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養雞業的快速發展,疫苗免疫已成為保障雞群健康、預防疫病的重要手段。然而,免疫過程中的應激反應常對雞群產生負面影響,如降低免疫效果、增加疾病易感性等。本文介紹雞疫苗免疫反應的影響因素,詳細分析了雞疫苗接種產生的常見應激反應,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可有效降低應激反應程度,提高雞群免疫效果和抵抗力。
關鍵詞:雞疫苗免疫;應激反應;應對措施;養雞業
中圖分類號:S852.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10-0111-03
雞疫苗免疫作為現代養雞業中的重要環節,對于保障雞群健康、防止疫病傳播以及維護養雞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免疫接種過程中,常伴隨著應激反應的出現。應激反應的產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毒株的毒力、疫苗類型、接種劑量、操作方法、高溫高濕環境等,均會導致雞群出現應激反應。應激反應會導致雞群健康狀況的下降,甚至引發疫病。實行有效的應對措施,可以顯著減少應激反應對雞群健康和生產性能的不良影響,有助于提高養雞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安全。
1 雞疫苗免疫反應的影響因素
1.1 雞的生理狀態
雞的生理狀態對疫苗免疫反應有重要影響,如雞的健康狀況、年齡、品種、體重等因素。如果雞的身體狀況在接種疫苗時已處于患病或亞健康狀態,那么雞接種疫苗后可能會發生免疫抑制,導致免疫效果不佳。不同年齡段的雞對疫苗的反應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年輕雞的免疫系統更為活躍,有更強的免疫反應能力。體重較輕的雞免疫能力相對較弱,可能需要接種更多的疫苗劑量來產生足夠的抗體。體重過重的雞因免疫系統負擔過重而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另外,如果雞在接種疫苗時處于運輸、轉群、斷水斷料等應激狀態,也會影響免疫效果。
1.2 疫苗類型
疫苗的種類和類型可以影響免疫反應的強弱。一般來說,毒力較強的疫苗會引發更強的免疫反應,但也kKkqZT+I9cngnrDeB27xu8xt4f58ClpVoU7SEgOWsJU=可能帶來更大的副作用。例如,新城疫1系疫苗,由于毒力較強,給2月齡以下的蛋雞雛接種可能會引發新城疫,給22日齡雞緊急接種(2倍量飲水)甚至可能造成雞群全部死亡[1]。相反,中等毒力的疫苗如傳染性法氏囊疫苗,雖然疫苗反應較大,但通常不會導致雞只死亡。
1.3 疫苗質量
如果疫苗質量不高,可能會引發不良的免疫反應或導致免疫失敗。如疫苗病毒(菌)株的活性不強、劑量不足或者疫苗保存不當,都可能影響免疫效果。
1.4 疫苗接種時間和頻次、劑量
接種時間的選擇對于雞疫苗免疫反應至關重要。如果疫苗接種時間過早,雛雞體內的母源抗體可能會干擾疫苗的效果,導致免疫失敗。相反,如果疫苗接種時間過晚,雞群可能已經感染了病毒或細菌,此時接種疫苗可能無法發揮最大的保護作用。過于頻繁的接種還會使雞群產生免疫疲勞,導致免疫效果不佳。接種頻率過低則可能無法維持足夠的抗體水平,使雞群面臨感染的風險。劑量過低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導致免疫失敗;而劑量過高則可能引發不良反應或造成浪費。
1.5 飼養環境
雞舍內的空氣質量、溫度和濕度、飼養密度過高、飼料和水質的好壞等,均會影響雞只的免疫力和疫苗免疫反應的效果。如果雞舍內空氣污濁,存在大量粉塵、氨氣等有害氣體,會導致雞只呼吸道受損,免疫力下降,從而影響疫苗免疫反應的效果。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會導致雞只的應激反應增強,免疫力下降;濕度過高則容易滋生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增加雞只感染疾病的風險。飼養密度過高會導致雞只之間的接觸頻繁,增加疾病傳播的風險;同時還會使雞只處于擁擠、壓抑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應激反應和免疫力下降。如果飼料不新鮮、受到污染或營養成分不均衡,會導致雞只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而水質不佳則可能導致雞只飲水不足、感染病原體等問題。
2 疫苗接種產生的應激反應
2.1 凍干活疫苗常見應激反應
雞群凍干活疫苗常見的應激反應包括甩頭、流淚、打噴嚏、呼嚕、咳嗽等癥狀。這些反應通常出現在免疫后的第2~4天,第5~6天反應可能更為明顯,然后逐漸減輕。此外,有時雞群還會表現出精神不振、采食量降低、排出綠色糞便等現象。這些反應一般輕微,很快就會消失,表明雞群正在對疫苗產生免疫反應。
2.2 滅活疫苗常見應激反應
雞群在接種滅活疫苗后,常見的應激反應包括注射部位出現游離腫塊、腫頭、腫臉、硬脖、癱瘓、注射部位腫脹糜爛、急性死亡、產蛋下降等現象。其中,腫塊是由于疫苗吸收不良產生的免疫反應,這種現象在寒冷季節出現較多,注射油苗前不進行預溫,容易導致局部毛細血管收縮,時間長了引起局部壞死而出現炎癥,疫苗被包起來形成游離的腫塊。腫頭和腫臉則是由于注射疫苗時注射部位太靠近頭部或針頭方向朝著頭部,導致頭部和臉部腫脹,嚴重者如貓頭鷹狀[2]。硬脖現象是由于頸部肌肉較少,神經和血管比較豐富,油苗注射到頸部肌肉中造成神經和血管壞死。另外,產蛋下降也是常見的應激反應之一,是疫苗接種對雞群產生了一定的生理壓力,導致雞只的產蛋能力受到影響。
雞群在接種滅活疫苗后出現急性死亡的情況很少見,但仍有可能發生。急性死亡通常是由于疫苗接種過程中操作不當或雞只個體反應過于強烈導致的。一是針頭過長或注射過深,導致刺破心臟、肝臟、肺臟等重要器官,引起內出血或器官功能衰竭,從而導致雞只急性死亡;二是疫苗劑量過大或注射速度過快,導致雞只出現急性反應,包括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抽搐等癥狀,最終可能導致死亡。
3 減少雞疫苗免疫應激反應的措施
3.1 選擇合適疫苗
選擇疫苗時應考慮疫苗的安全性。確保疫苗來源可靠、質量有保證,避免因疫苗質量問題導致雞群發生應激反應。同時,根據當地流行毒株類型、雞群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免疫史,選擇適合的疫苗類型和接種劑量。同時,根據疫情的變化和雞群免疫狀況的調整,及時更換或調整疫苗種類和劑量。選擇免疫原性強的疫苗,可以提高雞群的免疫力,減少免疫應激反應的發生。
3.2 免疫程序要科學
制定免疫程序時應考慮雞群的年齡、健康狀況、疫苗接種史以及當地疫情等因素,不同年齡段的雞群對疫苗的反應和需求有所不同,因此應根據雞群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免疫計劃。同時,了解當地疫情和疫苗接種史有助于選擇適合的疫苗類型和接種時間,以提高免疫效果[3]。在使用疫苗前,應仔細閱讀疫苗說明書,了解疫苗的接種方法、劑量、時間等要求,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應激反應。
3.3 優化雞舍環境
確保雞舍內空氣流通,避免有害氣體積累。合理設計通風系統,根據季節和天氣變化調整通風量,保持舍內空氣新鮮。根據雞群的生長階段和外界氣溫變化,合理調整雞舍溫度。在高溫季節,采取安裝濕簾、風扇或噴霧系統等降溫措施,以降低舍內溫度。光照對雞群生長和產蛋性能有重要影響,應根據雞群的需求,合理調整舍內光照時間和強度,模擬自然光照變化。應盡量減少雞舍周圍運輸車輛、機械設備等發出的噪音,或使用隔音材料減少噪音對雞群的影響。飼養密度過高會增加雞群之間的競爭和沖突,導致應激反應;應根據雞舍的大小、通風條件、飼養設備等因素,合理確定飼養密度,確保雞群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舒適的飼養環境。
3.4 減少操作應激
在疫苗接種過程中,應注意操作動作輕柔,避免對雞群造成過大的刺激。使用合適的針頭、適宜接種方法和速度,減少疫苗接種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疼痛感和組織損傷。同時,在疫苗接種前后適當減少飼料和飲水的攝入量,以減少雞群的消化負擔。
3.5 應激后護理
在免疫接種后,飼養員應密切觀察雞群的XxPoqkwWb1TxzK3rON1QvwLXn6WnLFxMtLw61xK04VA=行為和反應,是否出現食欲不振、行動遲緩、呼吸困難等異常癥狀,并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惡化。確保飼料的新鮮、干凈,避免霉變和污染。同時,飲水應清潔、充足,以滿足雞群在應激狀態下的生理需求。在雞群免疫接種應激后,雞群的免疫力可能暫時下降,免疫空白期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因此,加強消毒、隔離、合理使用藥物等措施,緩解雞群的應激反應[4]。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雞疫苗免疫過程中,應激反應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部分雞在接種疫苗后的1~5 d內,出現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拉稀及呼吸道癥狀,有并發癥或繼發癥時可能出現死亡現象。選擇合適的疫苗、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優化雞舍環境、添加營養物質、減輕接種操作應激及應激后的護理等措施,可以減輕雞免疫疫苗后的應激反應,保障雞群的健康和生產性能的穩定。
參考文獻:
[1] 李奎,柳艷紅,魏曉冉雞群免疫應激產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22(7):19-20.
[2] 王友東.熱應激對雞腸道微生物的影響及調控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0(2):44-45.
[3] 徐惠萍,尚文希.減緩雞應激的相關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9(3):130-131.
[4] 胡廣超,孫海龍,程祥琴.蛋雞免疫科學減負方法初探[J].養禽與禽病防治,2020(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