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黨中央印發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第三次修訂《條例》。《條例》從黨章這個總源頭出發,堅持嚴的基調,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與時俱進完善紀律規范,進一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帶動各項紀律全面從嚴,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發揮紀律建設標本兼治作用,必將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條例》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著眼推動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圍繞加強對黨員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作出一系列修改完善,有著深遠的戰略考量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堅持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引領紀律建設,將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轉化為紀律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強調要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條例》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將近年來我們黨強化正風肅紀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固化下來,為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堅強紀律保障,釋放從嚴治黨越來越嚴、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充分彰顯了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條例》還著眼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三個務必”等內容轉化為紀律要求,明確紀律建設的功能定位和宗旨目標,引導全黨永遠保持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精神,確保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做到全黨目標一致、團結一致、步調一致。
(二)堅持尊崇和維護黨章,將黨章要求具體化為紀律規定
黨章是我們黨內的根本大法,是制訂其他黨內法規的根本依據。此次修訂《條例》,首要原則就是堅持尊崇和維護黨章,用黨章這把尺子衡量干部、丈量工作,維護黨章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黨的二十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在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中,增寫了“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內容,《條例》據此在第九十四條也增寫了“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內容。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反對特權的一貫立場,引導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守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著眼把作風建設往縱深推進,重拳糾治“四風”潛滋暗長、隱形變異問題
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糾治“四風”不能止步。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釘釘子精神持續糾治“四風”,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頑固性反復性等特點和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條例》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治,細化完善條款,充實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行為的處分規定。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拍腦袋”決策、“一刀切”機械執行、把“痕跡”當“政績”等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作出處分規定,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和堅守,推動從制度上常態解決“四風”頑疾,推動黨員真抓實干、擔當作為,認真回應群眾關切,切實維護群眾利益,促進良好作風養成。
(四)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統一起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條例》注重把加強管理監督和激勵擔當作為統一起來,堅持實事求是,有針對性地作出紀律規范,加強了與“三個區分開來”的貫通銜接,激發廣大黨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條例》為監督執紀實踐中合理運用“三個區分開來”提供了法規依據,有利于準確定性量紀、涵養鼓勵擔當作為的黨內政治生態。讓監督與信任并存,震懾與激勵并舉,既劃清了紀律的底線紅線,又有利于激發廣大黨員的動力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狠抓紀律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成為新時代黨的建設鮮明主題,從根本上扭轉了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但還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突出問題。《條例》堅持問題導向,扎緊制度籠子,體現了紀律建設的政治性、時代性和針對性。
(一)突出了政治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紀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紀律建設必須圍繞黨的政治建設來進行,體現和反映政治建設的要求。此次《條例》修訂,緊緊圍繞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部署要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處處體現嚴格的政治要求,把紀律建設的政治性提高到新的高度,必將進一步推動全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全黨令行禁止,不斷鞏固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二)彰顯了時代性
《條例》緊緊圍繞我們黨承擔的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圍繞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作出了許多體現時代特點的新規定。針對一些黨員領導干部把事業與名利捆綁,私心雜念作祟,鐘情于“做秀”,盲目舉債、寅吃卯糧,搞低層次重復建設的問題,《條例》督促黨員領導干部端正政績觀,把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真正落下去,引導其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摸實情、辦實事,真正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三)增強了針對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圍繞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時代命題和現實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強調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要求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在增強紀律針對性上下更大功夫。《條例》針對管黨治黨的突出問題和監督執紀中發現的新型違紀行為,舉一反三、以案明紀,新增“負面清單”,增強了管黨治黨的精準度和有效性。針對監督執紀中發現的一些普遍性、典型性問題,《條例》充實完善了相關違紀情形的內涵與外延,持續釋放正風肅紀反腐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的強烈信號。新的紀律規定針對性強、精準度高,有利于充分發揮紀律建設標本兼治的利器作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條例》著眼加強對黨員全鏈條全周期全覆蓋的監督管理,對違紀行為認定和處理的相關條款進行了相應調整完善,劃出了更加清晰、更加嚴格、更加突出的紅線底線,引導廣大黨員把紀律紅線印刻于心,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在規制對象上,向全體黨員覆蓋。《條例》在諸多條款中,將處分適用主體由“黨員領導干部”進一步向全體黨員拓展。從抓“關鍵少數”到管“絕大多數”,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應有之義,是強化對全體黨員紀律約束的現實需要,體現了監督對象的全覆蓋。
在遵規守紀上,向廉潔齊家拓展。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出問題,大多與身邊人有關聯。《條例》在要求黨員本人廉潔自律的同時,加強對其親屬、身邊工作人員和其他特定關系人相關違紀行為的規制,緊盯違規用權的現實問題,堅決維護公平正義,有利于防范廉政風險,督促黨員牢記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自覺破除特權思想、特權行為,加強家風家教建設,促進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始終做到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在治理領域上,向模糊地帶挺進。《條例》緊跟時代發展,回應現實關切,緊盯黨內存在的不符合黨紀要求卻又無明確處分依據的違規行為,針對性完善相關規定。針對當前有的黨員在網上有不當言行,散播虛假消息、泄露敏感信息等問題,增寫對違背公序良俗、在網絡空間有不當言行的處分規定,強調了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無論大屏還是小屏,都沒有法外之地、輿論飛地。要求黨員時刻嚴格要求自身,增強依規依紀用網的意識,規范網絡言行,做到網上網下一個樣。
在干事創業上,向強化擔當深入。《條例》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的要求,針對當前有的黨員搞好人主義,滿足于做太平官,遇到矛盾繞道走、碰到難題往上交等不良現象,作出了新的規定,推動黨員堅守原則、落實責任、敢于斗爭。引導廣大黨員知重負重、攻堅克難,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責、為民造福。
在日常監管上,向全程跟進做細。《條例》進一步強化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注重發揮黨組織功能,著力改變以往只教育不問效、只審批不監督等現象。
在監督執紀上,向全周期輻射。《條例》著眼懲戒有的黨員因表現尚好而心存僥幸,以離職或者退休逃避組織監管兩個方面的現實問題,強調不僅要抓好入黨任職階段的表現,也要管好入黨前和離職退休后的行為,提醒黨員只要違犯黨紀就不可能逍遙法外,破除黨員以離職退休逃避責任追究的幻想,提醒黨員退休后也要一以貫之遵規守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