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入夏以來,國內異常天氣頻發,或連晴高溫,或持續暴雨,特別是“七下八上”期間(7月16日至8月15日)各地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或洪澇災害。在旱澇并重的情況下,重慶市重要農產品供應充足,產銷基本平衡,蔬菜、水果、水產、豬肉等農產品價格略有上漲,但總體保持在合理可控區間。
1" 重慶市重要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
1.1" 蔬菜市場運行情況
2024年上半年,重慶市蔬菜播種面積累計達40.97萬hm2,同比增長1.9%,收獲產量累計1 314.4萬t,同比增長5.5%。重慶市蔬菜生產量和供應量穩步增長,市場價格持續低位。7月以來,高溫洪澇等災害天氣給蔬菜調運帶來影響,蔬菜價格持續5周小幅上揚。7月重慶市蔬菜產地均價3.72元·kg-1,環比明顯上漲10.59%,同比略漲2.33%;雙福國際農貿城批發量18.33萬t,環比減少8.40%,同比增加11.24%;批發均價4.81元·kg-1,環比明顯上漲10.80%,同比下跌12.08%;蔬菜零售均價7.22元·kg-1,環比略漲2.55%,同比略跌2.38%。8月第1周蔬菜產地均價3.93元·kg-1、批發均價5.30元·kg-1、零售均價7.52元·kg-1,環比分別下滑0.68%、上漲6.77%、略漲2.24%,同比分別小幅上漲4.17%、6.47%、4.26%。
1.2" 水果市場運行情況
2024年全國各地水果豐產,夏季水果李子、葡萄、西瓜、桃子等供應充足、品類齊全,市民的“果盤子”日漸豐富。7月重慶市主要大眾、時令水果零售均價10.16元·kg-1,環比下跌10.66%,同比略跌2.37%。其中,李子、葡萄、西瓜、桃子等時令水果因季節性特征環比明顯下跌,同比均出現上漲,分別漲4.57%、9.93%、3.55%、4.84%。7月下旬,重慶市水果價格在維持多日平穩后略微上浮。8月第1周重慶市主要大眾、時令水果零售均價10.39元·kg-1,環比略漲2.25%,同比平穩。
1.3" 水產市場運行情況
7—8月進入汛期,強降雨增多,池塘水位高漲,但當地水產部門反應迅速,提前組織集中捕撈、疏通管道、加固圍網圍欄等應對措施,及時應對暴雨洪災,本地魚出塘量未受影響。據監測,7月地產水產品產量為1 882.55 t,環比增加6.03%,同比增加16.61%,重慶井口批發市場和涪陵新大興國際漁業批發市場交易量均增加。7月水產價格整體平穩波動,其中產地均價13.91元·kg-1,環比平穩,同比小幅上漲2.07%;批發均價17.21元·kg-1,環比穩中略漲1.48%,同比下跌10.27%;零售均價20.03元·kg-1,環比、同比均表現平穩。8月第1周重慶市水產產地均價下跌,批發、零售均價小幅上漲,同比均跌。
1.4" 豬肉市場運行情況
豬肉市場整體受旱澇影響較小,主要受生豬產能去化、進口量減少、暑期消費推動等影響,7月重慶市生豬、豬肉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其中,生豬價格19.22元·kg-1,環比漲3.76%,同比漲33.35%;豬肉價格27.79元·kg-1,環比漲3.31%,同比漲17.07%。8月第1周生豬價格19.70元·kg-1,環比穩中略漲1.71%;豬肉價格28.06元·kg-1,環比平穩,整體漲勢逐漸放緩。
2" 旱澇并重期間重慶市農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2.1" 個別農產品價格波動明顯
重慶市農產品市場整體受極端天氣影響較小,但個別品類價格波動明顯。因國內部分蔬菜產地受災、高溫高濕天氣易腐壞、炎熱天氣消費增加等,個別蔬菜價格漲幅較大。7月黃瓜產地、批發、零售均價環比分別上漲52.22%、70.99%、26.32%;青椒產地、批發、零售均價分別上漲39.45%、111.27%、20.15%。另外,小龍蝦受暑期外出游玩人數增加,市場消費需求持續擴容影響,其產地、批發、零售價分別上漲21.03%、22.57%、5.15%。
2.2" 蔬菜等運輸損耗和成本增加
農產品流通過程中損耗率較高是國內農產品產銷中面臨的難點之一。2024年夏季全國大面積異常天氣,天氣炎熱,旱澇并重,尤其雨水偏多,農產品運輸的損耗和成本增加,特別表現在新鮮蔬菜上。7月雙福市場批發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的均為茄果、瓜果、蘿卜等容易腐壞變質的蔬菜。加之四川、湖北、貴州等周邊省市先后遭遇暴雨洪澇災害,蔬菜、水產等市外調運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2.3" 消費低迷情況仍存在
據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重慶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持續低位運行,農業生產平穩向好,鮮瓜果、雞蛋、鮮菜、肉類等供應充足,食品價格下降。在近期旱澇災害頻發的情況下,部分農產品暫時出現小幅上漲,但市場消費缺乏持續有效的拉動力,豬肉、水產、水果等部分農產品仍存在供過于求的現象。
3" 后期重慶市農產品產銷建議
3.1" 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工作
做好重慶市重要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工作,充分發揮其市場引導和參與決策的作用。完善果蔬、肉類、水產等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市場監測體系,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隊伍建設,及時掌握農產品市場動態及價格信息,重點關注農產品流通環節滯銷、脫銷、市場價格不合理等問題,并不斷推動市場監測預警工作的數字化、智能化。
3.2" 健全農產品物流冷鏈網絡
健全農產品物流冷鏈網絡,持續推進農村地區冷庫、冷藏車輛等基礎設施建設,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冷鏈物流智能化管理,降低蔬菜、水產等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和成本,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3.3" 強化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
強化本地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提升“三品一標”水平,打造“巴味渝珍”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及更多具有標志性識別度的農產品品牌,如涪陵榨菜、武隆高山白菜、江津花椒、石柱莼菜等。借助抖音、美團、淘寶等電商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完善農村電商銷售的配套服務,促進本地重要農產品銷售,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