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基于業財融合視角推進全面預算管理是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質量的有效方式,各大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轉變管理認知,開始推行業財融合實踐機制,加快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實現資源配置與成本管控的目標。文章以企業推進全面預算管理為主題,分析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闡述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環節認知不足、預算執行力度不足、風險管理體系不夠完善、預算信息系統建設落后等問題。針對以上不足,提出企業深化員工預算管理認知、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增加預算信息化建設投入等建議,希望為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推進提供一些參考,不斷提升企業持續經營運轉的能力。
[關鍵詞]業財融合;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意見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全面標準化的管理模式,通過制訂科學的管理計劃來避免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隨意性。在全面預算管理執行中,企業以預算管理目標為指引,嚴格依據預算指標配置資源,有效利用各項資金,不斷提升內部資金的使用價值,實現預期的盈利目標。但多數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執行中業財融合不足,導致預算管理部門無法及時獲取業務部門數據信息,部分數據信息失去時效性而不具備相應的使用價值。預算管理部門也未能有效監督各業務部門的預算執行過程,因過程控制不夠嚴格而產生預算形式化現象。可見,業財融合對于企業提升全面預算管理質效至關重要。當前,在業財融合背景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尚不完善,對此加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意義
1.1 增強預算管理的可行性
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擴大自身經營規模,更要提升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在業財融合背景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能夠促使業務活動、財務管理深度融合,幫助業務部門樹立財務思維、財務部門立足于業務經營角度思考問題,提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執行的可行性,實現對各個經營環節的高效管控,全方位規避企業經營環節的各項風險隱患,有利于提升企業運營水平[1]。
1.2 增強戰略發展支持性
企業通過深化落實業財融合,能夠制定科學合理的戰略發展規劃,提升戰略發展規劃的有效性,并通過全面預算管理與戰略規劃對接,將全面預算管理滲透于日常經營活動中,有利于合理分配利潤,優化內部投融資結構。同時,業財融合的順利實施,也能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相應的信息支持,反饋戰略規劃執行情況,減少預算管理工作阻力,包括市場、工序、政策等,確保實現預期的戰略規劃目標[2]。
1.3 增強發展決策的前瞻性
立足于經濟新常態背景,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復雜多變,需要樹立全新的發展觀念,不斷搶占發展先機,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優勢。通過推進業財融合,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能夠依托企業戰略目標,統籌安排內部資源并有效控制成本耗費,有利于支撐企業科學決策、高效發展。同時,全面預算管理也體現了企業制定發展決策的前瞻性。企業以業務端各項經營數據為基礎,總結業務活動發展規律,在有效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內部經營活動的規范性,支撐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3]。
2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內部預算管理認知不足
在業財融合背景下,企業各層級預算管理認知不足是影響全面預算管理實效性的重要因素。首先,企業管理層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知不足,未能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難以履行好自身的監督、協調職責。部分企業雖開展了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但是由財務人員全權負責,預算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質量無法保障。其次,部分企業不重視對預算管理人員、基層員工的培訓,相關員工的預算知識儲備不足,不明確自身在預算管理工作中承擔的職責,難以高效配合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影響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執行效果。最后,部分企業缺乏預算管理企業文化,且預算氛圍不夠濃厚,各層級員工忽視預算管理,也難以認真履職,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執行效果不佳。
2.2 全面預算執行力度不足
預算管理執行環節作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關鍵環節,若企業未能嚴格加以控制,則會功虧一簣,浪費企業資源成本、時間成本。首先,部分企業缺乏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管理原則、預算目標、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調整以及預算考核相關規定不夠全面,員工不明確相關規定,工作執行環節仍然容易受個人主觀因素影響,難以體現全面預算管理的約束性作用。其次,部分企業預算管理執行監督不足,相關責任主體并未有效承擔起自身的監督職責,預算執行環節的差異未能及時調整,導致企業資源浪費,資金管理效率低下,當期預算執行效果不佳,不利于發揮全面預算管理效用。最后,部分企業忽視了績效考核對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部分企業雖實施了績效考核,但績效考核指標的科學性不足,在指標制定環節考量的因素不夠全面,因不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激發了員工的不滿情緒,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部分企業不重視應用績效考核結果,獎懲措施落實不到位,考核結果未能切實影響到相關責任主體的利益,導致其難以有效調動員工積極性,預算執行效果不佳。
2.3 風險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預算風險管理體系不夠完善,也是部分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首先,部分企業在預算管理目標制定環節存在風險,僅考量往期的預算指標,因基期數據的科學性不足,影響到現階段指標制定的合理性。其次,部分企業不重視預算執行風險監測,內部存在隨意調整預算指標的現象,未能考量到預算調整適應的情況,且缺乏規范的預算調整程序,使得預算執行環節存在一定風險。最后,預算組織架構設置存在風險,一些企業預算組織架構過于繁雜或簡單。繁雜會使得預算管理流程復雜化,增加相應的管理成本,且預算效率降低;簡單則無法體現相應的約束作用,且未能嚴格分離不相容崗位,容易導致違反規則現象的出現。
2.4 預算信息系統建設落后
部分企業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落后,影響到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效果。首先,部分企業信息系統建設停留在基礎層面,各部門系統獨立存在,業務、財務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數據信息傳遞渠道,且系統建設功能不完善,無法有效支撐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各個環節高效落實。同時,部分企業未能有效開發系統的自動監測功能,對于各項風險指標難以及時調整,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執行效果不佳。其次,部分企業忽視了信息系統安全建設的重要性,未能及時向員工普及系統安全管理要求,未能及時引進必要的系統防護軟件,系統軟硬件設施更新不及時,容易產生相應的風險問題。最后,部分企業缺乏必要的信息技術人員配置,無法高效支撐預算工作、信息系統安全建設工作的開展。
3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意見
3.1 深化預算管理工作認知
首先,企業管理層需轉變預算管理認知,預算管理工作不僅是財務部門的職責,管理層也需承擔起制定預算目標、分配預算任務、執行預算考核方面的責任,有效統籌、協調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企業可在預算前期組織管理層會議,制訂預算管理工作執行計劃,確保管理層認真對待,營造良好的全面預算管理氛圍。其次,企業應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培訓工作,為各部門員工普及預算管理知識,豐富各部門預算管理知識儲備,并合理劃分相關工作責任,使各部門員工明確自身職責,確保預算工作切實執行到位。最后,企業也可建立預算管理企業文化,將預算管理置于戰略高度,在企業上下營造濃厚的預算管理執行氛圍,促使新老員工在內部氛圍的影響下,提高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高效落實好各項工作[4]。
3.2 加大全面預算執行力度
首先,企業可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制度內容中可涉及預算管理原則、預算管理組織體系、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與控制、預算調整、預算考核等各個環節。例如,在預算管理原則中應堅持“量入為出、輕重緩急”相結合的工作方法,并確保預算管理的真實性、可行性;在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建設中,預算管理委員會作為決策機構,由企業總經理、副總經理、各部門負責人組成;財務部門可作為預算管理監督部門,負責匯總編制內部預算,對預算方案加以調整;在預算編制環節,可詳細闡述預算編制原則、內容、程序等。其次,加強預算執行監督,財務部門、預算部門、企業管理層均可承擔相應的預算監督職責,及時觀察預算執行環節實際完成與指標之間的差異,并加以動態化監督,協助相關部門負責人分析問題背后的原因,以解決根本問題為目標,確保預算效果。最后,企業應加強預算績效考核,遵循目標原則、激勵原則、時效原則、例外原則以及分級考核原則,其中例外原則是指因產業環境變化、市場變化、重大災害等因素導致預算目標無法完成的,應對考核進行特殊處理。企業內部應以預算目標為基礎,結合預算管理制度、員工實際工作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預算指標,考量員工預算指標完成情況,結合預算考核結果,匹配以對應的獎懲策略。針對預算指標完成結果優秀的員工、部門,給予相應的績效薪酬,并完善員工晉升路徑,給予員工精神激勵。針對預算指標完成結果不佳的員工、部門,管理層應及時與該員工、部門負責人談話,展開定向幫扶,增強員工危機意識,切實調動內部員工執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積極性,確保企業收獲良好的預算管理執行效果[5]。
3.3 完善風險管理體系
首先,控制好預算目標制定風險。企業必須確保預算數據來源準確,杜絕僅以歷史數據為預算基礎制定預算目標,內部應結合企業外部發展環境、戰略發展目標以及年度業務規劃、歷史數據制定相應的預算目標,提升預算目標的科學性,高效控制成本,提升內部資源使用效率。其次,做好預算執行風險監測。預算監督部門應嚴格檢查內部隨意調整預算指標的現象。考察各部門預算指標調整的合理性,在嚴格評估預算指標可行性的基礎上,要求相關部門嚴格遵循企業預算調整申請程序,在審批通過后,方可執行新的預算。最后,嚴控預算組織結構設定風險,簡化繁雜的預算管理組織體系,抓好決策、執行與監督三大架構環節,減少預算工作成本,嚴格分離不相容崗位,并落實好相應的審批決策機制,提升預算運行順暢性以及效率[6]。
3.4 加強預算信息系統建設
為有效提升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效率及業財融合程度,企業應建設完善的、信息數據共享的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推進。首先,企業應建設具備統一數據信息傳輸口徑的共享信息平臺,在平臺中嚴格設置權限,使業務部門、財務部門能夠高效穩定傳遞數據信息,為全面預算管理提供數據支撐。企業也需完善信息系統功能,涉及基礎信息庫管理、項目庫管理、預算編制、用款計劃、支付申請、會計核算等各個板塊。同時,也可借助系統進行超預算支出預警,設置一定的預算指標完成差異閾值,當指標完成情況達到相關閾值時,便可啟動系統的自動預警功能,制訂相應的調整計劃,提升預算工作執行的嚴肅性、規范性。其次,企業應加強系統安全建設,通過印制相應的系統安全使用規范、信息安全保密機制文件,及時向員工普及相關系統安全建設知識,確保員工規范使用系統,減少信息系統操作不當產生的各種問題。信息技術部門需及時做好權限管理,依據內部人事調整,積極變動系統權限,嚴防數據信息泄露問題。此外,企業必須安裝系統防火墻軟件,并及時關注軟硬件設施升級,全方位保障預算共享信息平臺運行穩定。最后,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企業現代化管理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因此,企業可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信息技術管理團隊,依據企業實際工作需求,參與系統功能設計、系統開發以及系統安全管理,為業財融合以及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奠定基礎[7]。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業財融合背景下,企業深化全面預算管理是必然趨勢,也是企業提升自身綜合管理質量的迫切需要。企業應建立良好的全面預算管理環境,轉變管理層認知,加強基層員工培訓,并建立濃厚的全面預算管理企業文化,支撐各項工作高效落實;加大全面預算管理執行力度,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建設,落實預算執行監督,嚴格執行預算考核,規范、約束全體員工,并調動相關責任主體的積極性;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嚴格控制預算目標制定風險,保障企業具備明確的工作開展方向、加強預算執行風險監測,杜絕隨意調整預算指標的現象,重視預算組織架構設定風險,嚴格分離不相容崗位并簡化復雜的預算管理組織架構,確保各項工作高效落實;強化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同時建立預算共享信息管理平臺、加強系統安全建設以及組建信息技術團隊,為各項工作高效推進提供良好的保障。企業應以全面預算管理工作落實中的不足為著手點,制訂多樣化的優化調整方案,構建健全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推動各項工作高效落實。
參考文獻
[1]李春紅.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應用研究[J]. 商訊,2023(10):76-79.
[2]徐晶晶.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探討[J]. 納稅,2023(11):103-105.
[3]李勝男.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改進思考[J]. 中國中小企業,2023(4):198-200.
[4]楊曉梅.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分析[J]. 商業2. 0,2023(10):79-81.
[5]袁曉燕.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 財會學習,2023(2):70-72.
[6]高靚. 業財融合視角下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探討[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24):139-141.
[7]馬睿杰,王穎馳.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 全國流通經濟,2022(20):62-65.
[作者簡介]朱小燕,女,江蘇鹽城人,建湖縣新農村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預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