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全民閱讀的不斷升溫,建設書香名城的氛圍日益濃厚,江蘇省鎮江市的農家書屋已成為村民經常閱讀、學習的熱門“打卡地”,會說話的書屋、能上課的書屋、能致富的書屋、成為“文化糧倉”的書屋……多功能農家書屋激活了鄉村文化生活,且有力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這里的書屋會說話
“種植養殖、健康養生、親子教育……想看什么書,只要用手機掃一掃書架上的二維碼,它就會‘開口說話’,真是太方便了!”這幾天,丹陽市珥陵鎮珥陵村村民石得榮一有空,便會到農家書屋,只見他拿出手機掃一掃書架上的二維碼,指尖在屏幕上選擇了一本桃樹養護書籍,便饒有興趣地聽了起來。據介紹,這面“會說話”的書架是今年剛投入使用的“有聲圖書館”。3月底,作為鎮江首批數字化“農家書屋”有聲閱讀館示范點之一的丹陽市珥陵鎮珥陵村,有聲閱讀館在此處建成并順利投入使用。在農家書屋里,一面墻上顯示8個二維碼,每個二維碼都對應一個書籍類別,內容涵蓋黨建政務、親子教育、生活科普、種植養殖等。只需拿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即可聽到想聽的內容,不受時間、地點、空間限制,真正實現“人在哪里,閱讀陣地就在哪里”。
“很多書字小,我們老人看不見,有一些字也看不懂,看到孩子們在這里讀書羨慕得很,‘有聲圖書’方便我們閱讀學習。”珥陵村村民石得榮說。“村里黨員年齡偏大、視力老化,無法長時間閱讀紙質書籍,有聲閱讀館真正解決了這些實際困難。”珥陵文體中心主任王麗萍表示,數字化讓村里老黨員們隨時隨地學黨史,更讓農民從田間走到“云端”。據悉,今年加大了推進江蘇數字農家書屋推廣使用的力度,在省五星和部分市四星示范農家書屋新建成 8 家“有聲讀書墻”,將黨史學習教育的相關書籍作為重點,把農家書屋打造成農村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陣地。
這里的書屋變課堂
“如果我是一條小魚,那么書就是清清的溪流,它滋潤著我,讓我快樂成長……”近日,“小書屋·大夢想”讀書交流活動在潤州區南山街道回龍社區農家書屋里舉行,30多位家長和孩子們聲情并茂地朗誦優美詩文,分享讀書心得和感悟。親子共讀是這家農家書屋的特色活動。“閱讀要從娃娃抓起,我們以‘小手牽大手’的形式,充分激發家長帶領孩子到農家書屋讀書的興趣!”南山街道回龍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魏巍說。據了解,鎮江市潤州區南山街道針對青少年成長教育問題,在書屋開展了“閱讀打卡30天”“我是書屋小管家”等活動,引導轄區青少年養成每日閱讀的好習慣。
鎮江大路鎮小港村農家書屋又名“星星之家”,8名留守兒童正在閱讀室里安靜地看著圖書,旁邊的黨員志愿者時不時提醒他們注意閱讀方法。“以往放學,這群孩子不是在家看電視,就是到處瘋跑。現在好了,農家書屋不僅成為他們接觸外部世界的橋梁,假期孩子去哪兒的問題也有了著落。”農家書屋的管理員張鵬表示。大路鎮黨員志愿者還擔當起孩子們的專職輔導員,為他們推薦書籍、答疑解惑。大路鎮不少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外出務工,農家書屋便成為留守兒童的“快樂加油站”。針對留守兒童課余無處可去的問題,大路鎮總工會以農家書屋為平臺,組織開展各類特色活動,讓農家書屋成為留守兒童學習、娛樂的“第二課堂”。
這里的書屋能致富
書屋會定期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草莓種植技術培訓,還成立了扶貧車間,讓農家書屋化身“致富小屋”,句容市后白鎮西馮村將農家書屋作為“鄉村振興”文化建設主陣地,發揮輻射帶動效能,成為致富路上的“加油站”。西馮村農家書屋已開放10年,對于屋內藏書,村里每隔半年就會更新一次,盡可能滿足村民的閱讀需求。今年75歲的李治喜是當地的種植戶,一有時間他就會到這里閱讀相關書籍,學習更先進的種植技術。
西馮村農家書屋自成立以來,先后邀請了省人大代表、南農大教授、句容農校專家等,為村民開展十九大學習、現代農業、電子商務等專題講座,開闊村民視野,提升村民發家致富能力,助力鄉村振興。村民王秀紅說:“病蟲害防治、生產技術的改良……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技術培訓,現在參加學習講座的村民越來越多。”如今,更多村民成為農家書屋的常客,村民都學會了從書屋中尋找答案,農家書屋已成為村民勤勞致富的源泉。
在農家書屋的助力下,西馮村今年共發展草坪3000多畝、苗木花卉1200余畝、無公害茶葉300多畝,涌現出胡儉、唐慶春、秦長華等一大批創業致富的新星,村民年人均收入近40000元。481名水庫移民和移民后代全部脫貧,西馮村草坪走出江蘇,遠銷新疆、湖南、湖北、山東等省,甚至還賣到了國外,形成村有特色產業、民有致富門路的良好局面。西馮村也因此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國美麗鄉村示范村”“長三角最美鄉村”“江蘇省最具魅力休閑鄉村”“江蘇省水美鄉村”等榮譽稱號。西馮村婦女主任、農家書屋負責人徐芬表示:“今后,西馮村農家書屋將持續提升服務效能,爭取成為多功能型農家書屋,以優質資源、出色服務、多元平臺服務村民。”
這里的書屋成“糧倉”
“進城不難,融城才是關鍵。”鎮江市潤州區和平路街道金山水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倪嚴勇表示,“近年來,伴隨著鎮江城市建設,轄區內失地農民85c91923db3f504629c7e38ecf46ede8陸續成為新市民。農民變市民后,他們的精神面貌、文明程度、學習能力、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借助農家書屋,金山水城社區真正發揮文化“樂民、安民、惠民”作用,提升新市民的綜合素養和幸福指數。
作為獲評江蘇省五星級示范書屋的金山水城社區農家書屋,共有藏書10000余冊,涵蓋政經、科技、法律、生活、文化、養生、少兒等,還實現了電子化管理,與市、區兩級圖書館通借通還,每天免費開放。同時,開辟了網絡閱覽室,打造“網絡+書屋”文化學習平臺。開展訂閱式、配送式的服務,對村民喜愛的熱點書籍類型進行訂閱采購,對于有借書意愿但行動不便的村民提供上門送書服務,為“新市民”提供多樣化文化知識和技術信息。
已逾知命之年的孫建祥,是金山水城社區居民,由于愛好文學和書法,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被村民們譽為“土秀才”。前幾年因金山村土村被征用,村民們全都入住水城小區。社區農家書屋建成后,孫建祥當上了書屋管理員。平時,他積極發揮社區閱讀推廣人作用,將書屋作為閱讀陣地,向村民傳播閱讀理念,提升閱讀意愿,自覺養成閱讀習慣。針對一些失地村民,他推薦閱讀創業、科普類書籍;向老年人推薦閱讀四季養生進補、運動健身類書籍,指導村民快樂閱讀。同時,還定期邀請專業人員到書屋開展常態化的導讀活動,讓農家書屋成為傳遞知識的橋梁。76歲的羅春華也是金山村村民,每天都喜歡來社區的農家書屋坐坐。羅春華說:“拆遷安置后不務農了,在家閑著難受,來這里看看書、上上網、會會書友,增長點知識及文化素養,視野也開闊了許多,還挺有意義的!”
文化書屋打造書香鎮江
文化是鄉村的靈魂,文化興,鄉村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近年來,農家書屋已成為農村建設的一項重大惠民工程,更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鎮江市委宣傳部將黨建服務三農、農村數字閱讀平臺建設納入年度重要工作,目前,全市共有農家書屋(涉農)509 家,其中,全國示范農家書屋 2 家、省五星級示范農家書屋 8 家、市四星級示范農家書屋 17 家。今年以來,全市共更新圖書 7.2 萬冊,投入資金 187.3萬元。目前,農家書屋已全面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市共有 499 家農家書屋建在文明實踐站,占比 98%。
從鎮江市新聞出版局了解到,今年該市積極打造品牌閱讀活動,將農村閱讀活動融入“文化榮光·書香鎮江”系列閱讀活動中,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主題,依托農家書屋,舉辦“黨史千村行”系列主題閱讀活動,目前已舉辦活動超過 500 場。
丹陽市云陽街道留雁村剪報老人胡法蘭舉辦以“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為主題的建黨 100 周年剪報展,向年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形象生動地介紹百年黨史;揚中市新安村組建了“尋訪紅色足跡宣講團”,專注“講好家鄉紅色故事”,相繼開展了“老黨員說黨史”“頌黨愛國,紅歌飛揚”等活動;句容市舉辦“悅讀盛夏·書伴成長——讀書分享活動”, 組織中小學生走進鳳凰句容書城;潤州區開展“潤心啟智·共沐書香”全民閱讀推廣活動、“閱讀沁農鄉·書香滿潤州” 農家書屋閱讀推廣活動;鎮江新區開展“書香宜地·閱讀悅美”讀書節,“農家書屋助你悅讀”活動;京口區開展“‘閱’享京口·‘京’典午讀”“京口薈讀·書香接力職工閱讀挑戰賽”等閱讀活動。
據統計,截至目前,鎮江市開展了讀書節、讀書會、論壇講座、專題演講、經典誦讀、親子共讀、師生共讀、讀書分享、評書薦書、讀書博覽會、讀書知識競賽、讀書故事會等各類具有鮮明特色的主題閱讀活動1382 場。今后,鎮江市委宣傳部還將針對農家書屋軟硬件配置老舊、點位分布不均、活動開展不深入等重難點問題,展開重點突破,推動農家書屋工作開新局展新貌,取得新進展,使全市“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氛圍更加濃厚。