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郫都區積極創新舉措,著力解決基層干部工作思路方法不足,鄉村群眾觀念認識不夠,村社區標桿典型不多和各類活動主流價值引領不強等問題,切實筑牢鄉風文明基底,引領優良文明風尚。
針對難點痛點,分類施策解決。解決好基層該如何干的問題,是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郫都區按照城鄉“一盤棋”的理念,對全區10個街道(鎮)和147個村(社區)開展了實地走訪調研,面對面收集梳理一線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點對點地為村(社區)面臨的困難問題出謀劃策,積極幫助尋求支持幫扶。同時,對于各村社好的做法和經驗,主動聯系記者開展宣傳推廣,并探索建立了“五強五好”示范村評定機制,樹立了一批先進村社區和優秀村社區書記的標桿典型。
堅持結對共建,共塑文明鄉風。推動鄉風文明,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要同心同向形成共識。在郫都鄉村,總能看見一群大學生志愿者出現在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自2006年以來,郫都區堅持與電子科技大學、西華大學等19所高校結對,持續開展大學生進農家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大學生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形式,把新觀念、新知識帶到鄉村,有力推動了村風民俗的提升。十余年來,數萬名大學生在郫都的各村(社)參與家風家訓、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等志愿服務活動數萬場次,實現了“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農村文明程度”的多贏,“高校+支部+農戶”模式被評為“中國十大政府創新典型”。
聚焦崇德尚賢,強化示范引領。實現移風易俗是破除陳規陋習、筑牢鄉風文明的必要舉措。郫都區通過“十破十樹”“鄉風文明建設十大行動”等方式,以選樹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引領為導向,立穩鄉風文明的風向標。比如,通過組織村民開展實地觀摩活動,從而破除“臟亂差”陋習,樹立生態環保理念;以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選樹活動為引領,打造了“尋找郫都好人·點亮文明之光”項目,通過公開征集、群眾舉薦等渠道,對好人好事、平凡善舉等事跡宣傳推廣,并積極推薦選送至全國、省、市先進評選。截至目前,推薦上榜全國、省、市級等先進典型200余名。今年以來,涌現的“砸車俠”“抬車俠”等身邊好人,先后被中央、省、市級媒體廣泛宣傳報道。
抓好文明實踐,凝聚理念共識。抓好文明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是發動凝聚群眾力量,推動鄉風文明的有力舉措。郫都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各級各類陣地為依托,年均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文明實踐活動超15000場次,引領帶動身邊群眾參與文明實踐十萬余人次。創新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大賽”,圍繞理響鵑城、鑄魂育人、文化潤心、文明新風、情暖服務等主題,實打實進行獎勵扶持,形成近50個特色文明實踐項目,助力鄉風文明建設。
(作者系郫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