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更多原創性差異化改革舉措,完善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強調要推出更多具有四川特色的原創性差異化改革舉措,完善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成都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圍繞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戰略腹地建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大事要事,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持續改革攻堅,助推區域經濟量質齊升。
打造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提升區域協調發展引領力。加力加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主動承擔國家重大布局、承接重大任務,統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共建的重大項目、合作事項落地見效,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合作。聚力建好公園城市示范區,引領建強現代化都市圈,加大推進跨區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在基礎設施、產業配套、公共服務等方面抱團合作、融合發展。促進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加強與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協同發展,更好服務“五區共興”發展。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科技創新賦能新質d832138e0a0339fe8667a56ad77c0f72913416b8f9960770dd1563d3a4cf3a8b生產力。依托國家級、省級實驗室體系和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著力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增強創新策源地轉化功能,聚焦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促進科技成果共建共享共治。完善“5+N”產業生態體系,大力推動科技賦能、數字賦能產業的路徑和模式探索,加快數據資源整合和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提升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水平。
增強發展動力活力,發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示范作用。完善全市統籌、集中攻關、揭榜掛帥、復制推廣等重大改革事項推進機制,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數字政府”“智慧蓉城”建設為統攬,不斷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制度,緊扣企業需求,推進價格改革和資本、勞動力、技術等重要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加強企業機會供給。進一步增強全球視野和開放思維,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深度對接國際經貿規則,深入落實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加強涉外法律服務,不斷增強接軌國際的樞紐服務能力。
實現超大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以創新思路推動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體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堅持以深化“智慧蓉城”建設為牽引,推動城市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智慧化變革,全面推動城市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聚焦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都片區、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扎實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五大重點任務,全力推進城鄉要素融合、產業融合、設施融合、治理融合,提升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水平。
堅持不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激發干事創業動力活力。推進清廉蓉城建設,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腐敗問題,著力推動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全面加強紀律建設,加強立規立紀,切實將紀律規矩、防腐措施有機嵌入業務制度。要強化嚴管厚愛和激勵擔當,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恪盡職守、勇挑重擔,更好激勵黨員干部干事創業,不斷匯聚起推動成都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
(作者:王偉,四川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李杰霖,四川省委黨校理論經濟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