應提前做好免疫接種,提高免疫力,確保能夠維持到產蛋末期。10~14日齡,接種新城疫Ⅳ系疫苗,接種方式為飲水或滴鼻;30~35日齡后,二次接種新城疫Ⅳ系疫苗,接種方式同上。65日齡蛋雞接種新城疫IV系新城疫疫苗;135日齡蛋雞,接種新城疫油苗,接種方式為肌肉注射。大腸桿菌預防,用大腸桿菌病多價蜂膠二聯滅活疫苗,蛋雞接種免疫兩次,首免在30~60日齡進行,免疫方式為皮下注射;二免在蛋雞開產前進行,免疫接種方式為肌肉注射。除了定期免疫接種外,還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增強雞群的免疫力,例如添加維生素、礦物質和益生菌等免疫增強劑到飼料中,以提高雞群的抵抗力。
5.4 避免應激刺激
應激因素可能導致雞群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要盡量避免飼養過程中的應激因素,如突然的溫度變化、飼料更換、運輸等。
5.5 監測抗體水平
定期監測雞群中的抗體水平,了解雞群對新城疫和大腸桿菌的免疫狀況。當抗體水平不足時,應及時補免或重新免疫,確保雞群的免疫力。
6 總結
在蛋雞養殖過程中,新城疫發生后如果不及時防治,很容易繼發感染大腸桿菌病,進一步提升病雞死亡率,所以應加強蛋雞新城疫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診斷與防治力度,提升蛋雞養殖經濟效益水平。
參考文獻:
[1] 趙來勘,農玉欣.雞新城疫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的癥狀診斷與處置[J].農業工程技術,2024(1):105-106.
[2] 王純純.雞新城疫和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的診治[J].中國畜牧業,2023(24):111-112.
[3] 劉植先,田婷婷,房輝.白羽肉雞新城疫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的診治[J].養殖與飼料,2023(11):78-80.
[4] 張玉龍,李寧.雞新城疫并發大腸桿菌病的診斷與防控[J].農業工程技術,2023(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