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進行第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提供了根本遵循。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目標要求,這是黨中央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對就業工作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積極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需要從戰略高度通盤考慮,深入把握我國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更加突出就業優先,不斷促進就業量的擴大和質的提升。
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就業。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是應對就業問題的根本舉措a6131958e85734fdfbca2c9ff44d2b25。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根本途徑在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隨著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培育壯大,我國高質量發展持續取得新進展,孕育了大量就業機會和潛力。當前和未來,要更加自覺地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容量。從高質量發展中開拓高質量就業空間,既有利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又能進一步釋放人才紅利,為未來發展積蓄動能。
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就業。高質量充分就業,是增加收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基礎,也是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主要依托。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為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擴大就業、增加就業崗位是提高就業質量的首要任務,實現充分就業是提高就業質量的前提和基礎。當前及未來,不斷擴大就業、持續增加就業崗位是就業工作的重要任務。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開發更多有利于發揮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鼓勵青年投身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創業,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外出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并重,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引導外出人才返鄉、城市人才下鄉創業。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和務工收入,防止因失業導致規模性返貧。
高質量充分就業是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就業。當前,我國已進入人口發展新常態,雖然人口和勞動力規模依然龐大,但勞動力大齡化特征明顯,并存在供需結構性就業矛盾問題。結構性就業矛盾,本質是勞動力供給與崗位需求不匹配。針對人力資源供需不匹配這一結構性就業矛盾,必須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從破解“有活沒人干”入手,解決“有人沒活干”的問題。一方面,加強教育培訓提升就業能力。統籌抓好教育、培訓和就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增強技能培訓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提高勞動者素質,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另一方面,完善供需對接機制。通過舉辦招聘會、供需對接會以及“入企問需、送崗上門”等各類就業活動,線上、線下廣泛發布招聘信息,解決企業招工難問題,并力求做到人崗相適、用人所長、人盡其才,提升就業質量和穩定性。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千家萬戶、千行百業的期待。要不斷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形成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強大合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