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間傳統體育作為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豐富的民族歷史和文化特色。然而,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的加速發展,民間傳統體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境。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民間傳統體育的生存狀態,探討其發展趨勢,并提出提升文化認同感、建立傳承機制、加強政策支持、擴大宣傳影響、創新活動形式、改善資源和設施等發展策略。民間傳統體育的生存狀態雖然面臨挑戰,但通過有效的保護措施和創新的傳承方式,有望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民間傳統體育 生存狀態 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4)-20-001-3-JF
1、引言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受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一些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面臨著被邊緣化甚至消失的風險。第一,研究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有利于保護和復興這些文化,防止其消失;第二,對民間傳統體育的研究是增強文化認同、增強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的一個重要表現;第三,探索如何將這些體育活動融入現代生活,促進全民健康;第四,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具有重要教育意義,將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納入教育體系,可以很好地培養下一代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第五,研究有助于維護文化多樣性,防止文化同質化;第六,探索民族民間體育活動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中的潛力。民族民間傳統體育不僅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社會和諧、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對其進行研究,既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現實需求的回應。
2、文獻綜述
民族傳統體育是指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以“身體活動”的方式傳承和發展起來的各種體育活動,它具有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群體文化等特征,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民族民間傳統不同程度受到沖擊,它的生存面臨著各種危機與挑戰。謝嘉麗認為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存在生存、文化、傳承三種危機,她針對三種危機提出了加強政策支持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宣傳、創新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形式與內容、挖掘、保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條對應具體措施以解決其現實困境。研究在宏觀層面上提出了加強政策支持和文化宣傳的策略,這對于提升民族傳統體育的社會地位和認知度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研究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如何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間實施這些策略,以及如何評估這些策略的具體效果。這需要通過實地調研和案例分析,來探索更為具體和操作性的實施路徑。學者岑加歡的研究則聚焦于鄉村振興戰略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機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分析鄉村振興戰略與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存在的內在聯系提出應以當地特色為根基,向多元化互動方向發展、依托鄉村旅游和公園景區的運作模式方向發展、以人民為中心,向高質量方向發展等民族體育發展趨勢,提出深挖資源、夯實土壤、加強設計、完善宣傳體系、構建人才傳承體系、擴大影響力與輻射力等觀點助力民族民間體育良性發展。但是,研究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確保這些體育活動與當地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相協調,以及如何在商業開發和文化保護之間找到平衡點。余曉曼研究認為由于生活方式的變化,工作、生活節奏變快,人們參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意愿降低;其次,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現代體育運動項目也越來越豐富多樣,民族傳統體育在競技體育等現代體育運動項目中無法占據一席之地;最后,由于現代化建設進程加快、人口流動頻繁,一些傳統節日也會被人們遺忘以至于逐漸取消,并且由于傳統節日中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較為單一、參與人數較少等特點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在現代社會中,西方體育的強勢沖擊和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缺失也是導致民族傳統體育在現代化過程中出現了問題的重大原因。孟歡歡研究關注城市民間傳統體育組織的生存狀態,揭示了城市化進程中民族傳統體育面臨的挑戰,在組織層面提出根據民眾需求培養不同層次的“指導者”,傳承過程應適當規范技術標準、進行內容分層、創新形式及教學方法等,拓展民眾參與規模并吸引年輕人參與;在組織建設方面,目標定位應堅持“傳承本真文化”與“民眾生活需求”相結合、結構方面“站點或基地”組織化傳授和“一對一”個體化傳授相結合,活動方面傳統活動與現代活動相結合,制度方面應“倫理”與“契約”相結合等若干觀點研究指出了城市體育組織在資源獲取、活動形式創新等方面的不足。這提示我們在城市環境中需要更多的創新和適應性策略,然而,研究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具體實施這些策略,以及如何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體育。張傳碧研究專注于徐州地區民間武術,為地方性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深入的案例分析,闡述了徐州地區民間武術生存需盡快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民間武術拳師處于青黃不接時期,民間武術拳種挖掘、完善、傳承力度不夠,練習者有所減少,民間武術存在保守傳承、自立門派繁多,影響其發展等觀點是造成傳統武術發展滯后的根本原因。研究強調了地方特色體育項目在文化傳承和社會發展中的價值,但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將地區性的研究結果推廣到更廣泛的民族傳統體育保護和發展中。此外,對于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和傳承民間武術,也需要更多的創新思考。洛讓加措研究探討了藏族傳統體育的現狀與出路指出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現代社會面臨著諸多挑戰,認為它們通常以趣味性為主,競技性較弱,且因缺乏科學規劃和整理,難以適應民族文化的新需求,并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現代體育文化的沖擊使得一些地區出現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空白,阻礙了正常的文化交流。此外,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如現代體育的沖擊、師資力量不足、青少年興趣轉移、器材和場地短缺以及比賽機會的稀缺等。在教育領域,除了武術外,其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很少被納入考試科目,導致這些項目在教育體系中難以得到重視和發展,他的研究為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保護和推廣提供了重要的視角,研究強調了教育、文化交流和政策支持在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中的作用,這對于促進民族文化多樣性和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
總體而言,這些研究在提出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體育的策略時,都面臨著如何在現代社會中適應和創新的挑戰,對民族民間傳統的研究需要在這些策略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對實施細節的探討,加強跨地區、跨文化的比較研究,以及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來促進傳統體育的傳播和普及。同時,也需要關注民族傳統體育在促進社會和諧、增強民族團結以及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中的潛在作用,從而為民族傳統體育的未來發展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支持。此外,還需要關注民族傳統體育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及如何在國際舞臺上展示和傳播中國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希望通過這些綜合性的研究和努力,我們可以期待民族傳統體育在未來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和發展。綜上所述,民族傳統體育在現代社會中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需要通過政策支持、文化宣傳、社會參與、創新形式、教育培訓、培養傳承人等多維度的努力,這是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只有這樣才會實現可持續發展與良性傳承,才會推動民族傳統體育的繁榮發展。
3、當前生存狀態分析
3.1、文化價值認同度下降
民族傳統體育在全球化的沖擊下,面臨文化價值認同度的顯著下降。年輕一代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對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興趣逐漸減少,更傾向于追求西方的流行文化和生活方式。西方體育的高度商業化和媒體廣泛覆蓋,使得民族傳統體育在文化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教育體系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忽視,導致年輕一代對其價值和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理解。這種文化認同度的下降,不僅影響了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也削弱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對民族文化的長期繁榮構成威脅。
3.2、傳承斷層問題
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面臨嚴重的斷層問題。隨著老一輩傳承人的減少,年輕一代對學習和傳承民族體育技藝的興趣不高,這主要是因為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多樣化的娛樂選擇分散了年輕人的注意力。缺乏有效的傳承機制和激勵措施,使得年輕人難以投入到需要長時間和耐心學習的民族體育技藝中。這種傳承斷層不僅威脅到民族傳統體育的生存,也可能導致寶貴的文化遺產丟失,對民族文化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構成挑戰。
3.3、政策支持不足
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現實中政策支持往往不足。資金投入有限、政策扶持不夠、法規保護缺失,這些問題導致民族傳統體育在資源配置、項目推廣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面臨重大困難。政府對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和有效的政策措施,這嚴重影響了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和發展。沒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民族傳統體育很難在現代社會中獲得足夠的發展空間。
3.4、宣傳力度有限
民族傳統體育的宣傳力度遠遠不夠,導致公眾對其價值和意義的認識不足。目前的宣傳主要依賴于地方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組織的自發行為,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宣傳手段和渠道也相對單一,難以形成廣泛的社會影響力。這種宣傳不足限制了民族傳統體育在社會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影響了其吸引公眾參與和關注的能力,缺乏有效的宣傳,民族傳統體育很難在現代社會中獲得足夠的認可和支持。
3.5、發展模式單一
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模式過于單一,主要依賴于傳統的傳承方式和活動形式,缺乏創新和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能力。在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對體育活動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民族傳統體育如果不能適應這些變化,就很難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和關注者。這種發展模式的單一性限制了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使其難以在現代社會中獲得廣泛的認可和發展。
3.6、資源和設施缺乏
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受到資源和設施的嚴重制約。許多地區缺乏專業的教練和訓練場地,必要的器材和設施也難以保障,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民族傳統體育的普及和提高,缺乏資源和設施不僅限制了民族傳統體育的培訓和競技水平,也影響了參與者的體驗和興趣。沒有足夠的資源和設施支持,民族傳統體育很難在現代社會中獲得持續的發展和提升。
4、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發展策略
4.1、提升文化認同感
要有效提升年輕一代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認同感,首先需在國家教育政策中明確規定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地位,確保從小學至大學的連貫性教育。教育部門應開發專門的教材和課程,不僅教授技藝,更強調其文化和歷史意義。此外,應利用數字媒體平臺,如社交媒體、視頻分享網站等,發布引人入勝的故事和視頻,展示民族傳統體育的魅力。通過與流行文化元素的結合,如音樂節、時尚秀等,創新性地將民族傳統體育介紹給年輕人。鼓勵和支持青年藝術家、設計師參與民族傳統體育的現代表達,使之成為文化創新的一部分。
4.2、建立傳承機制
建立國家級和地方級的民族傳統體育傳承中心,為傳承人提供穩定的工作環境和經濟支持。實施師徒結對計劃,鼓勵資深傳承人收徒傳藝等,開展傳承人培訓項目,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和現代傳播技能,通過這些措施,確保民族傳統體育的知識和技藝得以有效傳承。通過政府和私人基金的資助,為傳承人提供經濟保障,鼓勵他們全身心投入傳承工作。此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民族傳統體育的數字檔案庫,保存和傳播相關知識和技藝。
4.3、加強政策支持策略
政府應制定專項政策,明確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和發展目標,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設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基金,支持相關的研究、教育和推廣活動,此外,通過立法保護民族傳統體育的知識產權,防止其被不當商業化或濫用。將民族傳統體育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鄉村旅游、文化傳承等相結合。開發以民族傳統體育為主題的旅游項目,吸引游客體驗和參與。鼓勵地方政府和社區利用本地資源,組織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相關的文化節慶活動,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4.4、擴大宣傳影響
擴大民族傳統體育的宣傳影響,需要采取多元化的宣傳手段。除了傳統的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還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吸引人的內容,提高民族傳統體育的在線可見度。與知名人士合作,如運動員、藝術家、社交媒體影響者等,利用他們的影響力推廣民族傳統體育。舉辦各種宣傳活動,如攝影比賽、征文比賽、知識競賽等,提高公眾的參與度和興趣。此外,通過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將民族傳統體育推向世界,提升其國際知名度。
4.5、創新活動形式
創新民族傳統體育的活動形式,需要結合現代科技和流行文化元素,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人們體驗傳統體育項目的魅力,增強互動性和沉浸感。開發適合不同年齡段和體能水平的體育項目,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其中。舉辦各類比賽和表演,增強民族傳統體育的觀賞性和互動性。此外,通過網絡平臺直播這些活動,擴大其影響力。也可以與游戲公司合作,開發以民族傳統體育為主題的電子游戲,激起年輕人的興趣。
4.6、完善資源和設施
完善民族傳統體育的資源和設施,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專用的訓練場地和比賽場館,提供必要的器材和裝備,確保訓練和比賽的順利進行。與體育器材制造商合作,開發適合民族傳統體育的專用設備,開發和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確保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順利進行。通過公私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的投資和資源,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鼓勵社會各界捐贈和贊助,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謝嘉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的現實困境及路徑選擇[C]//陜西省體育科學學會,陜西省學生體育協會.第二屆陜西省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專題三).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2024.
[2]岑加歡.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六盤水市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時代機遇與趨勢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06).
[3]余曉曼.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生境的創新機制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4(03).
[4]孟歡歡.城市民間傳統體育組織的生存狀態與優化發展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9.
[5]張傳碧.徐州地區民間武術生存狀態與發展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8.
[6]洛讓加措.探析藏族傳統體育的現狀與出路[D].西北民族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