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音域,1999年生,番茄小說網知名作家,其因出色的創作才華,入選了2021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新人榜。他在大學期間開始嘗試網絡小說創作,短短幾年內,便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和對網絡文學的深刻理解,成為網絡文學界的佼佼者。三九音域的作品不僅豐富了網絡文學的內涵,也為讀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閱讀選擇。
在中國網絡文學狂飆突進的歷史進程中,一大批歌頌正義與勇氣、追求激情與光明的熱血作品相繼涌現,它們是“英雄的奮斗史、強者的贊美詩,其最動人心魄的力量來自強者面臨生死考驗、生存挑戰時顯露出的智慧、勇敢、堅毅和犧牲精神,來自對人性優點的張揚和對尚武本能的釋放”。而能否從情節、人物書寫好角色進階的歷程,能否從進與退、生與死、小我與大我等矛盾關系的敘寫中形成嚴密的價值建構,是評判一位網絡小說家寫作能力的基本依據。三九音域在作品中通過熱血的故事設定與情節展開、熱血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熱血的價值觀傳遞等方面深刻體現了其“熱血情懷”。
從《超能:我有一面復刻鏡》中主角穿梭于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冒險,到《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中的少年與神明的激戰,再到《我不是戲神》中邪魅狂狷的角色設定與新穎的戲神道世界觀,三九音域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探索和對正義的執著追求。這些作品通常以都市為背景,融入異能、神話等超現實元素,這種設定本身就為故事增添了無限可能性和熱血氛圍,讓讀者在熟悉的都市環境中感受到別樣的刺激與激情。
然而,從眾多同質化的作品中脫穎而出并非易事。除卻極具創新性的設定,一部口碑佳作離不開可讀性強的故事情節與具有感染力的場面描寫。蘇聯文藝理論家什克洛夫斯基曾提出兩個影響廣泛的概念——“故事”和“情節”。他認為,“故事”變成小說的“情節”必定經過創造性變形,具有陌生新奇的面貌,作家越是自覺運用這種手法,作品就越成功。《我不是戲神》中“劇院”這一“金手指”通過主角和觀眾之間的互動讓整個劇情變得更加有張力,很好地利用了這種“陌生化”元素。得益于豐富的網絡小說閱讀經歷與相關知識儲備,三九音域擅長運用緊張的劇情安排將讀者帶入一個個充滿挑戰與奇跡的熱血世界,讓讀者始終保持著對故事的關注和期待。此外,他的作品中還有諸多精彩絕倫的戰斗場景,一方面是詳細的戰斗描寫:小說中的每一場戰斗都描述得非常細致生動,從神力的對決到策略的較量,無不體現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戰斗細節的精確把握。如《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中守夜人趙空城與鬼面人的鏖戰。另一方面是獨特的神力與技能:角色們擁有的各種神力和技能,如熾天使米迦勒的神力、孫悟空的斗轉星移等,不僅增加了戰斗的多樣性,也使得每一次對決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看點,大大增強了故事的緊張感和刺激感。
三九音域沒有停留在對“熱血”概念的機械演繹。打斗場面所體現的“戰斗美學”只是“熱血”的外在表現形式,角色的塑造與成長才賦予“熱血”靈魂。作者筆下的主角往往從平凡走向非凡,經歷了一系列艱難險阻和生死考驗。紀千明們和林七夜們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逐漸成長為真正的英雄。這種成長過程充滿了熱血與汗水,展現了主角們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作品中角色之間的深厚情感也是熱血情懷的重要體現。無論是友情、愛情還是親情,這些情感都成了角色們前進的動力和支撐。《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中,守夜人小隊的成員不僅守護著大夏的安寧,彼此之間為了共同使命而無條件信任和相互扶持時的深情更是讓人動容。在這些故事中,熱血不僅體現為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強敵的挑戰,更在于主角們面對困難時的不屈不撓和勇往直前。
在當下追求流量的媒體時代,熱血故事的激昂與幻想性使其一定程度上成為資本的獵物,從而降格為吸睛讀物,喪失了小說應有的深度和獨立性。可以說,三九音域的作品在流行性和現實性之間取得了平衡。他的作品既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熱血的故事情節,也有熱血沸騰的故事背后對人性、社會,乃至宇宙萬物的現實審視。具體而言,對人性掙扎與成長的展現、對正義與邪惡的深刻探討、對人性光輝的頌揚以及對現代社會的深刻反思等方面都潛藏在熱血澎湃的故事之中。在三九音域的筆下,人物并非單一的善惡二元對立,而是具有多面性和復雜性。例如,在《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中,神明也有善惡之分,他們也會遭遇精神困境,如黑夜女神倪克斯因過度思念孩子而患上重度妄想癥,齊天大圣孫悟空因目睹戰友慘死而患上孤獨癥。這些設定打破了傳統神話中神明的完美形象,讓人物更加貼近人性,展現了人性的脆弱與堅韌。
對正義與邪惡的表現與探討是網絡文學作品的一大主題,而對比修辭無疑是其建構價值觀的重要技法。誠如路遙所說:“如果從總體色彩上來考慮,這邊是亮的,那邊可能是暗的或者一種投影。主題、人物、情節都要形成強烈的對比。”通過構建正邪對立的世界觀和情節,探討了正義與邪惡的本質和邊界。在《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中,主角斬除惡神、守護人類的行為體現了正義的力量;而惡神的存在則揭示了人性中的陰暗面。當人類文明陷入停滯,面對災厄的灰界侵蝕時,有人選擇挺身而出,甚至在必要時犧牲自我,而部分人的自私與冷漠則暴露無遺。這種描寫實際上可視作一種對現代社會中的人們面臨危機時可能展現出的負面人性的映射和反思。
小說的故事世界由無數異質的個體在無數的選擇中構建起來,并形成了其獨特的外觀,正如《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中龐雜的人物關系和人物動機所構筑的復雜社會結構。因此正義與邪惡的對立終究是作出不同行為與選擇的人的對立,在正邪對比中,三九音域傾力歌頌了人類反抗絕望的勇氣。主角們為了維護和平正義而與邪惡勢力作斗爭,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他們從不輕言放棄,而是勇往直前、不屈不撓。這種精神不僅激勵著讀者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要保持堅強,也進一步強化了作品的熱血情懷,傳遞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在這種熱血情懷之下,故事進一步涉及對權力和欲望的探討。通過角色的選擇和命運,小說揭示了權力濫用和欲望膨脹可能帶來的后果,引導讀者思考如何正確看待和使用這些力量。
《我不是戲神》是三九音域網絡文學創作的再出發,體現了他對人類文明及未來思考的新高度,較之前作,它更顯細膩,將表現之維擴展至深遠的社會與文明,這集中體現為對社會結構與秩序的反思和對人類精神的探索。在末世背景下,小說所建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僅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模擬,更是對其穩定性和脆弱性的一種深刻反思。它讓讀者思考在面對危機時,如何構建一個更加穩定和有序的社會結構。同樣,在末世背景下,人類的信念和堅持顯得尤為重要,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面對危機和困境時,人類的道德觀念和責任感會得到更加深刻的體現,小說通過不同角色的不同選擇和行動,探討了道德和責任的內涵以及它們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性,《我不是戲神》中極光城的悲慘境遇,又何嘗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某種寓言。

網絡小說長于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熱血澎湃的筆觸,構建一個又一個令人震撼的故事世界。在有精品意識的頭部作家那里,這個故事世界往往想象與現實交織,“爽感”與“哲思”兼具,既引人入勝又發人深省。三九音域以無限的想象和對現實的沉思營構了具有個人特色的少年烏托邦。烏托邦不同于幻想,借用哈貝馬斯的話說:“幻想建立在無根據的想象之上,是永遠無法實現的,而烏托邦則蘊含著希望,體現了對一個與現實完全不同的未來的向往,為開辟未來提供了精神動力。烏托邦的核心精神是批判,批判經驗現實中不合理、反理性的東西,并提供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在作品中融入對現實問題的隱喻與探討,是三九音域作品的一大特色。在新作《我不是戲神》中,他通過構建獨特的世界觀和設定,將讀者引入一個看似遠離現實卻又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虛擬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他巧妙地揭示了人性的復雜多變和社會的種種矛盾沖突。同時,他也通過對科技、權力、信仰等議題的深入剖析,引導讀者思考科技進步對人類未來的影響、權力與正義的關系以及信仰在人生中的意義等深刻問題。據三九音域自己透露,他創作《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的靈感部分即來自現實生活,比如書中那些英勇無畏的守夜人形象,就源于那些挺身抗洪的武警官兵、戍守邊疆的解放軍戰士。這種將現實與想象巧妙融合的創作手法,正是三九音域作品深受讀者喜愛的原因之一。
此外,作者在創作時特別強調讀者代入感。敘事上,三九音域通常以現代都市為背景,將現實與幻想相結合,《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就巧妙地將都市背景與神話元素結合,使得故事既貼近現實生活,又融入了令人興奮的奇幻色彩。這種結合不僅增強了讀者的代入感,也為傳統的熱血情節增添了現實思考。主題表達上,三九音域多表達犧牲與救贖的主題,展現了熱血戰斗中的悲壯與崇高,同時也反映了人物內心的變化和成長。在某種意義上,“沒有非現實主義的,即不參照在它之外并獨立于它的現實的藝術”。這種主題的探討,便使得作品的熱血情懷與現實表達實現了共榮。
“一切真實的藝術品都表現人在世界上存在的一種形式。”而諸多網絡敘事中所追求的“爽”,歸根到底乃是對人在各種現實境遇所作的鏡像式生發。三九音域的作品中的熱血設定與現實折影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織、相互促進的。熱血的設定為作品提供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而現實折影則為作品賦予了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哲學意蘊,讓讀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時也能夠收獲精神上的啟迪和成長。正是這種熱血與現實的交響,使得三九音域的作品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存在。它們不僅滿足了讀者對于刺激和娛樂的需求,更激發了讀者對于生命、人性、社會等問題的深刻思考和探索欲望。在這個意義上,三九音域的作品不僅是一種文學現象,更是一種具有時代意義和社會價值的文化現象。
責任編輯 張范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