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對促進課堂省時高效有效,從整體上能夠全面、正確地概括教師讀寫對課堂的內化促進過程,教師讀寫和課堂促進是高度和諧統一的。通過教師的示范引導,學生能夠打造省時高效課堂,能夠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讀寫的能力。
目前的語文中學教學研究,多著眼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教師讀寫和師生共寫的方法研究,而針對教師讀寫促進課堂省時高效有效性的實踐研究沒有形成具體有效的體系。這樣的閱讀和寫作很難滿足教師知識更新的需要,更妄論以師促生,促進課堂省時高效地進行。2022年《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可見教師讀寫對促進課堂省時高效有效,能夠全面、正確地概括教師讀寫對課堂的內化促進過程,教師讀寫和課堂促進是高度和諧統一的。基于此,我們實施了以下策略:
1.讀寫為要,增強教師知識儲備。教師通過讀傳統經典作品、紅色經典作品、現當代優秀作品、新時代精品等,提高教師的思想水平,引發“寫的革命”,內化成個人教學特色,掀起語文省時高效課堂革命。
(1)讀傳統經典作品,寫讀書感悟,打造名著閱讀省時高效課堂。教師要做到早于學生閱讀名著章節,寫整本書閱讀感悟,帶領學生畫名著思維導圖,抽絲剝繭出最生動的場景、最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利用名著導讀課激發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打造省時高效的名著閱讀高效課堂。
(2)讀名人輯錄作品,寫名人小傳,打造古詩詞專項省時高效課堂。中國優秀古詩詞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一直煥發著獨特的魅力,絕不是讀讀背背就能體會其韻味的。因此教師可以讀作者生平,了解寫作背景,寫詩人生平或事跡隨筆,深層次體會古詩詞的韻味,在課前從詩人生平、寫作背景、時代特征、課文重點等方面設置課前預習單,引導學生關注文本、深究文本,使課堂中充滿語文氣息,打造省時高效的古詩詞課堂。
(3)讀現當代優秀作品,寫讀書隨筆,打造省時高效的教讀課堂。魯迅、沈從文、汪曾祺、朱光潛等一批優秀的現當代作家作品在我們的教材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初中教材選錄的魯迅的幾篇文章都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教師需要先通讀《朝花夕拾》了解整本書的思想內涵,寫讀書隨筆,更好地了解教材內容。課前收集學生讀文章時的疑難問題,選取最符合初中生的立意切入課堂,找到課內外文章的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外閱讀的內容,進而打造省時高效的教讀課堂。
(4)讀紅色經典作品,寫紅色故事,打造省時高效的紅色革命啟蒙課堂。重走長征路,重訪革命老區是近些年紅色革命的主旋律。教師們可以閱讀《紅星照耀中國》《紅巖》等紅色革命小說,從不同國籍作者的視角中了解中國紅色革命故事,設置課前一分鐘紅色革命故事大賽,引導同學復述紅色革命故事,師生共寫革命感悟,使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處于雛形的青少年在課堂之中樹立愛國思想,打造高效課堂。
(5)讀新時代精品,寫系列感悟,打造與時代接軌的信息化課堂。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全校師生共同觀看建黨100周年慶典、跟誦建黨100周年獻禮詞等新時代聲音,寫系列感悟,設置國家大事“我來說環節”,使語文課堂貫古通今,不忘歷史,迎接未來,利用課堂啟迪學生未來發展,為祖國培養各種高科技人才。
讀寫活動為打造省時高效課堂提供方法,也為其他學校的教師提供了打造高效課堂的方法捷徑;讀寫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氛圍,提高了教師自身的學科素養,促進了家校合作的讀寫教學新模式的形成,并且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打造出了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書香社區的良好讀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