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部室是企業最小的組織細胞,是企業最重要的管理基石。公司實施部室建設夯基工程,創新基層管理新模式,通過黨建統領、群眾路線、參與式民主“三大法寶”,全面激發了員工隊伍活力,切實解決了城市軌道交通現場管理難、安全工作復雜等行業難題,充分調動了產業工人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國企答卷”。
關鍵詞:企業管理;黨建引領;群眾路線;民主自治
近年來,青島地鐵進入三期建設大發展階段,并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地鐵”戰略目標。面對三期建設任務重、標準高,但人員不充裕的矛盾,如何激發員工內生動力,讓基層時刻保持攻堅克難的勢頭和精氣神,全力以赴投入世界一流地鐵建設,成為公司亟須解決的難點問題。
部室是企業最小的組織細胞,是企業最重要的管理基石。針對三期建設新形勢,公司實施部室建設夯基工程,通過黨建統領、群眾路線、參與式民主“三大法寶”,全面激發了員工價值創造的主觀能動性,切實解決了城市軌道交通現場管理難點。
以保障一流地鐵頂層規劃在基層穿透落地為出發點,構建處室、公司、參建單位三級部室建設工作體系,逐級拓寬部室賦能“服務圈”,攜手繪就建設為民“同心圓”,具體為:
核心層:處室內部,通過以人為本、目標導向、事爭一流“三個強化”塑造愿為、善為、有為的“三為”人才;
中間層:公司內部,依托系統觀念、黨建統領、群眾路線“三個堅持”推動部室建設“五保”目標落地;
外顯層:與參建單位融合共建,以“四管”推動現場管理實現工作思路、例行動作、信訪管控、對立關系的“四個轉變”,助力一流地鐵建設大發展。
一、核心層,處室內部
員工自主創造力不足,成為影響個人提升、制約組織發展的掣肘。對此,處室內部以“三個強化”塑造“三為”人才為工作主線,推動員工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轉變。
1. 強化以人為本,“小立法”激活創造力,提升全員“愿為”的思想覺悟
首先,是解放思想,喚醒活力,圍繞“創新力有效激發、服務力持續改進、協同力得到提升”三大核心制定立法項,指標設定簡潔、易行、可落地,發揮群眾智慧和創造力。比如,“將黨建統領、部室建設等思想理念主動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前往一線進行工作指導,或提出精文減會合理化建議的”都能加分。
“小立法”持續升級,結合個體短板差異性,制定員工個性化、定制化提升指標,選取集團“世界一流地鐵”戰略和部室建設理念作為成長關鍵詞,把員工的個人成長與組織成長融為一體,真正實現“伴隨式成長”。
2. 強化目標導向,一切工作向上看齊,增強全員“善為”的實際本領
解決民主自治標準定不高的問題,要一切工作向上看齊。在處室內部細分多個工作組,由“孤軍奮戰”提升為團隊協作形勢;對崗位職責、任務量、能力水平進行全盤摸底,對標集團、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提高工作標準,制定“一崗一策”的提升要求,明確改進方向,提升業務能力。
比如,輿情處置由單一的“按時限要求轉辦回復”升級為“按平臺流量、輿情條數、轉載量分級管控”,輿情處置更加科學高效。
3. 強化事爭一流,搭建干事創業展示平臺,打造全員“有為”的創造局面
在各處室內部啟用重難點任務“揭榜掛帥”,為員工提供成就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誰有本事誰上,加速釋放員工創造潛能。
三期建設迎來多項攻堅任務,沒有成功先例可循,例如世界一流地鐵、數字化建設等專項業務亟須有人牽頭推進。為此處內組織揭榜競選活動,為每個想要干成事的人提供展示的平臺,對按期完成目標的揭榜人給予評優推薦。
比如,2023年一位員工成功揭榜世界一流地鐵統籌工作,經過一年的鍛煉,不僅公司一流地鐵工作有了系統推進,員工個人能力也迅速提升,并在入職10年時迎來了自己的首個集團優秀獎勵。
二、中間層,公司內部
以“三個堅持”全面推動部室建設“五保”目標落地。
1. 堅持系統觀念,健全機制、齊頭并進,推動能力有提升,文化更和諧
公司部室建設發展近兩年來,已完成“有形”創建,亟須在“有實”“有神”上持續深化。原來各處室“單打獨斗”“各自為營”的建設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發展需要,必須從公司層面統籌推進。
因此,制定公司級《部室建設年度工作方案》,為大家指明部室建設要“朝哪干”“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制作“部室建設二十問”宣傳片,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載體提升部室建設傳播力。組織公司級擂臺比武活動,現場隨機抽人上臺答題,理論知識全員熟記于心;健全內部交流評比機制,通過比武檢驗工作成效,搭建擂臺交流經驗做法,感召激勵全員爭先創優。提煉優秀經驗做法,形成公司級部室建設典型案例匯編,把好的經驗推廣出去。
2. 堅持黨建統領,黨員示范、勇創一流,推動作風有轉變,價值有體現
在年底黨建工作總結時,發現當前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夠突出,在急難任務面前不敢亮身份,一味地用“老路子”處理“新問題”,工作質效提不上來。
所以,以發揮黨員先鋒示范作用為著力點,確定了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的提升對策。首先,強化黨員干部“領頭雁”作用,領導班子帶頭成立攻堅隊,打頭陣、破難題。其次,強化黨員的身份責任意識,圍繞一流地鐵、班組建設、保障體系中心工作,定制化、清單式更新黨員量化積分指標,與“小立法”成績掛鉤,實現黨員考核與部室建設雙向考評、雙向用力。
3. 堅持群眾路線,卸擔子、做減法,推動體系運轉更加高效
隨著三期建設全面展開,公司由“單線建設”轉為“多線同建”,體系運轉不順暢,基層被“事務主義”捆綁,成為建設無形的阻力。
走實群眾路線,既然一線員工反映資料多、會議多,那我們就和大家一起研究多在哪里?怎么精簡?對現有會議、報表全面梳理,到各處室、工區調研,對頻次范圍、內容重合度、簽批形式等逐項分析,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發現了很多受慣性思維制約未能察覺的矛盾點。在各方支持下,精簡10類會議范圍,合并報表8項,取消周報3項。讓一線真正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把精力放在現場管理上。
在調研中還發現職責劃分顆粒度不夠,交叉管理、多頭管理,反向授權等問題。因此,及時修訂管理辦法,細化處室職責顆粒度,優化業務授權,并適度放權,程序更加順暢高效。
以創新思維拓寬管理思路,刀刃向內進行自我革命,公司管理體系持續迭代更新,2023年公司成為集團首個ISO9001認證單位。
三、外顯層,建設一線
秉承集團“上下同心 同向而行”的號召,守牢“共同體”意識,將部室與班組融合共建為工作主線,以“四管”推動現場管理實現“四個轉變”,助力一流地鐵建設大發展。
1. 管學習,工作思路由“派任務”向“送服務”轉變
在一線走訪調研時,參建單位提出對集團業務要求不了解,錯不知道錯在哪,改不知道怎么改。
因此,推出“一線黨旗紅 送課進班組”系列培訓,各領導、黨員立足需求下沉一線進行指導,將“思想、專業、政策”送到工區“家門口”。從2022年至今累計一線送課25次,形成宣傳輿情、信訪處置等5大特色課程,深受一線工區歡迎。
2. 管思想,例行動作由“審核檢查”向“參與指導”轉變
各工區存在班組建設發展不均衡問題,部分班組持續觀望,躊躇不前;工區普遍存在著黨務工作不規范,組織生活有形無實的問題。
創新運用BIM數字化工具形成“黨建包保地圖”,篩選出各線路班組建設落后單位重點幫扶。召開“班組建設”組織生活會,會上項目部黨員逐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如何“建設世界一流地鐵”、如何賦能班組建設進行細致地交流探討,在“批評與自我批評”中探索班組建設新路徑。
會上共計提出意見建議45條,其中53%是反映班組建設問題。通過這種交流宣貫,開展定制性班組建設改進“套餐”。會后持續跟進各項問題的改進情況,比如發揮“小立法”正向激勵作用,班組人員“小立法”中缺少加分項的問題已得到解決。
3. 管業務,信訪管控由“滅火式”向“預防式”轉變
地鐵5號線頻繁穿越居民區,如果出現信訪再去處置,必將陷入疲于應對的被動局面。
創新“分級式”考核機制,根據各工區的不同43b48731cf22c8a59ae3ac0ec85f7211情況劃分難度系數,從周邊環境、工程難度、投資進度,綜合確定月度信訪控制值,實施分級預控、月度通報。比如,爆破工法相比盾構施工對周邊影響會更大,不可避免面臨更多信訪投訴。原來的考核會出現“干的多、錯的多”,“分級式”考核就是只要預控好、處置得好,就比信訪少的“躺贏”工區加分更多。
此外,聚焦各工區不同階段的防控難點,制定“伴隨式成長”服務方針,印發系列“紅寶書”,每周走訪重難點工區,“手把手”教學,從隱患研判、策略制定、到處置糾偏全流程跟蹤指導,一線人員處置疑難案件有路徑、更有底氣,逐步扭轉了以往“輕預防、重處置”的慣性思維,信訪管控從“滅火式”向“預防式”轉變。
探索出屬于地鐵建設的“楓橋經驗”,2023年5號線信訪辦結滿意率超95%,福寧立交站信訪數量降低67%,起麥區間500米側穿爆破實現零投訴。
4. 管服務,轉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對立關系
傳統“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使參建單位處于被管理的“弱勢方”,不能充分調動參建各方積極性。轉變思維,讓參建單位站在參與者的角度融入公司管理,成為評判保障賦能效果的“閱卷人”。
建立逆向評價體系,由參建單位制定指標評價建設單位,通過“自下而上”的反向推動,轉作風,提效能。2023年累計查擺問題13項,采納建議24條,公司得分較年初提高9.6%。逆向評價體系榮獲青島市工會“十佳”創新成果,得到市級部門的認可和肯定。
部室建設是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的夯基工程,是打造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的創新實踐,與正在探索的中國式國企管理現代化理念高度契合,在今后的實踐中,也將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探索適應新時期國企發展的部室建設新路徑,努力譜寫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編/馬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