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甘肅省,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霍爾三維結構理論,WSR系統工程理論
當前,國際育種已經進入到“常規育種+生物技術+信息化”的育種“4.0時代”,甘肅省作為國內現代種業重要的核心基地之一,整體還處于“跟跑”階段[1],究其原因是國際先進育種企業注重標準化工作,種業集約化、標準化水平高,提升了企業競爭力,推動了整個產業的技術迭代升級。而甘肅省現代種業標準化工作缺乏系統性,工作質量不高,尚未構建起科學、全面的現代種業標準體系,涉及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關鍵環節的標準缺失嚴重,阻礙了種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標準體系作為一切標準化工作的基礎,是甘肅省現代種業標準化工作全面、協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此,為更好發揮標準化在甘肅省現代種業的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提高現代種業標準化工作質量,積極推動構建符合甘肅省實際的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通過制定標準、實施標準以及對標準的評價改進過程,實現現代種業全流程、各環節的提質增效,以標準體系和先進種業標準引領現代種業質量提升,對于推動甘肅省種業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1 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1 基本概念
1.1.1 現代種業全產業鏈
由包含種質資源培育、農業投入品供應及采購、種子(品種)基地建設、產地環境、種子(品種)生產繁育、病蟲害鑒定與防治、種子(品種)質量檢驗檢測、種子(品種)流通與質量追溯、品牌建設與營銷等多個環節組成的完整的產業鏈系統[2]。
1.1.2 標準體系
一定范圍內的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3]。
1.1.3 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
由包含種質資源培育、農業投入品供應及采購、種子(品種)基地建設、產地環境、種子(品種)生產繁育、病蟲害鑒定與防治、種子(品種)質量檢驗檢測、種子(品種)流通與質量追溯、品牌建設與營銷等各環節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2]。
1.2 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的基本特征
1.2.1 目的性
以推動種業發展獲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提升種業規范化、標準化水平,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種子(品種)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實現種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為目的[4]。
1.2.2 協調性
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所包含的標準之間相互銜接、配套、功能互補,各標準的對象界定清晰、適用范圍適度合理。
1.2.3 流程性
現代種業全產業鏈具有顯著的流程性特點,標準體系的流程性主要體現在體系架構按照產前、產中、產后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的劃分[4]。
1.2.4 開放性
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標準體系結構和所包含的標準不是固定的,而是動態的,會隨著技術的更新、政策的改變而進行靈活的調整,同時,標準體系面向社會開放,可以及時吸納種業領域各方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標準體系與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相適應。
2 構建甘肅省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的重要意義
2.1 種業標準體系是種業標準化工作的藍圖
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種業標準體系,能夠為甘肅省種業標準化工作的頂層設計提供決策依據、能夠確定甘肅省種業標準化工作的重點發展方向,厘清各領域、各環節標準的關系,確保標準的全面、協調、配套,為種業領域標準的制修訂提供科學的指引。
2.2 種業標準體系是提升種業競爭力的基礎
標準化是產業現代化的標志,也是產業競爭力的具體體現,而種業標準體系則是提升甘肅省種業競爭力的基礎性工作,通過構建種業標準體系,能夠筑牢甘肅省種業標準化工作的基礎,及時發現種業標準的缺失領域和缺失環節,系統全面地推動甘肅省種業向規范化、標準化方向發展,能夠將種業領域的前沿技術轉化為標準并納入標準體系,有效提升種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3 種業標準體系是跟蹤國際前沿的向導
標準化工作是一個制定標準、實施標準和對標準進行評價改進的過程。通過對種業標準體系的周期性復審,可以系統性地掌握標準體系內的各項標準與國際前沿標準的差距,并通過標準的修訂和更新等合理措施,及時彌補相關差距,為跟蹤國際前沿技術和標準指明方向。
3 甘肅省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構建
3.1 構建依據
以《種子法》《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甘肅省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甘肅省林草種苗振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為依據。
3.2 構建原則
3.2.1 結合實際,覆蓋全面
應針對甘肅省現代種業的產業分布領域,涵蓋種子產前、產中、產后各階段,包含技術、管理、工作等各要素,符合甘肅省現代種業發展實際需求。
3.2.2 系統梳理,重點突出
應系統梳理甘肅省現代種業所涉及重點領域和所包含的關鍵環節,突出現代種業全產業鏈的流程性特點,確保現代種業各領域和各環節有標可依。
3.2.3 協調優化,簡明易行
應注重框架結構的簡潔實用和協調優化,確保標準體系的各層級之間指導關系明確、邊界劃分清晰,避免體系的各層級之間交叉重復。
3.2.4 開放兼容,適度超前
應保持體系的前瞻性、開放性和可擴充性,既能解決甘肅省現代種業當前存在的問題,也要體現未來的發展趨勢。
3.3 構建方法
霍爾三維結構是美國系統工程專家霍爾(A·D·Hall)等人在大量工程實踐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系統工程方法論,集中體現了系統工程方法的系統化、綜合化、最優化、程序化和標準化等特點,其內容反映在可以直觀展示系統工程各項工作的三維結構圖中,體現了為完成這些階段要進行的工作內容和應該遵循的思維程序,以及所需要的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該結構為解決大型復雜系統的規劃、組織、管理問題提供了一種統一的思想方法,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應用[5]。將霍爾三維結構原理運用到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系統工程中,可以將現代種業標準化系統模型劃分為三個維度,包括流程維、級別維、領域維,標準化系統的三維空間結構如圖1所示,各維度劃分的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3.3.2 WSR系統工程方法
WS R是物理(Wu l i)、事理(S h i l i)、人理(Renli)系統方法論的簡稱,是中國學者顧基發教授與英國朱志昌博士1994年在英國HULL大學共同提出的。它是解決復雜問題的一種系統方法論,蘊含著東方哲學思辨[6]。將WSR系統方法論運用到現代種業領域的具體分析如下:
“物理”層次(性質維度):“物理”層反映種業標準化對象的客觀屬性,通過提煉總結種子(品種)生產過程中的基地建設、品種培育、生產繁育、檢驗檢測、產品營銷等在內的相關技術、管理、工作等要素形成標準集合,構成現代種業技術標準子體系、管理標準子體系、工作標準子體系。
“事理”層次(作用維度):“事理”層反映種業標準在種業生產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按照發揮的作用不同,主要可以分為安全、質量、基礎支撐三個方面,通過總結提煉農獸藥殘留量限量、重金屬含量限量、農用地膜、農藥、化肥、飼料安全風險評估、種子病蟲害識別、鑒定、防治、品種轉基因測定和評價、種子(品種)生產地土壤環境、水環境等相關的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要求等方面的要素形成標準集合,可以構成現代種業安全標準子體系;通過提煉種質資源指標、良好農業操作、種質產品質量分級及各項理化指標、種子(品種)儲藏、包裝、運輸各環節相關的質量要求等方面的要素形成標準集合,可以構成現代種業質量標準子體系。通過提煉總結農業生產所必須的水力、電力、土地等基礎設施要求、種子(品種)生產所必備的土壤、溫濕度、海拔、光照等產地環境要求、種子生產過程中氣象條件、氣象預報等相關的氣象要求、種企發展所需的融資相關的金融服務要求、種子(品種)生產全流程記錄、檔案保存、遠程監控等相關的信息化服務要求、種子(品種)質量監督抽查相關的監督服務要求、種子(品種)生產技術相關的技術推廣服務要求、第三方機構開展動植物疫病防治的服務要求、第三方機構代購農資產品的服務要求等方面的要素形成標準集合,構成現代種業基礎支撐標準子體系。
“人理”層次(參與者維度):標準化工作是一個通過協商一致,最終達成統一共識的過程。因此,“人理”層次主要是關于人(機構)的因素,種業生產包含了生產機構、服務提供機構和監管機構,通過對人理層面標準化對象不同特性和適用范圍的分析和總結,提煉形成標準集合,構成現代種業種子(品種)研發機構標準子體系、生產機構標準子體系、服務提供機構標準子體系、流通監管機構標準子體系,具體分析圖如圖2所示。
3.4 標準體系架構設計
綜合運用霍爾三維結構理論和WSR系統工程理論,甘肅省現代種業標準化系統的架構可以從領域維、流程維、級別維、性質維、作用維、參與者維六個維度進行設計,六維度空間模型如圖3所示,六維度的平面投影如圖4所示。標準化系統空間的各個維度都是相對獨立的,可以通過向某一維度投影,形成該維度的標準體系。如標準化系統空間模型向性質維度投影,則會形成現代種業技術標準子體系、管理標準子體系和工作標準子體系;向作用維度投影,則會形成現代種業安全標準子體系、質量標準子體系和基礎支撐標準子體系;向流程維度投影,則會形成現代種業產前標準子體系、產中標準子體系和產后標準子體系;向領域維度投影,則會形成農作物種業標準子體系、林草種業標準子體系、畜禽種業標準子體系和水產種業標準子體系。同時,標準化系統空間模型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向多個維度投影形成更加科學全面的標準體系。
為突出甘肅省現代種業的覆蓋領域和全產業鏈的顯著特點,本文重點從“領域維+流程維”的疊加維度,構建契合甘肅省現代種業特點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框架。
從“領域維+流程維”角度,甘肅省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包括:農作物、林草、畜禽、水產領域的產前、產中、產后標準子體系,框架結構圖如圖5所示。
各領域產前標準子體系包含:對土壤、溫濕度、海拔、光照等條件要求的產地環境標準;對種質資源鑒定、種質資源圃建設管理的種質資源標準;對農用地膜、化肥農藥或飼料等要求在內的農業投入品標準;對育種基地建設、管理、設施設備配備等要求在內的種子基地建設標準;對品種特性及品種認證相關的品種標準。
各領域產中標準子體系包含:對農業機械作業質量、操作規程等要求相關的農機標準;對種子(品種)繁育和生產加工相關的種子(品種)繁育標準;對種子(品種)病蟲害識別、鑒定、防治相關的病蟲害防治標準;對種子(品種)產品理化指標、感官指標等相關的種子(品種)產品標準;對種子(品種)產品各項指標檢驗、檢測相關的技術、方法、管理、工作標準;對種子(品種)產品儲藏環境、儲藏設施設備配備、包裝標志、包裝設計、運輸條件等相關的儲藏、包裝、運輸標準。
各領域產后標準子體系包含:對種子(品種)在市場流通過程中所需的流通市場建設、流通服務等相關的種子(品種)流通標準;對流通種子(品種)各環節質量追溯相關的種子(品種)質量追溯標準;對種企及種子(品種)品牌建設、品牌推廣及品牌價值評價等相關的品牌建設標準。
4 結語
種業作為甘肅省的優勢產業,是保障全國糧食安全的關鍵,而標準化是實現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本文所構建的甘肅省現代種業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是貫徹《種業振興行動方案》、落實《甘肅省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的具體措施,能夠為甘肅省現代種業標準化工作的頂層設計提供技術支撐和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