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棗莊市種植皺皮辣椒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栽培歷史,近年來,發展皺皮辣椒特色產業已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繁榮、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薊馬是危害皺皮辣椒的主要蟲害之一,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經濟收益,本文深入探討了皺皮辣椒薊馬蟲害的發生規律,提出了一套涵蓋農業、物理、生物及化學等多維度的綜合防治策略。旨在通過科學、環保的方法有效控制薊馬蟲害,保障皺皮辣椒的正常生長與優質產出,為農民提供切實可行的技術指導。
關鍵詞:皺皮辣椒;薊馬;防治技術
棗莊市皺皮辣椒,亦稱薄皮辣椒,其主要栽培區域遍布棗莊市的薛城區、市中區及嶧城區等地。棗莊地區獨有的土壤特質、顯著的晝夜溫差以及干燥的氣候條件,為皺皮辣椒的生長創造了不可多得的自然條件。多年來,薊馬蟲害的發生頻率與危害程度不斷加劇,已成為制約棗莊市皺皮辣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障礙之一。為有效應對這一難題,本文對皺皮辣椒薊馬的發生,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用農業、物理、生物和化學等綜合防治技術為皺皮辣椒薊馬防治提供技術指導。
1 危害癥狀與特點
薊馬屬于纓翅目薊馬科的害蟲。薊馬害怕強光,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和趨嫩性,一般白天強光時喜歡隱藏在葉部背陰處、花朵內、嫩芽中、葉片卷曲處、地面土壤縫隙中,很難被發現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一般選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危害嫩葉、花蕾、花朵、幼果等。嫩葉受到薊馬危害后,嫩葉向背面卷曲、萎縮,同時在卷曲背面有黃棕色斑點。花蕾、花朵、幼果受到薊馬危害后,形成白色或褐色條斑,嚴重時造成落花落果,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薊馬是皺皮辣椒病毒病發生和傳播的重要媒介,尤其在高溫干旱的天氣條件下,薊馬活動頻繁,從而加速了病毒傳染。
2 發生規律
旱生蟲,濕生病,薊馬作為一種害蟲,同樣也喜歡溫暖干燥的環境,其生長適宜溫度在23℃~28℃,適宜濕度在40%~70%,濕度過大較難存活,當濕度為100%,溫度高于31℃時,造成若蟲大量死亡,喜隱藏在表土下5cm左右內。薊馬在棗莊地區發生世代多而且具有嚴重世代重疊,對幼嫩組織和甜液有較強趨性,通過成蟲潛伏在地面土壤縫隙中或者雜草落葉中進行越冬。薊馬在3月開始活動,4~5月是危害高峰期,秋季又一個是危害高峰期。
3 防治方法
由于薊馬可以對黃瓜、辣椒、西瓜等作物危害,其寄主具有廣泛性、發生世代多而且具有嚴重世代重疊。所以在產卵盛期及幼蟲孵化初期及時采用農業、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綜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薊馬對皺皮辣椒的危害。
3.1 農業防治
3.1.1 科學輪作
薊馬寄主作物為黃瓜、辣椒、西瓜等作物,在輪作中通過栽植非寄主作物進行科學輪作,條件允許可以采用水旱輪作,有效降低薊馬的發生和危害。
3.1.2 清潔園地
在辣椒生長期要及時清除園地和周圍雜草。在栽植辣椒前及時把園地的雜草、枯枝落葉、前茬作物等有利于薊馬隱藏的地方進行徹底清理干凈,不留死角,可以有效切斷傳染源。
3.1.3 品種和辣椒苗選用
在栽植上選用抗性強的皺皮辣椒品種,在育苗中要選擇土壤、肥料、育苗場地等均無薊馬蟲卵進行育苗,選擇栽植的辣椒苗要選擇無薊馬蟲卵危害的健康苗子進行栽植。
3.1.4 加強田間管理
通過覆蓋地膜,適時栽培,采用水肥一體化設備,加強田間管理,促進植株生長健壯,提高皺皮辣椒抗薊馬危害。
3.2 物理防治
提前做好物理防治,可以有效降低薊馬蟲源基數。
3.2.1 科學安裝防蟲網
在大棚的放風口、門口等處進行科學安裝防蟲網,由于薊馬較小要選擇200目左右的防蟲網,防蟲網安裝時要做到與棚膜和地面要緊密銜接,做到防蟲的封閉性。同時要對防蟲網進行檢查,發現破損,要及時進行修補。
3.2.2 科學懸掛粘蟲板
薊馬具有趨嫩性和趨藍性,在棚內科學懸掛藍色粘蟲板進行誘殺,一般情況下每畝懸掛藍色粘蟲板35~40塊,懸掛在皺皮辣椒生長點之上15~25cm處。
3.3 化學防治
在薊馬發生前或初期,由于其基數小且體型細微,是實施預防性噴藥的理想時機。此時薊馬抗藥性較弱,噴藥后能顯著提升防蟲效果。藥劑選擇需注重蟲卵兼治的原則,既要控制成蟲的危害,也要扼殺蟲卵,以確保有效遏制薊馬的反復侵害。鑒于單一藥劑難以實現全面防治,建議采用合適的復配藥劑方案,如吡蟲啉結合乙基多殺菌素并添加助劑或白糖,或溴氰菊酯搭配多殺菌素同樣輔以助劑或白糖,以實現蟲卵同步消滅。
此外,為了防止薊馬產生抗藥性,應實施交替用藥策略,并確保連續用藥2~3次,每次施藥間隔大約一周。噴藥的最佳時間為早晨或傍晚,即薊馬活動頻繁時段,同時需確保噴灑全面覆蓋,包括辣椒葉片的正反面、花朵內部、莖稈、生長點及地表等區域,以最大化防治效果。
當薊馬發生較為嚴重時,可采取葉面噴施殺蟲劑與地面沖施高效氯氰聚酯、噻蟲嗪等殺蟲劑的組合策略,實現上下同步、綜合防治。針對夏季,利用茬口空閑期,通過高溫悶棚的方法,可有效殺滅棚內殘留的薊馬及其蟲卵,為下一輪作物生長創造安全的生長環境。
3.4 生物防治
在薊馬發生前或發生初期由于薊馬基數少且較小應進行提前釋放巴氏新小綏螨、海島小花蝽或東亞小花蝽等天敵進行防治薊馬[1]。在進行選擇使用綠僵菌球或孢白僵菌等生物農藥防治時,不要與化學殺菌劑混用。
參考文獻
[1] 張文杰,宋春明.溫室蔬菜害蟲薊馬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知識,2019(11):39-40.
作者簡介:王慶軍,農藝師,碩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