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后,電視劇《幸福草》近日又被各大衛視相繼重播。該劇根據中國菌草援外技術團隊的真實經歷和事件改編,講述主人公胸懷“發展菌草業、造福全人類”信念,成功實現中國菌草在海外落地生根,幫助當地居民走上致富道路的傳奇故事。
一株菌草曾經在《山海情》中以咬定青山大地不放松的斗爭精神,從福建來到寧夏,戰風沙、斗嚴寒,立根黃沙破巖中,敢教大漠換綠裝。不斷傳遞幸福,幫助百姓致富,在中國本土扶貧攻堅中被人廣為贊頌。又不以閩寧為限,不以山海為遠,搭乘《幸福草》這部熱劇,踏上更為廣闊的國際旅途,助力全球貧困國家和地區實現經濟自強、生態改良。
從《山海情》到《幸福草》,從凌一農到黎長歡,男主都來自同一個人物原型——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教授。1983年,為了解決長汀縣的貧困問題,林占熺專心尋找林木栽培的替代方案,即“以草代木”的菌草研究。經過1000多個日夜的奮戰,1986年,林占熺成功發明了菌草技術。林占熺教授帶著菌草技術走遍祖國大地,讓當地老鄉“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做就成”,菌草成了人民中的“致富草”“幸福草”。林占熺教授還遠赴中非等國,讓菌草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茁壯成長,與當地人民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被各國人民稱為“中國草”。
然而,菌草的使命遠不止于此,在路漫漫上下而求索中有著一場雙向奔赴。2021年,菌草被帶到新鄉化纖白鷺新材料研究院。這里是一個充滿科技與創新的地方,科研人員們開始了對菌草在紡織領域的研究。
在經歷過小試、中試后,菌草在再生纖維素長絲生產車間羽化升仙般從噴絲頭中噴涌成再生纖維素長絲,皎皎如月華流波,層層卷繞倏爾成筒。這些銀絲如同血脈一般,流淌著新鄉化纖員工對紡織事業的熱愛與執著。如今,菌草不僅是國際減貧“奇兵”,更是紡織行業中的璀璨新星——開辟了“以草代木”纖維素纖維原料的新途徑,為推動改變中國乃至世界溶解漿產業格局找到了可能,對產業鏈具有極其重要作用。隨著新鄉化纖科研人員對菌草纖維進行定性分析,發現菌草身上居然含有孤挺花寧堿,制成的纖維和衣物具有天然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菌草纖維的身影逐漸出現在各種家居用品、服裝服飾、母嬰產品以及醫療用品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舒適與健康。研發人員還申請了從菌草制備溶解漿到多種紡絲技術的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2023年8月16日,林占熺教授一行到新鄉化纖進行參觀,對企業實力和菌草纖維產業化生產戰略布局表示高度肯定。如今,菌草纖維產品放在林占熺教授辦公室的顯著位置,每有人到他辦公室,他都會向客人展示菌草纖維。
未來5年內新鄉化纖致力實現年生產菌草漿粕規模達到100萬噸,10年內達到500萬噸,逐步取代溶解漿進口,滿足國內紡織服裝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需要。
菌草的大面積種植高度契合國家生態文明理念,為有效治理荒漠化、鹽堿化等生態問題提供新模式,也將有效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可謂是為民謀利、為國爭光、造福人類的產業布局。
菌草經歷了從平凡到非凡的轉變歷程。期間,由林占熺教授賦予菌草生命,在幫助世界各地脫貧致富中做出了貢獻;新鄉化纖在纖維領域的深耕中賦予菌草新生。未來,新鄉化纖菌草纖維將引領紡織行業深綠色發展新定位,書寫出一幅充滿希望的畫卷。(鄭逢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