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銷售遇冷、面臨技術瓶頸,“服務團”專程上門;政府搭臺,助力科技型企業、高校院所與產業鏈上下游圍繞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精準對接……
企業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韌性所在、信心所在。堅決打贏拼經濟搞建設的攻堅戰主動仗,成都抓在關鍵處、找準發力點,加快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激活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
政策的溫度、干事的熱度如何傳遞到市場一線?本刊記者走進企業,看真招實招如何為企業紓困解難,為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動能。
“服務團”送信息送技術,助企業突破瓶頸
在四川泰瑞創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光模塊生產車間貼片區,身著防塵服的技術人員正仔細操作設備,高精度貼片機開始自動貼裝芯片:移動的針尖吸頭將0.5微米的光芯片從料盤上吸取出來,放置終端盤上校準位置,隨后芯片被精準貼裝在電路板上的預定點位。“生產一支光模塊需要經過貼片、焊線、耦合、組裝、測試、包裝等十多項工序。目前,公司年出貨量突破300萬只。”四川泰瑞創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都介紹。
四川泰瑞創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光通信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公司,主要產品光模塊在數據傳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光通信系統中的核心組件之一。“光模塊的作用是在發送端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光纖傳輸在接收端再將光信號轉換回電信號,以實現數據的高速傳輸。”朱都說,光模塊應用領域廣泛,數據中心、電信傳輸、5G無線以及接入網等各種網絡環境都離不開這一部件,“但根據當前的訂單來看,今年銷售情況不容樂觀。”
“公司在積極拓展業務,近期正與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跟進對接需求,爭取促成合作。”朱都提到的這次合作嘗試,緣于不久前錦江區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的一次交流活動。錦江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在走訪中了解到企業面臨銷售遇冷、技術瓶頸等難題后,隨即對“企業服務團”進行了擴容,不僅整合行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還請來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中國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電子科技大學智能協同計算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專家,專程上門服務。
“拓展存量,也要開辟增量。”朱都表示,提高競爭力,產品迭代升級是必然趨勢。近年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正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前沿科技產業化的落地需要龐大的算力支持,對數據中f4beb376af47366ccffbb0e6eb5fe075心的基礎硬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決定數據中心性能的核心部件,就是光模塊。800G甚至更高速的光模塊將成為支撐數據中心向更高算力進軍的有力支撐。“公司已具備155m~400G模塊研發量產能力,為進一步把握市場需求,現急需突破技術瓶頸,加速800G高速光模塊研發。”
“產品樣品已制成,卡在如何實現規模化量產。”朱都談道,高速光模塊的研發、量產工藝關鍵技術很多,要綜合考慮產品原理、工藝、材料、結構、環境等各項因素。一支光模塊,看起來和普通U盤差不多大小,但內部結構復雜,需要通過高精度的加工設備和工藝來確保各個部件的精確匹配和組裝。“以焊線來說,微米級的金線焊接長度、彎曲弧度都會對產品性能產生影響。”在朱都看來,技術瓶頸的突破既依靠企業反復實驗和優化,積累技術經驗,也要“借力”高校和科研機構等專業力量,“上次交流,我們已與電子科技大學的專家建立了聯系,將密切合作、持續攻關。”
電子信息產業是成都首個突破萬億規模的產業,正在加速向產業鏈高端環節躍升,企業身處其中,也希望抓住機遇,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朱都感慨,“這種政府搭臺的高效對接活動,為緩解企業在技術轉化過程中的困難提供了支撐,‘企業服務團’送信息又送技術,讓我們充滿信心和干勁,也有更大的動力去做研發、開拓市場。”
政府搭建平臺,激活企業創新人才“引擎”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推動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背后的關鍵因素則是人才。
“通過這次供需對接會,目前深入對接的企業有30家。”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明途科技”)營銷總經理耿曉峰談道,不久前,在成都市科技局主辦的“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成都市大模型新技術新成果發布暨供需對接系列活動明途科技專場活動現場,來自產業鏈上下游的100余家企業代表面對面對接,拓展了公司的合作領域和市場空間,收獲滿滿。
與此同時,在本次活動現場,由政府搭臺,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高校院所之間的深度合作也有成果落地。四川省智能數字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明途科技將攜手電子科技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行業伙伴,共同探索智能數字人在數據要素、智慧農業等多方面的創新應用。
對于明途科技來說,以人才為支撐,政產學研用協同發展的情況已有先例。就在今年3月,由明途科技組建的四川省智能數字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四川省科技廳認定,可發揮面向全省人工智能產業重大關鍵技術攻關的創新中心、人才培養基地、成果轉化與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功能。而早在2022年,明途科技已與電子科技大學開展合作,共同建立AI數字人聯合實驗室,通過改進大模型的底層算法,推理的精準性和意圖理解能力增加30%至40%。
作為明途科技引入的高層次人才,林恭祺博士在公司AI技術研發突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林恭祺是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核心成員之一,他的加入不僅增強了公司在AI領域的研發實力,也帶來了國際化先進的技術理念和全球創新思維。”明途科技市場總監李慧談道。
“成都具備豐富的科教資源,擁有良好的人才集聚基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政策,同時對人工智能產業給予大力度精準的政策支持。”林恭祺表示,除了企業搭建實現個人價值的良好平臺外,政府也為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牽頭支持重點研發項目。
“公司現有高層次人才占全員的6%。”李慧介紹,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高層次人才的支撐作用毋庸置疑,但由于人工智能領域技術更新迅速、知識體系復雜且跨學科性強,加之培養周期相對較長,導致目前市場上人工智能專業人才供給不足。隨著平臺搭建活動的深入,校企合作的基礎正在不斷夯實,為未來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有效對接提供了廣闊前景。
明途科技董事長肖雪松表示,今年成都發布的《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將致力于培育行業大模型應用矩陣,支持明途科技數字人WorkChat等行業大模型加速迭代。“有這么好的機遇和對接平臺,我們也要加快自身發展!”通過本次平臺的搭建,明途科技接下來將與潛在合作伙伴開展一一對接,“我們將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對接,在前沿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合作。”肖雪松說。
視點
真招實招強信心促發展
成都用真招實招為企業紓困解難,不斷增強發展信心,著力推動經濟企穩回升。
“針對泰瑞創公司的類似助企活動已開展4場,我們將持續跟蹤配合,推動合作不斷深入。”錦江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制定的“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服務工業企業活動方案,組建了工作專班,細化責任分工,統籌做好相關工作,后續將進一步完善工業企業問題收集—任務分辦—督辦解決—通報反饋工作機制,動態跟蹤企業訴求問題,精準調度解決。
成都市科技局主辦的“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成都市大模型新技術新成果發布暨供需對接系列活動,同時也是“蓉匯大模型智創新未來”系列活動在持續開展中,首批活動圍繞考拉悠然、明途科技等6家人工智能大模型企業,針對每家企業特色成果、個性需求,開展專場對接活動,旨在搭建起人工智能產業領域科技型企業、高校院所、投融資機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交流平臺,助力解決企業技術、融資、人才、產品應用場景對接等需求。
據了解,市科技局成立了“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科技服務企業工作專班,組建5個專項服務小組;制定科技服務企業專項工作方案;分行業、分區域梳理科技企業、創新平臺、研發機構80余家,形成“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科技服務企業清單。
“降本增效,對于企業來說是永恒的話題。”朱都說,每年針對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政府都會傳達并解讀到位,“比如,近期參加了關于工業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會議,我們已梳理了需求上報。”朱都表示,待政策細則落地后,將進一步提升工廠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標準,提升產品利潤價值,實現公司優化發展。
“一直以來,公司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李慧表示,無論是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還是在大模型備案的獎勵經費支持上,政府都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助力企業發展。“未來希望可以推出更多利企項目,對企業的人才招引、算力服務、支持宣傳等方面給予進一步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