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雙相情感障礙與血清尿酸(UA)、神經生長因子(NGF)及游離甲狀腺素(FT4)水平的關系,為臨床診斷該疾病及其病情嚴重程度提供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東方人民醫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收治的
82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82例體檢者的體檢資料,將其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研究對象血清UA、NGF及FT4水平;分析不同抑郁程度、躁狂程度患者血清UA、NGF及FT4水平;采用Spearman相關系數法分析血清UA、NGF、FT4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結果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血清UA、FT4水平均升高,血清NGF水平降低;隨著患者抑郁程度、躁狂程度加重,血清UA、FT4水平均呈上升趨勢,血清NGF水平呈下降趨勢;Spearman相關性結果顯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與血清UA、FT4水平均呈正相關關系,與血清NGF水平均呈負相關關系(均P<0.05)。結論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與血清UA、FT4、NGF水平密切相關,病情程度與血清UA、FT4水平正相關,與血清NGF水平負相關,臨床可通過檢測上述指標含量診斷雙相情感障礙,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
【關鍵詞】雙相情感障礙 ; 尿酸 ; 神經生長因子 ; 游離甲狀腺素 ; Spearman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74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9.0014.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9.005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類慢性、嚴重性遺傳性精神障礙疾病,患者以反復抑郁、躁狂交替發作為主要特征,可引起認知及功能障礙。目前雙相情感障礙發病的具體病因尚未明確,該疾病通常在患病后多年才可明確診斷,往往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因此尋找有效診斷該疾病的方法成為精神科研究的重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生物標志物在精神疾病診斷、治療及預后評估中的作用。其中,血清尿酸(UA)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在保護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神經系統免受氧化應激損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神經生長因子(NGF)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廣泛分布,與抑郁癥和雙相情感障礙等精神疾病的發病及癥狀嚴重程度有關;游離甲狀腺素(FT4)與機體神經系統功能(精神疾病)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作用關系[1-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雙相情感障礙與血清UA、NGF及FT4水平的關系,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東方人民醫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間收治的82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82例健康體檢者的體檢資料,將其作為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7例;年齡20~60歲,平均(37.72±3.21)歲;病程1~9年,平均(4.87±0.33)年。對照組研究對象中男性44例,女性38例;年齡20~60歲,平均(37.wR4D/XCJD8sImy3hRSN/oh1SHUxQgEZPL2zATy3Xe60=52±3.19)歲。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研究組患者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與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的比較》[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⑵1年內未接受過類似的免疫抑制劑治療;⑶智力功能正常。排除標準:⑴哺乳期或妊娠期;⑵存在傳染病史;⑶合并嚴重的心血管病、肝、腎功能異常;⑷目前接受降血糖、降壓、降脂等藥物治療;⑸1個月內存在抗精神藥物史、6個月以內進行過電驚厥udsPUwLU+GQRrf0HUS5VrdIsRSfqlMhSccmKpwo0vTs=及腦刺激療法等治療。本研究經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東方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⑴血清學檢測。采取研究對象清晨空腹靜脈血液樣本4 mL,以3 500 r/min離心8 min,取上層血清,使用日立生化分析儀(日本日立株式會社,型號:LABOSPECT 008 α)檢測血清UA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NGF水平,采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儀(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型號:MAGLUMI X8)檢測血清FT4水平。⑵抑郁程度。使用漢密爾頓抑郁癥量表(HAMD)[4]對患者的抑郁程度進行評估,共有24項,量表的總分為76分,其中正常為8分以下;輕度抑郁8~20分;中度抑郁21~35分;重度抑郁35分以上,經評估后82例患者中輕度組15例,中度組29例,重度組38例。⑶躁狂程度。使用楊氏躁狂量表(YMRS)[5]對躁狂嚴重程度進行評估,該量表共有11項,總分60分,其中正常為5分以下,輕度躁狂6~12分,中度躁狂13~19分,重度躁狂20分以上。經評估后82例患者中輕度組17例,中度組30例,重度組35例。
1.3 觀察指標 ⑴統計對照組與研究組研究對象血清UA、NGF、FT4水平。⑵統計不同抑郁程度、不同躁狂程度患者血清UA、NGF、FT4水平。⑶采用Spearman相關系數法分析血清UA、NGF、FT4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均使用S-W法檢驗證實服從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采用Spearman相關系數法分析血清UA、NGF、FT4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清UA、NGF、FT4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血清UA、FT4水平均升高,血清NGF水平均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不同抑郁程度患者血清UA、NGF、FT4水平比較 隨著患者抑郁程度的增加,血清UA、FT4水平均呈上升趨勢,血清NGF水平呈下降趨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不同躁狂程度患者血清UA、NGF、FT4水平比較 隨著患者躁狂程度的增加,血清UA、FT4水平均呈上升趨勢,血清NGF水平呈下降趨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血清UA、NGF、FT4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均與血清UA、FT4水平呈正相關;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均于血清NGF水平呈負相關,相關性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3 討論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發病具有隱蔽性,多在發病多年后才被確診,患者主要臨床特征是情緒和行為異常,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質量。目前對雙相情感障礙病因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多認為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體內能量代謝異常與動脈粥樣硬化發病密切相關,易誘發情緒紊亂,并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另外,部分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存在自殺念頭,且其自殺行為在精神患者群中普遍存在,且病情越嚴重,其自殺危險也就越高;所以,針對雙相情感障礙,篩選出適宜的檢測指標,對早期診斷雙相情感障礙,評估其病情并減少患者的自殺風險至關重要[6]。
NGF是一種由神經元、免疫細胞及某些非神經細胞產生的多肽蛋白質,其在神經系統的發育、維護及修復中起著關鍵作用。NGF主要是由中樞神經系統的海馬、皮層等部位的神經細胞分泌,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血清NGF含量隨病情加重而降低,主要是由于神經元分化,導致認知功能受損、患者神經發育不良引起[7]。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 SCZ)患者外周血NGF含量顯著下降,而外周血NGF含量變化則可導致認知障礙,進而影響其信息處理能力,因此NGF含量變化很有可能SCZ的發病機制之一[8]。本研究結果指出,研究組血清NGF水平低于對照組,且隨著患者抑郁、躁狂程度增加,血清NGF水平呈下降趨勢,且Spearman相關性結果顯示,血清NGF水平與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均呈負相關,這說明血清NGF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或可作為疾病早期診斷與疾病病情評估的依據。
血清UA是人體內嘌呤代謝的終末產物,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經歷情緒波動、壓力等應激刺激時,體內會產生一系列生化反應,這些反應可能導致嘌呤核苷酸降解加速,從而增加UA的生成,即導致血清UA水平升高[9]。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血清UA水平高于對照組,且隨著患者抑郁、躁狂程度增加,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血清UA水平呈上升趨勢,血清UA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均呈正相關,這說明血清UA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或可作為疾病早期診斷與疾病病情評估的依據。
FT4是血液中游離的甲狀腺素,是甲狀腺功能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FT4在蛋白質合成,體溫調節,能量代謝等方面發揮非常重要作用[10]。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與臨床癥狀具有相關性,但目前有關甲狀腺激素與雙相情感障礙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仍存在差異,尚無定論。有報道顯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血清FT4水平相對較高,血清FT4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的發生存在顯著相關性,這可能與疾病的病理、生理機制有關[11]。但也有報道顯示,躁狂患者、抑郁狀態患者血清FT4水平與疾病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12]。而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血清FT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且隨著患者抑郁、躁狂程度增加,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血清FT4水平均呈上升趨勢,且血清FT4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均呈正相關,這說明血清FT4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也可作為疾病早期診斷與疾病病情評估的依據。
綜上,隨著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躁狂嚴重程度的增加,血清UA、FT4、NGF水平會升高或降低,與患者抑郁、躁狂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可作為早期診斷疾病的依據。但本研究樣本量偏小,且為單中心研究,研究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后續可擴大樣本量、開展多中心深入研究,為臨床診斷雙相情感障礙提供新的診斷思路。
參考文獻
董苒, 葛紅敏, 韓冬昱. UA、TBiL、NGF水平在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及健康人群中的檢測價值分析[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0, 47(2): 289-292.
喻軍海, 李清, 萬娜萍. 血清UA、HDL、NGF及游離甲狀腺素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3, 20(21): 3114-3117.
戴云飛, 肖澤萍.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與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的比較[J].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2013, 23(6): 426-427.
胡旭強, 錢敏才, 林敏, 等. 斯奈思-漢密爾頓快感量表中文版測評抑郁癥患者的效度和信度[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7, 31(8): 625-629.
馬玉桂. 阿立哌唑聯合碳酸鋰緩釋片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YMRS評分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醫學創新, 2019, 16(14): 57-61.
RENSH P, POSTOLACHE T T, DALKNER N, et al. Toxoplasma gondii IgG serointensi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bipolar disorder[J]. Int J Bipolar Disord, 2024, 12(1): 31.
王金成, 殷慧, 楊媛, 等. 血清UA、TGF-β、NGF與雙相情感障礙的相關性及臨床表達意義[J]. 中國醫師雜志, 2021, 23(9): 1352-1356.
黎順成, 徐雪怡, 陳程, 等. 血清BDNF、NGF、MBP水平對青少年精神分裂癥預后的評估價值[J]. 中南醫學科學雜志, 2022, 50(4): 528-531.
邢志強, 李玲, 曹民佑, 等.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尿酸水平相關性分析[J]. 現代醫院, 2021, 21(2): 323-324, 328.
陳雪凝, 吳麗娜, 陳盛柏.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性激素、多巴胺水平與其攻擊行為相關性分析[J]. 中華保健醫學雜志, 2023, 25(4): 470-472.
李崢, 王體賓, 朱俊敬, 等. 首發青少年雙相情感障礙重度抑郁發作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及其與焦慮癥狀的相關性[J]. 河南醫學研究, 2023, 32(11): 1965-1968.
翟永利. 血清甲狀腺素功能指標水平與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認知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 33(2):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