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人落座,族里長老開唱;主人敬酒,我停你唱,你停他唱;新郎新娘一邊唱一邊夾菜,送到客人的嘴邊……這是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金竹村舉行的一場“土瑤”民俗婚禮。
“土瑤”是我國瑤族的稀有支系,分布在平桂區鵝塘鎮明梅、大明、槽碓和沙田鎮金竹、新民、獅東6個行政村的24條山沖中,總人口約8500人。其語言與其他瑤族支系相似,但民族服飾、婚禮習俗、生活習慣等,卻帶有獨特的“土瑤”文化。
從前,“土瑤”在舉辦婚宴前邀請親戚需挨家挨戶登門邀請并住一夜、吃一餐,一場婚宴歷時整整三天三夜甚至五天四夜,規模大、宴請人數多,費時費力。
為此,平桂區把移風易俗作為推進“土瑤”聚居區鄉風文明建設的工作主線,以“五個統一”工作法為抓手,通過成立理事會、打造“鄰里互助”品牌等方式,開展“土瑤”婚禮大操大辦專項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深受群眾好評和歡迎。
如今,在移風易俗樹新風影響下,“土瑤”婚禮從五天四夜改為一天,“土瑤”聚居區吹起了“婚禮從簡”的文明新風。2024年9月,央視駐桂10余家媒體記者到“土瑤”槽碓村進行采訪報道。
轉思想
一步跨千年的“傳統洗禮”
“土瑤”村寨多數坐落在山腰和幽谷之中,處于大桂山脈海拔500米以上,他們以戶為單位,散居在24條山沖之中,仍保留著隋朝時期的傳統婚俗。
針對“土瑤”群眾居住分散、大操大辦的傳統婚俗觀念根深蒂固等特殊性,平桂區以開展“治理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專項行動為契機,成立工作專班深入“土瑤”聚居區,采用瑤歌新唱、民族歌舞、瑤語微課堂、“雙語宣講”等方式開展婚事新辦、喜事簡辦等移風易俗政策宣傳宣講。組建文明勸導志愿服務隊6支,進村入戶發放《“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新風”倡議書》引導“土瑤”群眾更新觀念,教育引領群眾積極參與婚事新辦、樹文明新風活動。
平桂區編排制作的短視頻《移風易俗靠你我 文明鄉風好處多》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微視頻作品征集比賽優秀獎,作為廣西唯一入選全國第四屆“縣鄉長說唱移風易俗”優秀節目展演的作品到北京展演。
“講文明,樹新風,思想觀念要領先。陳規陋習不改變,想要發展是空談。移風易俗大開展,風清氣正走得遠……這個《移風易俗快板》里說的詞,我覺得講得好,有道理,以后我家辦婚宴,一切從簡。”“土瑤”獅東村50多歲的鳳養生笑呵呵地說。
破舊俗
看深山“土瑤”的“定規減負”
針對“土瑤”婚禮大操大辦、費時費力等問題,6個“土瑤”村均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在充分討論和征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把婚宴紅白喜事的規定納入村規民約。結婚“彩禮”延續390元甚至不收彩禮,桌數從原來的80桌降到20桌,宴席標準維持在300~400元之間。
根據“土瑤”聚居區的實際,通過開展簡潔高效操辦建議、協調辦理婚事流程等志愿服務項目,在理事會的倡導下,踐行“易婚俗”。“易婚俗”前,從定下辦婚宴日子起,婚事主家長輩需挨家挨戶登門邀請親戚,少則請30多戶,多則請80多戶,光是邀請親戚花費時間少則15天,多則40多天,耗時長;一場婚宴持續五天四夜,而且婚宴吃掉的糧食和酒肉足夠一個五口之家過上約半年時間,造成鋪張浪費;婚宴上的敬酒禮俗是新人唱一句,就要敬客人喝一杯酒,一般要喝到天亮。
改變婚俗后,婚宴時間縮短為1天,規模縮小了,婚宴開支減少了,邀請親戚通過電話、電子請柬等方式,“土瑤”群眾也接受了。獅東村黨支部書記鳳秋保說:“這個婚俗的改革,雖然受到小部分“土瑤”長輩或明或暗的抵制,但是,卻得到絕大多數年輕人的擁護和支持。因為大家都感受到,改變婚俗既能夠節約時間和金錢成本,又能夠大大減輕操辦負擔,現在辦婚宴覺得輕松多了。”
據統計,今年以來,“土瑤”聚居區6個村操辦婚事9場次,均只邀請同片組鄉親,且每家每戶只來一個代表,宴請規模下降75%,群眾減少開支20多萬元。
樹新風
獲眾人踐行的“婚事新辦”
平桂區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發揮理事會的統一服務作用,今年以來,在6個“土瑤”村開展“鄰里互助”“婚事新辦、喜事簡辦”倡議服務活動30余場次。
“今年我的婚宴基本就是鄰里們幫助,一天內高效圓滿辦完了。以前辦婚宴的長桌、方桌要主家花十幾天挨家挨戶去借、還,現在理事會統一規定,發揮“土瑤”人擅長木工活優勢,讓每家每戶自己做一套宴席桌椅,集中放到村里,等哪一家辦酒了,就直接拿著用,很省事。”今年剛舉辦了“土瑤”婚禮的金竹村的盤土安說道。
在“土瑤”村推行鄉村文明積分制,對移風易俗進行評先樹優并搭配適當的物質獎勵并給予積分,實現積分兌換物品,鄰里間相互提醒、監督,激發村民參與移風易俗的積極性。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群眾,選樹“土瑤媽媽”姜晚英獲評2023年“八桂楷模”并上榜“中國好人榜” “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激勵“土瑤”群眾自覺革除陳規陋習,主動踐行文明新風,爭做文明村民。
槽碓村“土瑤”村民趙明說:“我覺得現在倡導的移風易俗工作開展得很好,現在每家每戶婚事都愿意新辦、簡辦,就像今年我辦喜酒,就辦了20桌,鄰里一幫忙,特別省力,家里長輩也覺得挺好,也不會覺得丟面子。”
平桂區以“婚事新辦”為突破口,著重提升少數民族群眾綜合素質,提倡文明節儉的婚禮形式,不收或少收彩禮,反對奢侈浪費、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以文明新風見證新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