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決賽暨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中國區選拔賽(以下簡稱“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在浙江寧波舉行,經過初賽和省賽的層層選拔,我非常榮幸地獲得了全國二等獎的好成績。
精心準備作品
剛上高一,我就接觸了學校開設的創新實驗課堂。在創新實驗課上,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包括有趣的化學反應、神奇的動植物細胞和神秘的編程語言等。在興趣的指引下,我跟著創新實驗課的越老師開始水中智能機器人——無人船的項目式學習。
越老師是我科創道路上的引路人。在越老師的鼓勵下,我參加了2024年3月舉辦的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學生水科技發明比賽安徽省選拔賽,并獲得了發明創新類A組二等獎,順利地被推選參加全國決賽。
我的參賽項目是智能無人船采樣系統。無人船配備遠程操控系統和采樣裝置,通過Python程序語言進行編碼實現利用坐標點控制無人船的采樣軌跡和采樣時間,使得無人船可以在遠程平板控制端設置采樣量、采樣軌跡和采樣時間等。大賽要求準備一份PPT展示作品的制作背景、流程與實驗過程等,同時還要現場介紹自己的作品以及作品對水科技領域的意義,以考查選手的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
在準備階段,我通過收集資料、實地考察、查閱文獻和參加講座等了解當前水資源管理領域的現狀和需求。隨后,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我開始著手選購無人船的零部件,組裝無人船系統,編寫遠程控制端程序。最后,通過現場測試,逐步優化采樣裝置的功能。
在決賽的準備過程中,因為調試程序時多次失敗,我一度想放棄。在老師和父母的鼓勵下,我逐漸恢復信心,耐心調試程序代碼,最終將作品帶到了決賽現場。
沉穩應對比賽
比賽場地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大堰鎮箭嶺環境學習中心,在這里,我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同齡人一起展示自己的作品與創新想法。
我所在的參賽小組的比賽時間初定在2024年5月26日下午6點左右,我與帶隊老師提前到達比賽等候區。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小伙伴們,盡管我已演練多次,解說稿不知道背誦了多少遍,設備也反反復復檢查了,但內心仍有些慌亂。1號、2號、3號……終于,輪到我了。
拿起話筒,難免還是有點緊張,但我迅速調整了狀態,用流利、富有感情的語調展示智能無人船采樣系統的研究背景與意義、實驗調研、現場調試與功能等,給評委留下了較好的第一印象,為比賽開了個好頭。
接著,答辯環節開始。評委們針對智能無人船采樣系統的創新點進行提問,我自信大方地回答了評委們提出的問題。評委們對我的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作品不僅展示了中學生科技創新的潛力,也為水環境保護領域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我的無人船裝置體型較大,僅將遠程控制端帶去了現場,影響了評委的觀感。最終,我獲得了二等獎。
賽后及時總結
回首過去的半年,我經歷了種種挑戰與喜悅。在面對挫折時,我曾感到無奈,但在收獲成功時,我也曾充滿喜悅。熬夜奮戰后的疲憊和取得進展后的興奮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我這段時光的鮮活記憶。獲得全國二等獎是對我努力的肯定,它不僅是榮譽,更是一種信念的延續。這段旅程告訴我,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只要愿意突破自己的思維局限,生命就能激發出無限可能。
在參與這次比賽的過程中,我收獲的不僅僅是技能和知識,更多的是對自己、對團隊協作以及對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新認識。同時,我也希望能夠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為實現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貢獻自己的力量。
(欄目編輯" 田春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