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團體標準,管理及服務,系統平臺
0 引言
隨著標準化改革逐步深入,《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等文件中對“標準化技術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1],采用數字化手段對提升標準化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具有重要意義。標準數字化是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客觀需要,是標準化活動對于數字技術變革的積極響應,更是關系到國際間戰略博弈和全球領導力的關鍵因素[2]。數字技術為標準化領域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國內外對標準化數字轉型升級的理念和模式進行了諸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國內外普遍認同的是ISO SMART標準(Standards Machine Applicable, Readable andTransferable),根據標準的數字化、結構化、智能化程度,劃分了5級模式[3-4]。我國標準數字化的研究起步時間較晚,但發展迅速,從標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標準目的出發,提出標準數字化的定義,即“利用數字技術對標準內容及生命周期全過程賦能,使標準承載的規則與特性能夠通過數字設備進行讀取、傳輸與使用的活動”[3,5]。
標準數字化服務平臺是標準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設施,是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支撐創新驅動戰略的標準范式[6]。國際標準[7-9]、國家標準[10]、行業標準[11]、地方標準[12]都建立了相應的標準信息檢索查詢、委員投票等業務協同和管理系統平臺,主要從國家和政府運行角度出發,著重于標準的數字化治理能力和政府監管。
中國標準化協會于2001年始,探索推動協會標準(以下簡稱“CAS標準”)相關工作,旨在以標準支持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發布CAS標準849項。隨著團體標準工作快速發展,標準項目數量及參與人員與日俱增,管理系統平臺建設迫在眉睫。本文基于中國標準化協會管理及服務活動的實踐探索,提出切實可行的平臺建設方案,旨在建立CAS標準統一化工作平臺,實現標準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和標準化資源共享。
1 CAS標準管理及服務平臺建設研究
CAS標準管理及服務平臺是面向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部門等利益相關方的終端產品,發揮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是聯結標準技術管理方、起草方和使用方的重要樞紐。為滿足各相關方的多維度需求,開發較為全面的系統功能,平臺建設初期,通過文獻研究、問卷調查以及現場調研等方式對不同角色用戶開展大量調研分析。
1.1 前期調研
1.1.1 調研對象
調研對象覆蓋全面。一是標準制修訂流程用戶,包括參與標準制修訂的個人、企業、分支機構秘書處、協會標準專家庫專家以及項目經理人等;二是其他社會團體,如國際標準組織ISO、IEC、ASTM和UL,國內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已初步建設協會標準管理平臺的社會團體。
1.1.2 調研方式
通過文獻研究、電話訪談、郵件詢問、集中座談和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渠道協同開展。
1.1.3 調研內容
精準平臺定位和功能需求,如技術經理人如何高效管理,項目發起人(提案人)如何查詢相關標準信息、如何參與標準制修訂流程,專家如何參與立項論證及技術審查等。
組建專項工作組,結合調研結果以及梳理協會標準管理制度文件,按照角色分工,以項目管理視角,構建平臺系統。
1.2 平臺設計
平臺設計考慮以下方面:一是遵循標準化工作原則,滿足標準化工作要求,符合協會自身標準化管理流程;二是及時對協會標準化信息、動態進行管理和發布;三是按照標準制修訂程序要求,實現協會標準制修訂工作的網上信息交流和管理;四是可查詢CAS標準項目相關的信息;五是系統平臺用戶界面應友好、簡單、直觀、易操作;六是系統應并與協會其他系統可銜接,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擴展性、可維護性以及良好的數據交換性能,滿足安全性要求;七是系統對普通用戶訪問、分會秘書處以及管理員日常管理等常用功能;八是平臺能夠提供完善的系統管理功能,對系統內所有的用戶信息及其權限進行設置、維護和管理,包括組織機構管理、用戶管理以及群組設置等,實現網格化管理。
1.3 功能模塊
平臺包括但不限于核心平臺、流程管理、門戶頁面、通知公告、知識文檔、英文語言包、短信提醒等功能模塊。
平臺提供統一門戶管理、組織管理、權限管理、統一消息管理等核心服務;同時有流程引擎、表單引擎、搜索引擎三大核心引擎,完成標準流程管理業務建模、流轉、監控、授權、投票、流程規則管理、流程審批安全管理和全系統搜索等服務。平臺系統后臺提供系統安全管控配置、內容導入導出、系統升級工具、管理員工具箱等豐富的IT在線工具。
1.3.1 基礎功能
平臺門戶管理、待辦中心、新聞公告、組織管理、權限管理、時間管理、通訊錄、日志管理、工作交接、系統接口管理、收藏夾。
1.3.2 三類引擎
流程引擎、表單引擎、搜索引擎。
1.3.3 運維工具
內容導入導出、系統升級工具、LDAP同步工具、管理員工具箱、安全管控、附件轉換、定時任務。
1.3.4 服務機制
分類、消息、時間、移動、多語言、推薦、發布、訂閱、催辦、版本、權限、附件、收藏、閱讀、授權、傳閱、關聯、標簽、編號等。
1.3.5 集成組件
業務集成組件(J DBC集成、Web S er v ice集成、REST集成)、短信集成組件、移動門戶(釘釘集成)。高擴展性的集成組件,可通過JDBC、WebService、REST等接口方式實現第三方業務集成;移動門戶(釘釘集成)則是實現釘釘組織架構同步,支持移動端與PC端門戶及消息推送,并整合“Ding”實現高效辦公。iWeb Office再一次全進化,強大多文檔融合編輯(微軟WORD/EXCEL,金山WPS文字/表格),跨界多瀏覽器(IE、Google Chrome、Firefox)、全新平臺架構(32位、64位)、兼容90%以上iWeb Office 2009常用接口、提供添加文檔水印功能及用戶各種文檔操作功能等,支持彈窗模式、高版本Chrome插件支持和文檔云預覽。
2 CAS標準管理及服務平臺V1.0概述
CAS標準管理及服務平臺V1.0為任何項目發起人(提案人)、分支機構、協會標準管理部和協會標準立項(提案)和審查專家參與CAS標準制修訂工作提供服務平臺。一方面實現協會標準的技術管理,包括提案、立項、起草、征求意見、技術審查/投票、批準、編號、發布、復審標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另一方面可查詢檢索協會標準立項、征求意見和發布等各環節信息,以及已發布標準清單及概況。CAS標準制修訂流程圖詳見圖1。
2.1 系統用戶
2.1.1 項目發起人
任何單位/個人均可提出立項申請,作為項目發起人(提案人)。
2.1.2 分支機構
分支機構為中國標準化協會在某個特定的專業領域成立的分會或專業委員會,是協會的二級機構。截至2023年度底,協會共14個分會、11個專業/工作委員會。分會包括:纖維、冶金、汽車、海洋、化工、中醫藥、服務貿易、城市家具、電器電子、太陽能應用、城鎮基礎設施、溫泉服務與文化、檢驗檢測檢疫和會議酒店服務分會。11個專業/工作委員會包括:滾塑、文化產業、裝備制造業、茶品品鑒、電線電纜、優質服務、安全健康消費、綠色低碳、機器人、腦機接口與類腦智能、生物資源與設施領域。
協會分支機構(秘書處)負責對本領域標準項目提案進行初審,對項目發起人(提案人)提交的立項建議書和標準草案稿(框架)等立項申請材料的規范性、完整性進行審核,必要時對本領域標準項目提案的技術創新性、行業引領性、項目成熟度以及產業化情況給出初步意見。
2.1.3 CAS標準管理機構
團體標準部是CAS標準管理的具體執行部門,負責CAS標準全流程的技術管理,保證CAS標準制修訂遵循公開、透明、協商一致的標準化工作原則,確保標準項目各流程符合協會標準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文件。此外,還負責本平臺的建設、維護及運營。
2.1.4 專家庫專家
專家庫專家由行業、標準化綜合領域專家組成,參與CAS標準立項論證、征求意見、技術審查、復審等各技術環節。
專家庫專家由行業領域專家委員會平臺搭建專家委員會功能,匯聚各行業專家資源,參與CAS標準立項論證、定向征集意見以及技術審查等。專家負責對CAS標準開展立項論證或技術審查,給出是否立項或通過審查的決議。
2.2 關鍵控制環節
以標準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視角,結合現行的協會標準制修訂管理辦法和工作流程,確定立項(提案)、征求意見和技術審查三個關鍵控制環節。
2.2.1 立項(提案)
任何單位/個人均可通過平臺系統進行注冊,填寫立項申請書,上傳草案稿,發起CAS標準項目提案,聯合申請標準項目的單位不得少于3家。立項提案需要明確標準項目名稱、標準類別,闡述標準研制背景、目的、意義和必要性,是否支撐新技術轉化、新產品研發、新業態發展,對產業或行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特別是要明確與現行法律法規、政府標準,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關系,以及在相關標準或標準體系中的位置。明確標準項目框架、大綱,必要時需要提供產品檢驗報告、方法驗證測試分析報告或相關研究報告等作為佐證材料。此外,還應明確標準涉及專利情況,標準實施預期以及起草工作組的工作基礎等情況。所有提案均需經過專家庫專家進行技術論證,通過后統一進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未收到無異議后,發布立項文件。
2.2.2 征求意見
根據標準起草工作組具體情況,項目發起人(提案人)隨時可提交標準征求意見的相關材料。所有標準項目均需通過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和本系統平臺網站公開征求意見,且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天。視標準項目公開征求意見的反饋情況,可在公開征求意見期間或公開征求意見結束后向相關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行業專家代表定向征集意見,并進行逐條處理。
2.2.3 技術審查
所有標準項目均需通過選取7名及以上單數的專家庫專家,以會審的方式進行技術審查,75%以上的專家投票同意后即可形成報批稿,同時完善報批相關文件后,一并提交。
上述關鍵控制環節的所有相關文件,如立項公示、立項發文、征求意見通知、報批公示、發布文件等均會同步到平臺首頁,供社會公眾或平臺用戶查詢。
3 結語
CAS標準管理及服務平臺V1.0已于2023年11月上線試運行,截至2024年5月底,共213項CAS標準經該平臺申請立項。平臺的建設不僅提升了CAS標準管理和服務效能,同時,也吸引更多專家參與協會標準化工作,為擴大協會標準影響力起到積極作用。下一步,將結合CAS標準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的修訂,持續優化、完善平臺建設,力求開發更多功能滿足用戶對平臺查詢、對比分析、項目流程參與、多語言翻譯等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