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現實挑戰,需要廣大班主任在實現自身現代化的同時,始終追求班集體現代化培根鑄魂的教育性價值,班集體建設的任何一項工作都應指向學生健全人格的素養發展、精神豐盈和價值引領,需要深度落實國家《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精神:“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加強班集體管理,強化集體教育,建設良好班風。”將班集體現代化建設視為開展集體主義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強調通過集體來教育學生,充分發揮班集體的教育力量,引導學生養成在各種集體中作為時代新人所需要的集體主義精神品質。
本期關切“班主任打造班集體現代化育人精神”的主題,旨在通過激發師生主體的生命活力,培育班集體的核心競爭力量,凸顯班主任現代化的關鍵要素。班主任在踐行現代化的過程中,高度認同班集體是班級發展的高階形態,優質的班集體建設正是現代化班級發展美好愿景的價值選擇。充分體現“現代教育集體已不是傳統教育意義上的教學集體,而是一個以社會化學習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管理三位一體的教育主體”。積極發揮班集體培育學生集體主義公民品質的基礎性教育發展平臺作用,突出現代化班集體的凝聚力、歸屬感、個性化、合作性和創新性特征,有力推動學生核心素養高質量發展。
班集體現代化是班主任普遍期待的一種班級立德樹人的新樣態,教育者應充分看到班集體對學生群體的教育價值,讓班集體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生活、結伴成長的溫馨場域。師生結成班級命運共同體和成長共同體,班主任是成長導師,學生是成長伙伴,兩者之間建立平等溝通、真誠交往、合作共享的班集體生存方式,使師生身心舒展自由,生命健康成長。充滿足以讓班級不斷進取、勇于超越的精神力量,包含學生對所處集體的認同感、向往集體的共情感、合力拼搏的目標感、樂于承擔的責任感、特色收獲的成就感以及集體至上的榮譽感。
然而,理性審視當下班集體建設中的問題不難發現:一些班主任角色定位迷失,習慣擔負該班常規事務的管理責任,疲于應付各種矛盾糾紛和突發事件;往往以耳提面命、嚴苛斥責的權威形象示人,班集體引領者的角色意識薄弱。有的班主任支持學生“自治”缺位,習慣固守師者的主宰地位,學生很少參與班級的自我管理,常以“依賴性”思維,導致缺乏主動性,班集體意識得不到強化。更有班主任目光短淺、未來視角缺失,班集體建設缺少長遠、整體、系統性的架構,目標走向“劃一”,手段趨向“15bcba0dc312bfed62dbb5862feb7f7a規制”,逐步消磨了學生和班集體的生命靈性。因此,走出慣性帶班的荒原,走向班集體現代化的綠洲,需要強化三點:
1.班集體現代化的頂層設計。創建現代化班集體需要班主任基于自己的班級育人觀、治理觀、集體觀、師生觀,對班級生存的現實和未來發展的期待及自身的專業發展作出理性研判。精心從確定奮斗愿景、樹立良好班風、優化育人環境、師者尊重信任、選拔培養干部、開展多彩活動、創設主題班會、強化管理網絡、加強特色建設等方面系統建構,優化建設現代化班集體的路徑和方法,自覺形成推動班主任主動走向班集體現代化的卓越行動策略。
2.班集體現代化的文化輻射。創建現代化班集體需要班主任堅持以班級精神指引人,確立合理而適恰的文化規范,發揮價值引導、和諧秩序、滋潤行為、賦能增效等育人功能,影響并調節著集體的發展,提升學生的集體使命感、榮譽感。尤其是在達成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中不斷建構起集體的聚合力與行動力,切實保障集體意志與個人行動的統一。在同心融洽的班集體現代化文化氛圍中,喚醒學生的生命自覺,潛移默化地激勵著學生成長。
3.班集體現代化的特色實踐。創建現代化班集體需要班主任著眼于大信息、大概念、大主題的現代化發展時代背景下,以發展學生價值認同、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重,注重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廣泛地開展健康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和雅趣藝術、體育科技等活動,積極創生高質量、高品位、高效益的班集體特色活動,引導學生在班集體現代化活動場域中互動、對話、體驗,用班集體品質影響個體,讓個體在班集體的影響下健康發展。
辜偉節 中國教育學會班主任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首任副主任,江蘇省教育學特級教師、教授級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