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外無人機技術取得令人矚目的進步,多型無人機在實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美軍無人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區執行偵察、監視和打擊任務,提高了作戰效能。多型無人機在俄烏沖突中大量應用,執行偵察、打擊、電子戰、心理戰等任務,成為主戰裝備之一。下面梳理國外無人機典型作戰任務和任務案例。
情報監視偵察
情報監視偵察是指無人機利用多種機載傳感器,收集目標紅外、光學、聲學、振動波、無線電波等信號特征,從而識別目標并監視目標行為。不同作戰平臺搭載各種偵察監視設備,在不同戰場執行任務。其中,無人機利用雷達、光電/紅外吊艙等傳感器執行偵察監視任務。在戰場上,俄羅斯“海雕”-10無人機偵察監視敵方坦克、裝甲車等地面目標,并引導火炮、火箭炮等裝備打擊目標。
察打作戰
察打一體無人機既能承擔偵察任務,也能執行打擊任務,或者說先執行偵察任務,待發現目標后,使用機載武器打擊目標。偵察設備和武器是中大型無人機典型任務載荷。雖然無人機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只有少數國家才擁有研制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的技術實力。
大部分中大型無人機除了掛載偵察設備外,其機腹、機翼下方都可以安裝導彈、精確制導炸彈等武器。例如,美國MQ-9“死神”無人機掛裝了雷達、“海爾法”導彈,集察打功能于一體,是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典型代表,曾在中東地區執行多次暗殺任務。2019年,美軍MQ-9無人機在敘利亞上空發射導彈,成功摧毀行駛中的一輛汽車,擊斃車內一名武裝頭目。2020年,美軍使用MQ-9殺害了伊朗革命衛隊精銳部隊“圣城旅”的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除了對地攻擊以外,無人機有望執行制空任務,但大部分型號都處于試驗階段,尚未實現應用。2017年,美軍一架MQ-9“死神”無人機成功發射一枚AIM-9X空空導彈。2020年,俄羅斯S-70“獵人”無人戰斗機開展空空導彈發射試驗。這些無人機空空導彈發射試驗,都是為未來制空作戰做技術儲備。
在納卡沖突中,土耳其生產的“旗手” TB2無人機掛載光電/紅外吊艙、空地導彈等任務載荷,出色完成察打任務。
電子戰
電子戰無人機是指裝有電子對抗設備,專門執行電子戰任務的裝備,分為偵察干擾無人機、反輻射無人機等類型。當前,電子戰無人機已經發展為集偵察、干擾、打擊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作戰平臺,在近年爆發的幾場局部沖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電子戰無人機憑借獨特的優勢,在制電磁權作戰中大顯身手,成為電子戰的關鍵裝備。下面闡述電子戰無人機的作戰任務。
偵察干擾
無人機掛裝雷達、通信干擾設備等電子戰任務載荷,執行偵察、通信干擾任務。在俄烏沖突中,由俄羅斯“海雕”-10改裝而成的“蚊子”偵察干擾無人機安裝了電子戰設備,對敵軍無線電通信系統實施干擾,切斷敵方前線部隊與后方指揮所之間的通信。該機安裝了視頻系統,操控員根據所執行的電子戰和空中偵察任務,靈活切換通信干擾和視頻偵察功能,進而獲取敵方態勢和位置視頻,標注無線電通信系統發射源位置。
防空雷達攻擊
反輻射無人機是近年電子戰領域重點發展的產品。該型無人機安裝了信號接收機、自動尋的器和戰斗部。當信號接收機截獲敵方雷達發射的電磁輻射信號后,尋的器對敵方電磁輻射信號進行分類和識別,確定威脅等級,選定攻擊目標,然后,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根據尋的器輸出的敵軍信號源方位和仰角數據,控制反輻射無人機飛抵目標空域,對敵軍雷達實施攻擊,摧毀敵軍雷達陣地。反輻射無人機一般先于有人戰斗機飛抵目標空域執行任務。在納卡沖突中,阿塞拜疆軍方使用從以色列進口的“哈洛普”反輻射無人機,打擊了亞美尼亞S-300防空系統雷達。
誘餌任務
誘餌無人機通常是一次性裝備,在作戰中充當誘餌即假目標,執行兩種典型任務。一是模擬戰斗機,引誘敵方雷達開機,為己方情報收集、雷達電磁輻射信號源位置確定提供目標指示。在納卡沖突中,阿塞拜疆曾使用“安”-2有人運輸機改型而成的無人機作為假目標,誘騙亞美尼亞防空陣地雷達開機,從而定位對手防空系統位置,摸清對手防空火力部署,隨后,“哈洛普”無人機跟進攻擊,摧毀亞美尼亞防空系統雷達;二是模擬大規模集群進行佯攻,迷惑敵軍防空雷達,使敵軍無法判明戰場態勢。
反無人機作戰
彈藥打無人機、無人機蜂群是一種高成本作戰,反制方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一架小型無人機價格為幾千元,200枚近程防空炮彈價格為幾十萬元,而一枚近程防空導彈價格是幾百萬元。如此巨大的差價迫使諸多國家不得不尋找可行的低成本反無人機解決方案。于是,一種新型反無人機系統即無人機應運而生。
2019年10月,美國安杜里爾公司利用一套“無人機粉碎機”反無人機系統中的“幽靈”無人機擊落了一架四旋翼無人機,而“幽靈”無人機完好無損地返回地面。這種新型反無人機系統當前處于試驗階段,尚未在實戰中應用。
通信中繼
在復雜電磁環境下,作戰平臺作戰半徑大打折扣,需要無人機提供通信中繼支撐,例如,美國“黑翼”無人機為潛艇提供通信中繼服務。無人機具有部署靈活、響應快速等優點,攜帶超高頻和甚高頻無線電通信設備執行通信中繼任務,向后方指揮中心傳輸戰場態勢信息。在偏遠地區作戰,部隊缺乏有效通信網絡,通信中繼無人機能夠實現信息互聯互通。
后勤保障
無人機在后勤物資運送、空中加油等后勤保障領域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
物資運送
為激烈的戰場前線、偏遠基地運送物資,一直是危險任務。為解決后勤物資保障的難題,滿足軍方需求,國外開發了許多貨運無人機。例如,美國空軍啟動“敏捷至上”項目,旨在探索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在特種作戰、物資運送、救援等領域運用的可行性,推動民用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隨著自主技術的快速發展,貨運無人機投送能力將大幅提升。
空中加油
無人加油機已成為戰斗機、轟炸機等空中作戰平臺執行遠程打擊任務的重要支援力量,隨著人工智能、飛行控制、隱身等技術快速發展,無人加油機技術也在不斷成熟。美國研制的MQ-25“黃貂魚”無人加油機已經在試驗中為E-2D預警機、F-35C戰斗機實施空中加油。
心理戰
音頻傳播
在戰時,無人機可承擔三種音頻傳播心理戰任務。一是無人機在空中喊話,宣揚己方攻勢和戰果,同時歪曲丑化對手,對敵軍官兵進行攻心;二是無人機利用基于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音頻造假手段,迷惑對手,瓦解敵方軍心并挑撥激化對手內部矛盾;三是無人機在空中廣播模擬眾多裝甲車行駛、戰斗機轟炸的恐怖聲響,引發敵軍士兵緊張和驚恐。
傳單拋撒
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曾采用CQ-10“雪雁”無人機專門執行傳單精確拋撒心理戰任務。
手機短信發送
在俄烏沖突中,俄羅斯“海雕”-10無人機對移動無線通信網絡進行干擾,向烏軍官兵手機發送勸降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