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制造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其數量和規模也逐漸擴大,但是我國的制造企業還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這些企業在發展中比較重視經濟利潤,在管理方面比較滯后,其中在財務成本管理上存在較大的劣勢,這種情況也導致我國的制造企業在持續發展上缺乏一定的動力。文章重點探討制造業財務管理的成本控制問題,并提出改進的措施,以此提高我國制造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使其發展更加穩定。
[關鍵詞]制造業;財務管理;成本控制問題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制造行業的穩定發展,制造企業在數量和規模上都呈現出增加和擴大的趨勢,在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比較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對于解決社會就業問題具有較大的幫助,同時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制造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大量基礎性崗位,而且以粗放管理模式為主,因而需要投入和消耗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可再生等資源,這就造成了整體利潤處于比較低的水平。我國的制造業中很多都是中小型企業,在管理上比較滯后,尤其是在成本管理上,管理者的管理意識比較落后和傳統,對成本管理的理念理解不足,實施不到位,難以達到合理控制成本的效果?;诖?,多數的中小制造企業都面臨著財務成本問題,不利于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本文從財務管理的角度探討制造業成本控制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1 成本控制的相關概述
1.1 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指的是在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過程中,以合理的方式對企業內的各項資源進行配置,節約資源,并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的管理活動。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成本控制十分關鍵,與jJ4NO2Rpmn2MSIqxE95nOEw85151hmNJBO+ALv9zLNs=企業的盈利及市場競爭力存在密切的關系。
1.2 成本控制的方法
成本控制的方法較多,一般選擇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第一,決策分析法。此方法較為常見,評估不同決策方案的成本和效益情況,經過比較和分析后,選擇出最佳的方案,以此使其投入的成本最低化,得到最佳的成效。例如,購買原材料的時候,需要對供應商的產品價格、質量、服務等進行比較,從中選擇出性價比最高的供應商。
第二,生產成本分析法。此方法指的是在企業的生產中,全面細致分析生產中的各項成本。詳細計算和分析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對不同環節的成本構建進行掌握,從中分析出降低成本的出發點。例如,對產品生產各環節的成本構成進行分析,發現較高成本環節,對其進行必要的調整,以此使其產品的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率得到提升。
第三,預算控制法。此方法指的是利用預算的制定和執行依據合理控制成本。例如,編制銷售預算、費用預算、生產預算等,把成本控制引入管理體系之中,同時利用預算將企業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安排及控制,比較企業的具體狀況,對預算和控制措施進行科學調整[1]。
第四,效益評價法。此方法是指監控并評價成本控制的成效。需要構建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評估成本控制的措施,對其存在的不足及時發現并改正。使用比較多的評價指標有成本收益比、投資回報率等。
2 制造業財務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2.1 研發設計方面
我國的制造企業發展時間比較久,但是多以生產基礎性的產品為主,自主研發的能力并不高,因而制造企業都會在研發設計方面投入一定的成本。研發設計的質量高低對于產品的質量具有直接的影響,這也是成本出現的環節。目前,我國很多制造企業在研發設計方面投入成本存在理念和意識上的偏差。例如,企業管理者在產品的制造中,更加關注產品的性能,對產品的價值認識和重視程度不足。部分企業對零配件材料的選擇、數量等比較重視,但是忽視了產品的存儲、更新以及安裝等。部分企業對后期的成本過于重視,反而忽視了產品開發的成本,成本沒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使用效率比較低。
2.2 原材料采購方面
原材料成本是制造企業產品生產中較大的成本支出,合理控制原材料成本,可以對成本進行較好的控制。在財務管理中,成本控制十分關鍵,反映到原材料方面包括的內容有訂購成本、存儲的成本、采購管理成本[2]。我國中小制造企業的原材料采購成本管理有待加強,管理者把采購成本等同于采購的價格,把采購成本歸集于采購部門,但是對供應商間的協同合作、采購績效等沒有進行科學的考核,這種情況下使得采購的成本始終保持著一個比較高的水平,采購成本偏高,則不利于企業進行成本控制。
2.3 生產制造方面
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包括工、料、費。在生產過程中,受到管理不足的影響,存在邊角料的浪費情況,處理邊角料一般都是直接丟棄,形成了較大的材料浪費。制造企業一般支付薪酬都是按照時間計費,在產品的生產階段支付的人工成本也比較高,尤其是在產品生產工期緊張的情況下需要加班加點,則會增加人工成本,進而使生產制造的成本增加,在控制上的難度也比較高[3]。
3 制造業財務管理中成本控制問題的原因分析
3.1 缺乏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
在我國的制造業中,規模小的企業占比較大,此類企業一般更加關注盈利方面,在管理上較為忽視,因而將成本控制認為是單純的節約開支和降低成本,沒有對成本進行提前估計和預測[4]。在這種情況下,難以形成完善的成本計劃制定,造成財務管理中成本控制水平比較低,出現了減少材料數量、降低產品質量的情況,產品開發、原材料采購、經銷售后服務的成本呈現出增加的趨勢[5]。很多管理者固守傳統的成本控制思想,不足以應對當前比較復雜多變的制造行業環境以及客戶的需求,這種情況下就會影響到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3.2 成本控制方法單一
制造企業開展的成本控制,通常以把生產階段資源消耗降到最低為關鍵點。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企業管理者普遍存在單純的利潤最大化思想,缺乏對客戶價值變化的重視,最終形成單純追求高產量的觀念,如此得到的只是短期利益,對于長期成本控制不利。制造企業的成本控制方法單一,難以應對不同成本驅動因素。應用比較多的是簡單的成本消減以及費用控制,沒有采取更為先進的作業成本法、價值工程分析法等,對于成本形成的根源問題沒有深入解決。還有部分制造企業在成本控制上沒有和供應商、客戶等建立比較密切的合作關系,難以達到成本信息的共享以及資源的優化配置,在這種情況下,就會使制造企業在采購、生產、銷售等階段的成本控制上存在嚴重的缺陷,成本競爭優勢比較低。
3.3 成本控制責任體系不健全
制造企業開展成本控制需要各個部門之間通力合作,并建立成本控制責任體系。目前,我國部分制造企業沒有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責任體系,當出現問題時,企業的各個部門往往相互推卸責任,對企業產品的研發、制造、材料采購、生產、經營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6]。制造企業各部門存在推諉現狀,是由于在成本控制責任體系建設中忽視了對責任的界定,各部門關注的都是自身的局部利益,沒有形成整體成本控制的意識和目標,不利于成本控制措施的執行和落實。同時,成本控制責任體系不健全,也使得部門之間的信息流通不暢,造成“信息孤島”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跨部門協作的難度比較高,協同效率偏低[7]。
4 制造業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改善對策
4.1 樹立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
制造企業的管理者需要樹立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使其與當前的時代背景相匹配。近年來,成本管理理論不斷更新,制造企業也需要從單一生產經營成本的模式轉變為全方位的管理產品周期模式,其成本涉及產品的研發、設計、使用、制造、保養等方面。同時,全面考慮產品生命周期的有效性,在產品周期處于下降的趨勢下,加大對產品開發成本的支出。戰略成本管理理念是企業運營中應用比較廣泛的理念之一,制造企業的管理者需要把成本管理上升到戰略層面,從成本構成、成本動因角度出發,分析成本動因信息,選擇對企業發展最佳的模式,也就是“成本-效益”模式。通過此模式能夠有效地緩解企業短期和長期利益的沖突,例如產品研發成本與產品上市時間的沖突,明確市場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下,考慮到市場因素,以此為依據進行成本的投入,縮短產品上市的時間。
4.2 建立明確的成本控制目標
制造企業利用成本控制法達到預期的利潤目標??紤]到市場價格因素,收集產品在不同階段的成本控制目標,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研發階段。研發階段是產品成本定型階段,明確成本控制目標,需要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密切聯系企業的其他有關部門,對產品成本、目標成本等進行預計和估算。以預計和估算成本高于目標成本作為節點,和設計部門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后,對設計圖紙上的成本進行控制,通??梢圆捎脙r值工程分析法,以確保產品功能、質量為基礎,核算產品效用和產品效果投入資源的比例,以達到效用和成本平衡的效果。
第二,原材料采購階段。原材料采購需要密切聯系供應商,成本控制的關鍵在于和供應商在原材料價格上的談判,制造企業以采購原材料為依據,制定采購成本目標,同時結合以往的購買資料和數據,估算原材料的購買價格,并考慮到當前市場的因素,最終明確采購標準的成本。采購人員需要將采購成本和目標成本之間進行比較,以此獲得實際采購成本控制的最佳方式。
第三,經營銷售階段。制造企業在經營銷售的階段必須支出的成本為服務成本,服務成本和客戶滿意度成正比。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需要以銷售后期成本控制為出發點,全面考核成本執行人員的服務質量,核算其對應的成本,得到更為精確的服務成本數據。
4.3 健全成本控制責任體系
在健全成本控制責任體系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制造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目標成本,將成本控制的目標分為多個詳細的指標,并落實到有關部門及相關人員身上,確保部門人員都能明確自身的崗位職責和成本控制工作內容等,以此可以更好地開展總體工作經濟效果的評價和分析,合理地預算成本開支,將經營目標的達成進度及對應成本開支情況進行系統性的展示[8]。以橫向和縱向為出發點,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責任體系。首先,從橫向角度分析,制造企業需要組建專業的預算委員會,成員包括部門管理者和財務部門相關負責人員。在測定目標成本上,需要結合生產制造需求、成本消耗情況、目標利潤等,明確成本預估的對象。收集和整理相關的成本數據,并考慮到社會層面的因素,制訂出高效的成本控制方案。其次,從縱向的角度分析,試算部門成本支出,確保成本開支預算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通過構建縱向和橫向相結合的成本控制責任體系,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加強成本核算。在當前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制造企業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的應用,建立數據倉庫,全面了解各項內容,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資源消耗數據和成本控制職責。
5 結語
隨著制造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多數制造企業開始加強對成本控制的重視,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制造企業財務管理的成本控制在設計研發、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方面還存在較大的不足和缺陷,缺乏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成本控制方法單一,成本控制責任體系不健全,因此需要樹立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建立明確的成本控制目標,健全成本控制責任體系,以此提高企業的成本效益,促進制造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改革. 目標成本管理下的制造業成本控制問題[J]. 今日財富,2023(3):35-37.
[2]駱李佳. 目標成本管理下的制造業成本控制問題淺探[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22(10):49-51.
[3]夏宇帆. 目標成本管理視角下制造業成本控制問題分析[J]. 商場現代化,2022(18):101-103.
[4]劉圓,程芳. 制造業成本控制問題探討——以R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為例[J]. 投資與創業,2022,33(2):100-103.
[5]朱銀花. 制造業成本控制問題分析[J]. 納稅,2021,15(36):128-130.
[6]鐘美賢. 汽車零部件制造業成本控制問題研究[J]. 納稅,2021,15(14):171-172.
[7]鄒顯宇. 制造企業供應鏈成本控制的優化實施[J]. 中國集體經濟,2024(24):89-92.
[8]陳曉姣. 制造企業持續改進中的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 中國農業會計,2024,34(14):12-14.
[作者簡介]陳文清,女,福建福安人,創新奇智(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